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7-23 02:19:25

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 要: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独立学院重要教学改革课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当前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实效的对策。

关键词:独立学院;计算机;教学;现状;对策

一、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1)对计算机基础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在独立学院中,有很多专业的教学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对计算机基础学科不重视,认为计算机基础学科与本专业无关,对本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没有多大帮助,计算机基础课可有可无,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将计算机基础课程孤立了起来,根本无法适应就业后的计算机应用需求。

(2)课程模块与专业结合不紧密

由于信息技术已广泛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使得各学科自身也对计算机课程提出了各自的要求。目前我院基础课程模块与专业结合还是较少,没有形成面向专业的偏向教学,从而为专业服务。老师上课针对的专业也不固定,定向专业服务教学没有形成,在上课时只有根据老师自己对这个专业有限的了解,在有限的时间和内容上稍微加以侧重,以致计算机基础教学难以和专业需求相适应,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缺乏相应的竞争力。

(3)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脱节,教学效率低

目前我们教学中所应用的教材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过于完整和系统化,从二进制的转换、多媒体技术到网络体系结构,面面俱到。另外,从授课的安排上来看,因为学生最先接触的内容不是面向应用的,而是一大堆的概念、理论和术语,使学生原本认为非常有趣的事变得十分的枯燥乏味,影响了学生应有的学习热情。

(4)教学评价片面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通常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的评价。这样的模式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传统,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调动起来,积极性不高,实践环节缺乏创新、监督和评判[1]。学生单纯地对教师演示进行模仿,对基础知识和概念的理解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足。

二、提高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实效的对策

(1)加强对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视

随着计算机越来越普遍的成为一种常用工具,在大学开设计算机基础的课程显得十分必要,同时如果不积极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更新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就会被忽视。可以考虑把计算机基础课程学生学习的成果进行量化,通过量化的结果对学院进行考核,使学院重视计算机基础教学,同时为了考核的好坏,不断加强计算机教学的效果。这种量化方式有两种方式可以选取,第一种是期末成绩,第二种是与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挂钩,统计过级率。

(2)改革教学内容,突出教学要求,满足社会需求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课程教学要求是,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的基础,有很强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属于实践应用型的工程教育课程,其教学内容是理论和实践并重。教学内容不应是概念、原理、规则的简单求和,而是根据社会的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计算机基础学科发展要求所建立的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的系统工程,根据时代的发展,将不断完善。

(3)注重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计算机基础教育中最基本的课程,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我们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2]:第一,调整上机课和理论课的分配。目前,我院开设的计算机基础的理论课时与上机课时每周均为2个课时,而且,现在大部分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的理论课时间和上机课的时间比例都为1:1,这就有可能存在理论课与上机课时间间隔较长的问题,学生在上课过程中观看老师操作,虽然当时看懂了,但是由于其不能实时操作,等到下次上机课的时候,内容已经忘记,造成理论与实践脱钩,因此我们把理论课和上机课的时间间隔尽可能的缩短,结果发现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改革考核评价机制

计算机公共课是一门偏应用的课程,学生不能限于掌握课程的理论知识,还必须能对计算机熟练的操作。所以,计算机公共课的考核体系不能类同于其他科目的评价标准,而应将考核重点放在日常的实践应用中。为了提高计算机公共课的教育质量,可以实行多样的监督机制和反馈机制;在师生群体中广泛建立反馈教学效果的渠道;教师之间建立相互听课制度,并定期组织教学活动,已达到互相学习,互相督促,共同提高之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向加强应用能力转变。计算机公共课本身就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科目,而独立学院又是以强化动手能力为特色的院校,所以计算机公共课考核平时化、应用化也就不可避免了。

参考文献:

[1]王微,董慧慧,陈义. 独立学院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

[2]赵士元,丁莎. 关于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方案的探索[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9).

上一篇:浅谈中学地理实践活动课程基地建设 下一篇:无意识对人心理和行为的潜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