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问题领跑思维

时间:2022-07-23 01:09:16

用问题领跑思维

[摘要]问题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注重科学探究,而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提问能力又是科学探究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而现实的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缺失较为严重,使我们意识到,如果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无异于忽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抹杀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造力。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历,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现状进行剖析,指出存在的弊端,并提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物理教学问题意识现状分析思维能力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有效的问题是整个课堂的经脉系统,是成功课堂的重要因素。现实中不少物理课较沉闷,大部分学生学习很被动,基本上是“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作业照方抓药”。教师是把知识从教材机械地移植到学生大脑的辛勤搬运工,学生是盛知识的容器,解题的工具。学生学得很累,教师教得无味。新课程倡导“有效教学、快乐学习”,一个好的物理老师,一堂好的物理课,不应是讲得学生没有问题,而是启发他们不断提出深刻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教师与学生传递思想、情感的纽带,是沟通师生认知活动的桥梁。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既能将教师的意图传达给学生,又能将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学生能否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能否使教学成为交互的、和谐的、高效的学习过程,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台阶,它能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焰,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大多数具有好问、勤问、深思等良好思维品质,他们常常会带着问题去启动思维,并运用扎实的基础知识进行思维上的合理想象和创造,从而激发创新能力。科学上很多重大发明与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所以没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将是纸上谈兵。

二、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弊端

人们似乎有一种看法:作为一名好教师,应当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把所教的内容讲深讲透,不给学生课后留下疑难。于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路套入预想的教案中,对超出预想的问题不予正面回答,使得提问成了引学生入洞的圈套,学生被动应答,参与意识不强。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能力和知识储备较少,教师所提供的思考时间不足以及营造的提问环境不够宽松,致使学生缺乏提问的自信和勇气,问题基本上成为了教师的专利,学生很少有机会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甚至提不出问题。久而久之,学生渐渐养成了等待老师向他提问的习惯,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少,甚至没有了问题,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待问的被动学习状态,不论教师的问题设计得多么高超,提问的方式如何巧妙,训练的只是学生的一种机械的应答,学生在学校的主要精力就是“学答”,几乎没有了问题意识。这样不仅僵化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弱化,严重阻碍了提出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问题意识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由于知识结构,见识阅历各方面因素的不同,观察事物的视角不同,认识事物的深度不同,发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能在课堂上从容娴熟地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科学艺术的组织教学。教师视学生实际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观察,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发现、提出问题,与学生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创设情境是一堂课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如果教师能创设出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问题情境,就会很容易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

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在学生努力范围内的情境,即“跳一跳可以摘到苹果”,旨在使学生达到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困境。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会有一种求知的欲望,即问题意识。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形成各种有助于学生进行独立探究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必要时安排学生讨论,让学生集思广益,最终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比如讲授机械运动时,可用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边有一个小东西在蠕动,飞行员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样能强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学时多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贴近的问题作为素材,介绍问题的背景和要达到的要求,让学生探索讨论,再适时穿插一些启发性问题,通过情境设置,唤起学生求知欲望,诱导学生以饱满热情投入到探求知识和谋求释疑的情景中去,激发学生思考。

2.营造和谐气氛、启发学生参与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使学生敢问,只有在和谐和理解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对课堂教学才有一种安全感,才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才能使他们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投身课堂,毫无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或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是教师意想不到的,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教师也得到了解放。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幼稚,甚至离奇,毕竟是他们头脑思维活动的结果,教师可以了解、掌握以便调整教学。

首先,教师要弱化师道尊严和书本至上的权威地位,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和力,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善于倾听学生对知识的感悟、理解和分析,消除学生的顾虑感和紧张心理,使学生在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中,乐于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其次,教师要以宽阔的胸怀面对学生的“刁难”等种种质疑。再次,教师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那些虽提问较为肤浅、表达不清、有逻辑错误却又有较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不能加以指责和冷嘲热讽,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提问的积极性。

3.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提问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兴趣的前提是需求,创设一些贴近实际生活需求,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问题情境和任务,能使学生对教学任务产生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挑战欲,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从而让学生在探索和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既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积极心理,也锻炼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动量定理教学的“高空落蛋”实验――高空落蛋而蛋不破,大大提高了学生思考和研究的兴趣,一大疑问在学生头脑中盘旋:“怎么会这样?”此刻,教师不必急于抛出答案,而要抓住学生急于弄清原因的大好时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两种情况下,鸡蛋与海绵或玻璃碰撞前的动量可以认为是相同的,作用后的动量都变为零,即鸡蛋的动量变化是相同的。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鸡蛋出现不同的结局呢?”对启迪学生的思维、催生学生问题意识的萌芽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4.指导提问方法、让学生学会问

学生提不出问题,是因为他们没有发现问题或没有去寻找问题,经常听到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怎么也提不出问题”。学生没有提出问题,但并不表示没有问题,而是他们不知该如何提问。有时即使教师也遇到一些爱提问的学生,可是他们所提的问题意义却不大。因此就需要教师去启发诱导,将问题有层次的融入到教学任务中,做好提问示范,授之以渔,逐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教师还应该给与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为学生寻找问题提供机会,在寻找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提问的能力。教师也可在本节教学内容结束后向学生提出下一节的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在预习新课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找出自己对新知识的不同理解,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尝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5.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精神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倡导学生用自己的认知结构和自己的独特视角对教材内容提出质疑。巴浦洛夫说:“猜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质疑是一种探索,是人类创造思维发展的精华,只有拥有质疑精神的人,才具备创新能力。每堂课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人人动脑筋,个个乐提问”的良好气氛,并且要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提问质疑。只有当学生把心中的疑问提出来,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的困惑,从而使学生能真正领会其实质,在以后解决此类问题时有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因此,物理教学中应该使学生敢说、敢做、敢疑、敢议,对提出问题的学生要想尽办法进行鼓励和表扬,对于问题中的合理成分要及时给予肯定,哪怕只有一点点闪光点,让学生的内在潜能得到充分展现。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机的融入物理课堂教学,而非教师个人唱独台戏。一旦学生形成了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品质,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潜力,激发出发现力和创造力,创新精神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问题意识是个体思维灵动性、深刻性创造性、独立性的体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和思索问题,物理课堂教学中只有更好的思索虑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提问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通过学习带着更深刻、甚至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长期坚持下去,学生会越学越有劲,教师也会越教越轻松,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物理课堂必将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教育才会真正意义上回归到它的本位。

[参考文献]

[1]孙福如.高中学生物理问题意识的缺失与对策[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09年6期

[2]徐改宏.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策[J].《新课程.教师》2010年 第1期

[3]张伟.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现代教育探索》2011年第6期

[4]陈长桂.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1年第4期

(作者单位:巫溪县中学校 重庆巫溪)

上一篇:检验菠菜中是否含有铁离子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浅论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