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DTY市场 ―― 设备、区域及国家因素

时间:2022-07-23 01:44:34

主要的DTY市场 ―― 设备、区域及国家因素

同样地,寻找成本优化导向的产品来满足欧美市场的需求,这种市场活动可以称为“东游记”。特别是在过去 10年,全球的纺织生产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纤维生产能力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了平衡,产品主要分布在亚太、欧美地区。而这一平衡在过去的 10 年初期由于中国进入市场,市场格局迅速发生了变化,中国已成为全球纺织品生产的枢纽。

当反映到加弹机设备、工艺过程和周围条件时,DTY作为最终产品、纺织产业链的开始,其性质关系到下游的应用。而DTY本身作为纺丝过程的终端产品,其品质与纺丝中间产品POY密不可分。同样地,DTY的性质也受下游影响,POY生产技术直接影响DTY的工艺过程。

成本贡献者和其它条件

DTY(每千克成品丝)的转换成本主要组成如表 1 所示。

这些成本组成所占比例因国家不同而不同,能耗因国家的不同差别很大,接下来是包装材料和辅助添加剂的差异,最后是劳动力。其它相关的条件如配额、汇率、基础设施、资金、熟练工种和POY质量等都直接或间接影响新产能的投资。

如图 1 所示,除了欧美国家外,中国的工业用电成本比许多国家都高,这方面的条件并不好 ―― 当然这种判断不包括地方补贴和自有发电厂的情况。至于劳动力成本,因为过去几年总体的工资上涨,中国已经失去了其竞争力。再加上人民币升值,这种竞争力已荡然无存。另外一个要面对的问题就是熟练操作工的用工荒。

DTY设备的要求

中国长丝生产商通过规模化使用先进的设备技术脱颖而出。对加弹设备的要求分别是工艺稳定、设计坚固耐用、应对潜在市场或可开发多种产品,因为总是侧重于大量生产,因此生产成本的优化尤为重要。

另外一个优势是产业链的完整度。许多生产商同时发展上下游产业,使其最初的纺织产业链变得完整,从原料至最终产品,节省了许多中间步骤的成本如包装和运输等。考虑到常规产品利润微薄,这种完整的产业链可节省 10% ~ 15% 的成本,使企业转亏为盈。

近年来,下游市场的需求趋于细旦多孔丝。结果,市场上近 90% 的设备是传统的 2 m热箱加 1.1 m冷轨的V型机。这种配置工艺操作窗口大、产品加工范围广、灵活性高,能满足未来产品的需要。

对于那些少数超过加工范围的产品,可使用创新的高热箱HTI,并配备易于更换的插件和高效冷却件。高速运行对卷装成形的特殊要求,可以使用ATT卷绕装置来实现。如果产品是细旦多孔(超细纤维),如 20 D/96 f、50 D/144 f、100 D/387 f,一般要使用Coolflex机型。这种组合由于使用了创新的联苯加热器和冷却部件而特别节能。

然而,常规产品或在规模化生产后很快也会变成常规产品的新产品,它们为小规模的生产商提供一些机遇,那就是生产一些需求量小、规模化生产不经济的产品。

其他纺织品生产地区也在为主要的市场竞争。大多数竞争的产能都集中在亚太地区,其次为土耳其等地区。欧美地区已减少了许多重要的生产基地,留下来的寥寥无几。

中国

过去 10 年来,中国成为纺织机械投资的驱动力。时至今日,其产能正以空前速度提高。凭借高端、规模化生产装置,中国明确占据着纺织生产链,到目前为止,其生产能力已超过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甚至超出了国内需求。

考虑到几乎所有的纺织生产国的主要竞争市场是欧美地区,因此各地区的竞争十分激烈,有时甚至可以用惨烈来形容。仔细研究,符合条件和环境情况的可选加工区域是随手可得的。

印度尼西亚 ―― 聚酯传统化、品种化,能耗意识增长

印度尼西亚具有吸引力的劳动力成本和电力成本,以及自由贸易区协定简化了东盟地区的贸易复杂程度,这些都是这一地区生产的有利条件。不利方面是陈旧的设备以及缺乏对纺织行业的资金支持。印尼所提供的种类繁多的产品对设备的灵活性和专业性提出了要求。

这也是为什么这一地区对加弹设备的要求是高灵活性和多用性。特殊要求,如粗旦丝,要使用多锭组机器,通过合股方式来生产特殊及粗旦丝。出问题的设备通常是一些手动设备,因为这一地区是劳动力成本最低的地区之一。过去 4 年中,公用能耗成本每年都在上涨,使得节能成为企业进行投资时的考虑因素。eFK coolflex机型是个好选择,在印尼市场成功获得客户的认可。

韩国 ―― 从纺织大国转向高端、品种化生产基地

2006年,韩国从一个纺织品净出口国变成了纺织品进口商,其主要贸易伙伴是中国。由于较高的劳动力成本以及复杂的商业结构,只有少数公司幸免,这些公司大多集中在高端产品市场。他们主要投资手动、灵活性高及多用途的生产设备,如标准V型eFK机型、V型eFK coolflex机型,同时使用外来劳动力。

另外,高速和全自动机型在这一地区也是首选,再加上韩国是全亚洲能耗成本最低的国家,对高端产品加工成本的降低较为有利,因此与常规产品相比,其收益率就更高。

中国台湾 ―― 纺织产业的迁移

中国台湾原先在涤纶和锦纶制造方面相当强大。面对不断增加的劳动力成本和生产成本,台湾的加弹丝制造业转向全自动、高速的生产设备。其最大的强项就是能够将POY和DTY的加工工艺相结合,从而优化整个工艺过程,将生产速度提高到目前的最高水平。结合其领先的产品开发能力,台湾在一段时期内仍将在竞争中名列前茅。

台湾地区加弹丝产业的优势包括在地理位置上与低劳动力成本地区毗邻,与中国大陆有相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等。为了利用这些优势,台湾地区的一些生产能力已转移至中国大陆或越南等国家。通过这一举措,台湾许多重要的纺织企业保留了自己的竞争力,他们在产品开发能力及竞争力方面仍保持领先,但同中国大陆的主要生产商相比,许多公司的规模仍比较小。

目前台湾纺织业投资的主要特点是替代。拿锦纶来说,投资的主要产品还是手动机型,这与长丝的生产特点有关。大多数锦纶的纤度都很细,如 12 D/7 f。除此之外,产品生产还要获得充足的利润,这适用于一些差别化涤纶或锦纶,其中锦纶所占比例较高。

锦纶生产多选用S或V型截面的eFK PA机型。Coolflex的配置受到用户青睐。配备ATT来加工细旦丝,获得最好的卷装成形是这类设备的新标准。对于特种丝的加工,多锭组eFK 机型可以加工双股丝,每股丝独立加工,而这往往是高端特种纱生产商的要求。

泰国 ―― 政治不稳定,纺织业徘徊在十字路口

作为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泰国享受着高年增长率, 5 年前,其纺织业投资主要沿着聚酯产业链,而且主要是为了其国内下游市场的需求。企业投资主要是为了优化其自身的生产能力。

凭借有利的劳动力成本、稳定和丰富的能源供给、成熟的基础设施以及优惠的国内外市场条件,泰国纺织业的总体增长很有前景 ―― 直到 5 年前,政局开始动荡,泰国纺织业几乎停滞不前。

结果,泰国已失去了大部分竞争力。与中国毗邻,并拥有长期的贸易和文化关系,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竞争性产品,而其自己的生产能力经过了重新洗牌,导致大多数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对原有装置进行优化、改造及扩展上。

其对加弹设备的技术要求主要是高效和品种多样化,生产经济的产品以满足纺织服装和一些功能性产品,如蚊帐等。

在聚酯产品的加工中,eFK标准机型是经常选用的机型,用于生产细旦至中粗旦丝,而如果产品为细旦和超细旦丝,则可选择eFK coolflex机型。至于常用于运动服、休闲服和内衣的锦纶丝生产来说,需要S或V型截面eFK PA机。而无论锦纶或涤纶,ATT卷绕技术都是最受欢迎的技术。

用于生产特种丝的多锭组设备是所需设备类型中占比最小的一部分。同其它市场相比,其主要应用于零扭矩合股丝,用于经编领域。

泰国纺织业受益于本地上游生产能力和下游消费能力的配套平衡。然而,其战略决策形成的竞争力同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相比已大大削弱,后者已开始在新技术方面进行投资,提供与泰国类似的生产条件。

土耳其 ―― 寻找新途径

5年前,土耳其因为悠久的纺织历史及与欧盟长期的贸易关系,一直是欧盟地区的主要纺织品生产伙伴。加工各种聚合物,最近一轮对纺织机械的投资热潮尚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期间,之后是一些扩展型的小投资。土耳其的纺织业在遭遇亚洲地区的竞争之前,繁荣了很长一段时间。同中国最新型的设备相比,其生产能力已不再具有竞争力。除此之外,总体的加工条件因劳动力成本和电力成本的上涨都处于劣势。

该地区主要生产商都撤离了纺织领域,产能闲置,工厂关闭。土耳其的纺织行业不得不重新思考,重新寻找出路。尽管目前聚酯生产还具一定的规模,锦纶已成为纤维生产中的重点,这也是目前适宜的锦纶加弹设备受欢迎的原因。

带ATT装置的eFK PA机器是首选。各种截面结构的设备都可选。S型截面及Coolflex机型适用于 100 D以下的细旦丝加工,而V型设备加工范围广、灵活性强,可加工最大纤度达 200 D的产品。

由于锦纶容易积聚静电,加工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消除接触点丝的滑移,使长丝张力尽量保持一致。而且,锦纶卷装的卷绕要求也很苛刻,收缩率的控制是个关键。

eFK提供了最好的长丝处理过程。以前是通过材料组合和优化表面摩擦的方法,现在用喂入系统的新设计及新概念来解决。而且卷装成形的问题也因为ATT的张力和密度控制迎刃而解。配备单层上油后,张力差别最小,从而可获得优异的锦纶卷装。

另外,如果锦纶丝还需附加弹,则通常采用氨纶包覆的方法。要达到这一目的,可在eFK上添加一套氨纶包覆装置,一步法生产氨纶包覆纱。土耳其企业的选择是:带ATT装置的eFK PA锦纶机。

越南 ―― 增长的亚洲经济,无视动荡的全球市场

越南是东南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凭借过去几年中近 5% 的GDP增长率,越南有了全面发展。尽管以这种发展步伐在进步,但越南长期遭受基础设施贫乏和物流等问题,而这是工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电网经常性的波动,使得生产经常停机。另一个问题是缺乏熟练的技术工。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但税收方面的优势仍然吸引了外国企业的直接投资,这也使得越南处于其它东亚国家及中国台湾的前列。

越南的纺织品市场受中国进口产品的影响。本地的DTY主要供应国内下游市场,同时还必须同进口产品竞争。产品范围较全,涵盖了高质量细旦丝至简单的常规产品。

因而,eFK总体上是受欢迎的机型。当需要较宽的加工范围时,标准eFK是首选,可作为单热箱或多锭组机型,用于生产特种丝或简单的合股无扭矩丝。

随着全球化纤长丝向多孔细旦化发展,eFK coolflex机型也常受瞩目。

同越南的情况相比,台湾地区的优势主要在于建立了一些大产能。这些投资主要集中于高速截面,如V max。将V max 的速度型截面机型与带有 1.2 m积极式冷却管的电加热HTI高温热箱结合,甚至可在稳定的加工状态下获得 1 000 m/min以上的加工速度,当然使用适宜加工的POY是前提。

印度 ―― “另一个中国”(?)

印度经常被宣称为中国潜在的竞争对手,但就DTY投资来说是个封闭的市场。但近年来随着贸易自由化,贸易保护主义减弱,为进口机械提供了优惠政策。纺织链的其它版块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比如,近年来印度在POY和FDY纺丝技术方面加大了对欧瑞康巴马格WINGS解决方案等的投资,使印度在量上的确成为中国投资者的竞争对手。

受印度特殊条件的影响,其在加弹机械方面的投资与其它国家有着显著不同。一些内销的终端产品明显受风俗和文化的影响。考虑到印度的人口规模,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自给自足的市场。

具有高蓬松度、均匀性好、弹性保持率高等性能的产品正好满足其出口和国内的高端市场。但这些产品对设备也有要求,设备中需配备某些装置,从而能经济而高效地生产上述类型的产品。

对于加弹设备的投资,锭位数、整体效率和总能耗是决策的关键。最适宜的机型是eFK coolflex,这是一种传统截面的节能机型。

总结

总体来说,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中,中国占据纺织市场的主要地位。过去10年间,其消费能力就如同海绵,消耗了全球纺织机械供应商的大部分产品。就加弹设备而言,过去 5年间近 80% 的设备是供应给中国企业的,剩余的 20% 分布在亚太其他地区和世界其它地区(除亚太外),而后者所占比例至多为 2% ~ 4%。近来年的投资,将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加弹产业方面的地位,近 80% 的新技术在中国企业中得到应用,但有一点需要申明的是:只要人造纤维承担着为全球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服用原料的角色,作为目前或未来的合作伙伴,欧瑞康巴马格将继续与客户紧密联系,通过创新、高效、可靠的技术解决方案迎接今日及未来的挑战。

上一篇:我国纺熔行业运行概况 下一篇:国内外非织造机械的发展特点及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