高危人群中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时间:2022-07-23 06:09:07

高危人群中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4.20.102

摘 要 目的:探讨高危人群中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方法:对1 000例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讲解与宣传,增强高危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的基本知识了解。结果:展开防治工作后,艾滋病高危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得到极大的提高,且在行为、情绪上也得到一定的改善。结论:通过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疾病知识的普及后,可显著改善其行为习惯与态度,对保障人群安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高危人群 艾滋病 防治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of AIDS in high-risk groups

Cui Yanju

People's Hospital of Laicheng District,Laiwu City,Shandong 271100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of AIDS in high-risk groups.Methods:Through explaining and advertizing the knowledge of 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 1000 high-risk people of AIDS,in order to strength their basic knowledge of AIDS.Results:After the work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the knowledge understanding of 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high-risk groups were greatly improved,and it also showed some improvement in behavior and mood.Conclusion:Through the popularization of AIDS knowledge in high-risk groups,their behavior and attitude can improve significantly,and it also can play a positive role to ensure population security.

Key words High-risk groups;AIDS;Prevention and control

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可通过母婴、血液、性三类途径进行传播。该病潜伏期较长,可达10年之久。一旦受到感染,机体内的免疫系统则可完全丧失功能,轻微伤害即可使患者致死,危险性极高[1]。提高人群对疾病了解程度,可有效预防艾滋病在人群中的传播。此次对1000例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防治知识的讲解宣传,取得较好成效,具体情况如下。

资料与方法

以收治的1 000例艾滋病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对象符合以下标准:①同意此次调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年龄>14岁。③具备高危人群的基本特征,包括女性工作者、吸毒者、有偿献血者、同性恋及性病门诊部的男性就诊人员,此外还包含其他流动人员,如工人、学生、司机等。④最低文化程度为小学。调查对象中,男605例,女395例,年龄17~63岁,平均(40.2±2.8)岁。主要分布特征如下:女性工作者300例,吸毒人员10例,就诊男性性病患者108例,异性性接触者188例,同性恋88例,其他高危人群326例。

方法:调查问卷展开调查:针对此次调查,我院设计专业的调查表,调查表包括以下几个项目:被调查者的基本个人资料、对艾滋病定义、预防等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对待艾滋病的态度与行为等。调查人员需经过专门培训,有基本的职业素质,平等看待被调查者。以一对一的面谈形式展开询问,被调查者需自愿接受调查,调查人员不得强求,同时,应承诺被调查者此次调查将进行保密处理,绝不透露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对于愿意接受调查的患者,需在30分钟内完成整个调查问卷,填写完成后还要对调查问卷进行仔细核查,发现错误时应及时更正,调查结束后,调查员向其发放健康教育资料与咨询卡,开展综合的防治工作。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 000份,回收925份,回收率92.5%。综合性防治工作的开展:除调查问卷外,我院还对高危人群开展综合性的防治工作,具体包括:①设置固定咨询点:我院在我市的主要街道处均设立“防治艾滋病”固定咨询点,由医护人员实行轮流站岗式,向被调查人员发放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手册,平均每人1本,对于前来咨询的人群,可由医护人员与其约定时间地点,开展座谈会进行防治工作的讲解,同时可在宣传栏张贴“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的图文资料,使前来咨询的患者了解安全套的有效作用,养成合理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行为。②落实100%安全套使用策略并提供安全套:我院在固定咨询点处设立安全套的领取箱,前来咨询的患者可领取2~3个安全套,医护人员需向其讲解安全套对艾滋病的预防作用与使用方法,使其形成安全套可有效预防艾滋病的观念。③和同伴健康教育:医护人员需向高危人群进行同伴健康教育的讲解,建议其在进行性生活时积极使用安全套,尤其对于非固定,更应注重安全套的使用,使高危人群在态度、行为习惯上进行积极的改变[2]。

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数据库处理复核调查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检验方法为χ2检验,视P

结 果

在进行此次综合性防治工作前,被调查人员对艾滋病的了解程度较低,此次防治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见表1。

讨 论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的感染率呈上升趋势,需引起社会人士的广泛关注。目前,艾滋病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艾滋病感染是远离艾滋病的关键所在。但大部分人群对艾滋病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缺乏基本的自我保护措施,尤其对于女性工作者、吸毒人员、同性恋等高危人群来说,更应补充与艾滋病相关的防治知识,降低艾滋病的感染与传播几率。

在艾滋病的预防宣传中,宣教活动与工作占据主导地位,该方法的有效率与成功率极高,可帮助高危人群对艾滋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一定性的了解。通过此次调查研究发现,在未开展宣教活动前,此类人群对艾滋病的了解程度较低,有些人群甚至对其知晓程度接近于零,缺乏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而开展工作后,90%以上的人群对艾滋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对其防治工作采取相关的措施,能够正确认识到安全套在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3]。同时,我院呼吁社会人士应平等看待艾滋病患者,艾滋病以母婴、血液、性传播3种途径为主。与其进行交流或拥抱不会感染艾滋病,我院倡导对艾滋患者不歧视、不冷漠,积极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减轻艾滋病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积极乐观的生活。

总之,开展艾滋病的宣传防治工作可为高危人群系统的传播卫生保健知识,帮助高危人群对艾滋病的相关预防知识进行了解,增强自我保护措施,可有效减少艾滋病在性传播方面的流行性,此类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珏,阿里甫・吐尔地.重视艾滋病的防治关爱全人类的健康[J].中国农村卫生,2012,10(2):529.

[2] 郎伟莉,周萍,孟晓辉,等.浅谈艾滋病的防治[J].中外健康文摘,2009,6(9):241-242.

[3] 曾毅.艾滋病的防治研究进展[C].庆祝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50周年首届中医药发展国际论坛暨首届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5:24-26.

上一篇:早产儿微量喂养在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全科医生参与高血压自我管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