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海门“新教育”推动栖霞教育跨越发展

时间:2022-07-23 08:48:59

学习海门“新教育”推动栖霞教育跨越发展

[摘要]打造栖霞理想学校,需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方面,学习海门教育的特色,对话名家,师生共同成长,阅读经典,营造书香校园,做到校有特色,生有特长;另一方面,立足特色,发展内涵,加速共同体发展,切实落实集体备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办活动,加速队伍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海门教育;“新教育”;栖霞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1-0018-03

[作者简介]彭中华(1973―),男,江苏启东人,本科,江苏省南京市华电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海门市是朱永新教授倡导的“新教育”实验区之一,“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海门人在新教育思想指引下,打造完美教室、构建理想课堂、建设理想学校,教育事业得以跨越发展,已位于江苏教育的最前端。2012年9月和2013年3月,笔者有幸两次赴海门学习,先后到访了十几所中小学。白天,入驻对口学校,全程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与校长、主任、班主任、学生“零距离”接触;晚上,聆听专家讲座,并发言交流。随着考察学习的深入,笔者对海门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HTH]一、海门教育的特点[HT]

(一)校有特色,生有特长,努力打造理想学校

朱永新教授认为,“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学校得有特色,有特色才能赢得教育的成功。海门的学校坚决贯彻了朱教授的教育理念,“从细微处入手”“平凡中坚持”,各自提炼出了富有特色的校园课程和文化,可谓是“一校一品”。如育才小学从创建绿色学校发展出来的“绿色教育”,包场初中以射箭项目发展出来的“三自教育”,海南初中以生态课堂发展出来的“生命教育”,开发区小学的“魅力教育”,等等。这些学校注重挖掘特色,进而铸造品牌。海门的校长坦言,正是新教育理念的正确引领,教育行政部门的强力推进,学校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他们的学校才取得今日的成绩。

(二)对话名家,阅读经典,营造书香校园

朱永新教授非常重视读书,他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他理想中的校长、教师、学生都应该热爱读书。海门的教育人非常认同这个观点,阅读经典已成为当地师生精神富有与精神成长的不竭源泉。

笔者到访过的学校,无论是市区的品牌学校,还是偏远的乡镇学校,校园里随处可见小书架,到处有经典可以阅读,书香弥漫在校园各处。在海门,教师们的共读共写活动已坚持数年,收效明显。海门双月刊期刊《教师园地》专为刊载教师的读书心得、教育案例和论文,已出版厚厚几册,同时他们的论文也发表在许多教育刊物上。读书和相关论坛让他们的教科研及演讲水平日益提高,教学能力也水涨船高。在海门,晨诵、午读、暮省已成学生的基本生活方式。在图书漂流室和教室里的图书角淘书选书,看书摘要或撰写心得已成为他们的一大爱好。海门的学校为激励学生多读书,认真读书,专门出台了一些制度,“以德制胜”的德胜中心小学的读书学位申报体系就颇具代表性。2012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生读书达人总决赛中,海门有四位学生杀入前30,最后2人进入前10,成为真正读书小达人。

(三)缔造完美,演绎精彩,师生共同成长

2009年,在海门新教育领航人徐新海的推荐下,《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在海门教师中开始争相传阅。共读之旅中,海门的“缔造完美教室”行动平稳起航。海门的完美教室因元素的差异而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但框架基本相同。完美教室以班级文化构建为总体目标,以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为基本愿景,以晨诵、午读、暮省为基本社会方式,以完美人格成长为核心价值取向,以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生活为根本任务――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多层次的教育需要,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海门教育人从此开始追求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三年下来,海门教学质量节节攀高,同时素质教育之花遍地盛开。集体、个人的各种荣誉纷沓而来。名特优教师、知名班主任和名校长,纷纷涌现,海门教育事业再次实现了跨越发展。

溯本求源,海门最重要也是最优秀的教育资源就是教师队伍,教师强则学生强,学生强则学校强,学校强则教育强。

[HTH]二、海门教育对栖霞教育的启示[HT]

海门归来话发展,结合栖霞教育现状,笔者提几点建议:

(一)加速共同体发展,切实落实集体备课,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在海门,区域教育联盟已经组建运行,基本结构是市区一所品牌学校和郊区、乡镇几所相对普通的学校组成一个教育联盟,比如东洲教育集团、海南教育集团等。总体构思是,品牌学校校长任总校长,统领集团,其他学校校长任副总校长配合工作,教育局另设一名副总校长,负责对外和联络工作。集体以点带面,发挥品牌学校优势,辐射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访问过程中,海门校长都认为海门教育集团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框架基础,教育集团健康运行也会进一步推进海门教育的发展。

海门教育能成金字招牌是因为她有靓丽的教学质量,而高效课堂和专业考试研究是海门中高考质量的两大保证,严谨的集体备课研课制度保证了课堂的高效,扎实的考试研究保证了学生的应试能力。学生会学习又能考试,海门的中高考成绩连年出彩也在情理之中。

创建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是栖霞教育今年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栖霞的区域教育共同体初步组成,加速教育共同体的发展成为教育系统一大要务。教育共同体的成立,栖霞许多学校的集体备课、教科研就有了发展的平台,就能落到实地。集体备课一是程序,二是人员。程序可以参考,甚至照搬(海门的集体备课7步走确实很简练有效,其中最关键一步是听评课后二次备课,使用范式教学),但真正落实在于人,包括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我区各校,因大部分学校规模偏小或者学科结构性不平衡,导致集体备课流于形式或较低水平交流。有了教育共同体,共同体内的各家学校根据学科的实际情况来组建学科备课中心或名品工作室,由学科带头人或名优教师任中心主任或工作室负责人,各校骨干教师组成核心组协助工作,同学科教师全部参与到中心的集体活动。每所学校侧重于1―2个优势学科,牵头整个共同体的集体备课,这样才能让范式教学真正落到实处,高效课堂才有坚实的抓手。同样的原理,各个教育共同体之间再分工合作,组成教科研或考试研究中心,在区教师研修中心的具体指导下有序开展工作。几年下来,栖霞的教学质量肯定会一步一个台阶,最终实现跨越发展。

(二)善学习,办活动,加速队伍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合力作用下,海门教学质量年节节攀高,同时涌现出一大批名特优教师和知名校长,实现了教育事业的高位发展。三者中,学校是教育的主体,教师队伍是关键,特级教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海门市功勋校长等名师、名校长更是起了排头兵的重要作用。他们的成长也是通过学习交流、培训等一路而来,只不过他们学得早,学得实,学以致用,创造性地实践。

2011年以来,栖霞与海门的合作交流日益加深。这次的驻校考察已是第四次。接下来,区教育局还将分别组织校级领导、校级后备干部、教研员、新教师等举行行知论坛;加大教研员的对口培训,提升科研指导能力;继续推进“511”名师培育计划,加速名师队伍建设。栖霞教育人的勤学、肯学、苦学精神得到了海门人的高度评价和肯定。他们认为,若能保持这种时不我待的学习状态和废寝忘食的工作热情,不久的将来,成功必定属于栖霞教育。我们还建议扩大栖霞―海门教育联盟范围,加大校际沟通交流 ,送出骨干教师培训,请来名师专家指导,优化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实现栖霞教育可持续发展。

海门的校长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他们学校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就是举办活动。学校通过活动来提高教师的能力,彰显教师的特长。于是,他们大力倡导集体备课,积极打造优秀团队;他们实行青蓝结对,有效培养学校的后备力量;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如百花奖教学竞赛和教师大讲堂,给教师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成长的舞台;以教学共研精彩展示教学的实力,以艺体科技全面演绎教师才能,以名师引领助推学校文化建设,成立学科工作室,帮助教师共同发展。

(三)立足特色,发展内涵,打造栖霞理想学校

海门的学校先是有了特色,然后有了文化内涵,最后就成了品牌。因为学校基本上都有特色,都是品牌,所以海门的择校生比例很小,没有所谓的实验班 ,和理想中的学校比较接近。

近年来,栖霞特色学校(项目)的打造初见成效,太阳城小学的阳光教育、化纤小学的写字教育、迈皋桥小学的公民教育等在市、区已有一定影响。再比如,栖霞中学以发扬该校体育传统学校的优势为突破口,在继承中创新,准备把学校体艺特色进一步放大;太阳城小学、南师附中仙林分校、燕子矶中学抓住“迎接亚青、青奥”机遇,正在积极创建南京市青奥示范学校;更多的学校则以先进教育理念为指导,创建特色学校,比如龙潭中心小学的“灵美・福生” 、八卦洲中桥中学的“桥文化”等。今年,栖霞将创建区级特色学校1―2所,打造区级特色项目4―5项,努力使全区各校都有特色项目或基本形成特色。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坚持,就有奇迹”。我们深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教育局的正确指导,学校的准确定位和不懈坚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栖霞学校的特色会彰显,内涵会深化,品牌会形成,全区教育跨越发展的宏伟目标会实现。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吴勇.以专业的情怀办教育[J].学校管理,2011(4).

上一篇:例谈说明性文章教学 下一篇:口头表达能力的“术”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