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时间:2022-07-23 11:45:42

浅谈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摘要:仔猪的饲养是猪成长中很重要的一个时期,所以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技术也尤为的重要。文章通过对饲养方法的介绍,仔猪的管理,提高成活率几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论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饲养管理技术;哺乳期;出生合格率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114-1

哺乳期是猪一生中生长速度(相对生长)最快的时期,在此期间如果营养条件不够,造成生长发育受阻,并且很难在后天得到补偿,成为僵猪;同时哺乳仔猪在此期间各种生理机能还很不成熟,很容易患病,也很容易被母猪压死或者冻死饿死。因此,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本人根据哺乳仔猪的生理性能,对哺乳仔猪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饲养管理:

一、哺乳仔猪的饲养

(一)喂好初乳。初乳是母猪产后3-5天内分泌的乳汁,其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各种氨基酸、白细胞、溶菌素等,可以帮助仔猪抵抗各种疾病,并促进其生长。由于仔猪在出生后l2小时内可以直接吸收大分子的免疫球蛋白,特别是在初生2小时内吸收作用较强。而后逐渐减弱,所以哺喂初乳最晚不能超过出生后2小时。并且保证每头仔猪都能吃到足够的初乳。

(二)仔猪补饲。初生仔猪完全靠吃母乳为生,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加,其体重和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与日俱增,而母猪的日泌乳量在分娩后先是逐日增加,到产后20-30天达到泌乳高峰,以后则逐渐下降,因此,仔猪在3周龄后,仅仅依靠母乳已经不能满足生长的需要,需要开始补充各种营养物质。一般仔猪补饲饲料的时间是在生后7-10日龄开始,这样既可以补充母乳的不足,也可以促进胃肠道的发育,还能起到防止仔猪下痢、牙床发痒的作用。

(三)仔猪补料。从开始训练到仔猪认料,一般约需1周左右,即第7-15日龄。这是仔猪补料的调教期;从仔猪认料到能正式吃料的过程,是适应期,一般需要10天左右,即仔猪生后15-25天,这时补料,可以补充母乳不够的那部分,同时,进一步促进仔猪的消化器官对植物性饲料的适应能力。

(四)补饲有机酸。初生仔猪的胃肠道发育还很不完善,盐酸的分泌量少,因此,可给仔猪适当的补饲有机酸。这样可以提高消化道的酸度,激活胃蛋白酶的活性,同时还可以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的生长,从而降低消化道疾病。

(五)添加抗菌素。抗菌素也是仔猪生长中必须的,因为仔猪体内缺乏抗体的含量,很难抵抗疾病,容易得各种肠道疾病。如果不及时补充抗菌素,会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甚至可能导致仔猪的死亡。

(六)补充矿物质。铁和硒是哺乳仔猪最易缺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初生仔猪体内含铁约50毫克,而仔猪每天生长就需铁约7毫克。由于母乳中铁的含量少,仔猪每天从母乳中最多可获得1毫克铁,因此不难看出,如不补铁,仔猪体内的贮铁在几天内将被用完。而缺铁会使仔猪现食欲减退、被毛散乱、皮肤苍白、生长停滞和白痢等症状,不及时补铁甚至可能夭亡。

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可防止脂类过氧化,保护细胞膜。仔猪缺硒时会突然表现为白肌病、心肌坏死及拉稀等征状。所以要注重给仔猪补硒。

二、哺乳仔猪的管理

(一)固定,吃足初乳。初乳是仔猪不可缺少的营养品。为了使全窝仔猪生长均匀、健壮,在仔猪出生后2-3天内应进行人工扶助固定,使它吃好初乳。也就是说,在母猪分娩结束后,先让仔猪自寻,待大多数找到后,对个别仔猪再进行调整,如仔猪少而多,可令其吸食两个,这样强迫仔猪吸食两个乳汁少的,既可满足其对乳量的需要,又可不留空,有利于促进乳腺发育。

(二)保温防压。新生仔猪的适宜环境温度在30-34℃,低于这个温度,新生仔猪就会受到寒冷侵袭,生病甚至夭折。因而单独给仔猪创造温暖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可用保育箱给仔猪保温,在箱内吊适宜高度、足够瓦数的红外线灯,或在箱内铺垫电热板,都可以打到给仔猪保温的效果。

因母猪卧压而造成仔猪死亡的状况,时有发生。在老式未加任何限制的产栏内会更加严重。在母猪身体两侧设护栏的分娩栏,可以避免造成积压的状况,防止过多死亡的发生。

(三)去势与防病。早期去势,伤口愈合快,手术简便。所以凡不留作种用的仔猪,小公猪可在20日龄、母猪在30-40日龄去势。为防治疫病感染,在仔猪30日龄前后进行猪瘟、猪肺疫、猪丹毒及仔猪副伤寒疫苗的预防注射,切忌在断乳前后一周内进行去势或预防注射,以免加重剌激影响仔猪生长。

三、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其它途径

(一)提高哺乳仔猪出生合格率。要提高仔猪的出生合格率,就要从母猪的饲养开始注意。一是为避免近亲产畸形、弱仔,必须建立父母本交体系记录。二是注重疫苗接种,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二)提高仔猪的初生重。仔猪出生重与仔猪成活率有重要关系。在种猪场实践中,视仔猪初生体重低于0.8kg的弱小仔猪为不合格。

(三)提高母猪泌乳力。措施有:1.母猪产前减料,分娩当天停止喂料,产后逐渐加料。2.适当增喂牛皮菜、三叶草等青绿的料。3.在饲料中加入适当鱼虾、鱼粉等动物性料。4.可在母猪产后吃中药健胃催奶。

(四)人工哺育。有些母猪产仔泌乳不足,甚至无乳,可把仔猪寄养。当无寄养条件时,需配置人工乳,以提高仔猪成活率。

(五)搞好环境卫生。实践已经证明,在同等饲养条件下, 卫生好的猪场仔猪的成活率明显高于卫生环境不好的猪场。

只有做到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保证哺乳仔猪较高的成活率,提高其断奶个体重和窝重,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上一篇:赤水雏鸡如何度过初夏晚秋季节 下一篇:粗饲料的加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