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财产保险中的赔偿纠纷

时间:2022-07-23 09:10:58

浅析企业财产保险中的赔偿纠纷

摘要:企业投保的最终目的,是在一旦有损失发生时,能够获得保险人的补偿,为恢复生产,保证经营稳定,解除后顾之忧。但由于保险双方当事人因立场不同而产生分歧并各执一词,甚至形成纠纷的情况时而发生。保险双方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严格依法办事,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是正确处理财产保险纠纷的关键。

关键词:项目;保险价值;保险金额;责任认定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5-0143-02

一、因保单保险项目的表述不规范,导致理赔时对保险标的范围的确认产生分歧

财产保险中保险项目即保险标的,现在市场上的大部分财产险保单中,保险项目一般都是按投保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来确定的,即表述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在建工程。我们都知道,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会计科目没有按类别名称进行具体的划分,如固定资产具体可以划分为建筑物(包括装修)、机器设备、办公家具和装置等;而流动资产可以划分为存货(原材料、产成品、在产品、半成品、包装物等)、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待摊费用等。如果只是简单地按照资产负债表上的数据确定保险项目进行投保,就会造成将一些财产险中不予承保的财产包括进财产险保单中,一些需要投保的财产因不在财务报表的科目内而漏保,一旦发生保险事故,理赔时容易产生纠纷。

例如:2008年1月1日,某中密度板厂(以下简称“A厂”)与M保险公司签订了财产综合险保险合同。保险期限为一年,即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止,总保险金额为6 000万元,其中,按2007年12月资产负责表中的账面余额投保了流动资产4 600万元。2008年6月6日,A厂发生火灾,通过盘点核损,确定原材料(库存树枝)的损失达200万元。A厂向M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为确定受损财产的承保情况,M保险公司对A厂的2007年12月流动资产账面余额4 600万元的构成情况,进行了查账。分析如下:货币资产2 000万元;应收账款200万元;其他应收账款1 000万元;存货红字耗用-1 000万元,抵顶产成品2 000万元后余额为1 000万元;待摊费用440万元。以上合计4 640万元,保额取整4 600万元。M保险公司经过核查A厂库存账确定:自2007年12月31日到2008年6月5日共收购树枝24万吨,合计金额560万元,这些树枝并未按会计制度入库体现在账面余额中,形成了账外资产。M保险公司认定:根据保险条款规定,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待摊费用不在保险标的范围内,只有产成品为保险财产,而此次火灾中产成品没有受到任何损失,受到损失的库存树枝没有体现在财务账上,因此,库存树枝不是保险标的。

对于受损的库存树枝是否为保险标的,双方发生了争议。被保险人A厂认为,其投保4600万元流动资产的主要目的是产成品和原材料(树枝)的火灾保险。至于树枝未体现在账面中,是因为企业缺少流动资金,收购树枝时不能及时付款,未按会计制度入库,而生产领用采用估价入库,形成账外资产,造成账面余额中产生红字,这只是企业财务会计处理账目时的技术问题而已。设想一下,对于一个木板企业而言,不承保风险较大的原材料树枝,而投保了保险条款明确规定的不保财产(即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有何意义?M保险公司认为:经过对保单的保险项目分析,A厂投保4 600万元的流动资产中确实不包括库存的账外资产。A厂收购的树枝因未付款而没有按会计制度入库,是企业财务会计账目处理上的错误,造成了库存树枝成为账外资产,而这些账外资产没有进行特约承保,最后造成受损财产不是保险标的。结果双方僵持不下。

二、因对“保险价值”与“保险金额”的理解不同产生分歧

在企财险中,“保险价值”与“保险金额”是保险理赔时必须要慎重处理的一个问题,当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价值”与“保险金额”是处理赔偿金额的一个重要依据。实务中,当一项财产作为保险合同的标的,发生了因保险合同所约定的事故导致损失时,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往往不能就保险财产的赔偿金额达成一致意见,主要原因是对“保险价值”与“保险金额” 的理解产生争议。

2007年6月,A公司分别就固定资产(厂房和设备)和存货向某保险公司投保,其中固定资产按账面值200万元(其中,房屋70万元、设备130万元)投保,流动资产(存货)按估价72万元(保单上附有投保明细:半成品15万元、产成品20万元、原材料30万元、低值易耗品5万元、包装物2万元)投保,保险公司相应签发了财产保险综合险保险单各一份。在保险责任期限内的2007年8月,保险标的遭受强台风、暴雨、潮汛形成的水灾侵袭,厂房和机器设备部分受损,经盘点,半成品损失共5万元,产成品损失共10万元。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委托某建筑设计院和价格鉴定中心分别就保险标的项目中的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水毁恢复原功能费用和重置价值进行鉴定评估,同时委托某会计师事务所对出险时存货账面余额进行审核。经鉴定评估,A公司厂房的重置价值为90万元、水毁恢复费用为8万元,机器设备的重置价值为200万元、水毁修复费用为10万元;根据某会计师事务所核查,出险时A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其流动资产(存货)为67.5万元,但同时根据A公司提供的产成品汇总表、半成品汇总表,显示A公司在出险时的产成品共30万元,半成品共20万元。保险公司对固定资产按保险金额与重置价值之比乘以实际损失,对受损的产成品、半成品分别按出险时账面余额乘以实际损失计算保险赔付比例。对此, A公司不能接受, A公司认为, 保险金额即保险价值,按多大的保险金额投保并交纳保险费,保险标的出险时即应赔偿多少。

实际上,在企业财产保险中,“保险价值”与“保险金额”二者是不一样的。保险金额是指投保人和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上载明的、投保人对于保险标的的实际投保的价额以及保险人承担给付保险金义务的最高限额,是投保人据以交纳保险费的依据。“保险价值”,又称为保险价额,是指当事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估定、约定的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或者在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标的在特定地区、特定时间重新获得同样生产能力(即重置重建)的市场价额。目前国内财产保险合同中对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以及账外财产等分别采用不同的价值确定保险价值,固定资产是重置重建价,流动资产是出险时的账面余额,账外财产是出险时的实际价值。赔偿时,保险人对固定资产均以保险标的出险时的重置价值来作为赔偿计算的基础,对流动资产是以保险标的出险时的账面余额确定赔偿的基础。因此,尽管大部分投保人在投保财产保险时都希望保险金额能代表财产的价值,当发生保险事故时,有关的财产损失可以得到充足的经济补偿,但一个重要的事实是,从目前国内财产保险合同的保单结构上来说,保险金额并不代表保险财产的保险价值,除另有约定外,一般保险金额不是保险人认定的财产的保险价值,也不是保险人在财产发生损失后允诺赔付的数额。

三、因对事故的责任认定不同导致发生争议

在财产保险合同中,一般都明确约定了保险责任的范围、除外责任或不承担责任的情形。保险责任是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的界限,除外责任是指保险人依法或依据合同约定,不承担保险金赔偿或给付责任的风险范围或种类,其目的在于适当限制保险人的责任范围。在理赔实务中,保险标的因发生事故导致损失,对发生的事故、事件是否属于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保险人是否承担保险责任、是否属于责任免除的情形,保险双方当事人常常发生争议。

例如,2008年4月, A公司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机器损坏险,投保项目包括变压器、高低配供电系统、配电箱等,保险期限自2008年4月15日至2009年4月15日。2008年8月6日,从中午开始刮台风,雨下得很大,造成A公司地下室配电房旁边有积水,A公司组织人员一直用水泵把水抽出去,当晚六点多,水进到地下室,但还没有到达高压配电房和低压配电房,就在这时,高压配电设施发生电弧事故着火而断电,水泵不能使用,造成高压配电房进水,导致高低配供电系统及变压器等设备损坏。事故发生后,A公司向某保险公司提出理赔,某保险公司派员对事故进行了勘测评估,2008年8月17日,某保险公司通知A公司拒绝理赔。保险公司拒赔的理由是:本次损失产生的原因为水浸事故,根据机器损坏险的保险责任范围及除外责任条款,台风导致地下室进水造成的损失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A公司对此表示不同意,A公司认为,损失产生的原因为水浸和电弧事故,电弧是事故发生的原因,电弧事故导致高低配供电系统无法正常进行供电,从而导致水泵无法正常工作,致使地下室进水,水浸损失是电弧事故在特定环境下的必然直接损失。

就本案而言,从事故发生过程可以看出,台风带来的大雨是不可避免的自然因素,如果仅仅发生电弧事故而没有台风带来的大雨,那么它的直接后果只是配电设施损坏,进而水泵无法使用,而不会造成设备水浸的损失。但是在台风带来大雨的情况下,即使没有发生电弧事故,配电设施可以运转,也没有确凿证据表明高压配电房必然能避免进水,必然可以避免设备水浸的损失。这就是说,电弧事故并不能独立地引起设备水浸的损失,而台风带来的大雨则是设备水浸必不可少的因素,是保险标的水浸损失最直接、最有效、最主要的原因。而根据双方保险合同的约定,由于台风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损失,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由此,水浸造成的设备损失不属于保险责任的范围。因此,本案中电弧事故造成的投保设备直接损失应属于保险责任的范围,而水浸造成的设备损失则不属于保险责任的范围。

在保险理赔实践中,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因立场各异产生分歧的情况,几乎出现在所有的保险理赔案中,因险种、保险标的等不同所涉及的问题也不尽一致。但总体来说,保险双方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严格依法办事,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是正确处理财产保险纠纷的关键。

上一篇:医院财务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下一篇:对完善劳动仲裁制度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