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环保能源与材料发展策略研究

时间:2022-07-23 07:11:45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环保能源与材料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经济的新常态下,人们对工业革命以来的高碳发展模式不断质疑。低碳经济与生活理念毫无疑问成为社会的共识,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回归自然本质的必然要求。分析了低碳经济概念的背景和原因,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探讨了我国低碳经济环保能源与材料的发展对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施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发展低碳技术,形成低碳技术体系;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形成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低碳经济 低碳生活 环保材料

一、引言

在经济的新常态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一场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已经出现,低碳经济不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结构的大方向,更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也是我国占据世界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关键。

当前,中国正处于把握经济增长机遇和进行低碳转型的两难选择之中,我们必须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和趋势,同时还要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寻找一条协调长期与短期利益、权衡各类政治目标、谋求双赢的低碳发展路径。本文通过对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概述和发展要求的分析,最终得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和倡导低碳生活的几点策略。

二、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材料

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高碳特征非常明显。我国整体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占到92.7%,其中煤炭又占到68.7%。这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结构大不相同。众所周知,煤相对于石油天然气属于高碳能源,CO2排放强度大。我国能源储量十分有限,人均很低。有数据表明,我国能源消费的CO2排放强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中国以煤炭等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增长,能源需求和消费增加,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选择。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内长期处于世界较低水平。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不到2%,远低于世界平均8%的水平。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加快开发清洁的可替代能源,尤其是战略性地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向“低碳富氢”的方向发展。

三、发展低碳技术能源技术

我国的低碳环保材料技术水平较低,研发能力不足,科研投入不足。目前我国的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不足1.5%,与发达国家的2%尚有较大差距。我国的人均研发经费只有日本的14%。在应对低碳社会的挑战中,我国政府要加强对低碳研究机构的长期投入,构建国家级的低碳技术研究机构,整合国内的技术资源,协调开展基础性和公共性技术研发,重点支持低碳经济领域内的核心相关技术,加强技术储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等国际文件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碳相关技术转让,但事实上的执行效果并不好。我国在发展低碳技术时,必须以自主创新为重点,整合国内资源,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掌握真正属于自己的低碳技术。

我国应该重点支持研究新材料和替代旧材料技术。我国的能源结构高碳特征明显,碳排放强度很大。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发展新能源和替代能源,提高新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步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我国能源市场广阔,要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同时,坚持独立自主。我国还应该积极发展和推广应用碳捕获和碳封存技术、替代技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能源利用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绿色消费技术、生态恢复技术等,有效发挥先进技术在节能中的特殊作用,优化发展煤油等化石燃料深加工技术,促进清洁生产和清洁循环利用,提高能源附加值和使用效率,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鼓励推广包括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源技术在内的“低碳能源”技术。

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与国外建筑材料相比,我国建筑物材料的保暖性能普遍较差,造成大量能源损失。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预计到2020年全国城市人口比例将达到56%,约新增110亿平方米以上需采暖的民用建筑。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私家车大量增加。汽车行业对碳排放的贡献很大,每燃烧1升汽油,要放出约2.2公斤CO2。然而,汽车的能源利用率很低,只有约0.3%到0.5%。汽油所含化学能的大部分都用来加速车身和机械损失,真正用来加速乘客的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来说,政府应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步行和骑自行车出行,减少不必要出行,尤其不应该鼓励私家车的发展。鼓励消费的同时坚决反对浪费。我国在公款吃喝和餐桌上的浪费问题严重,传统习俗中有以饭菜过剩为有面子和过度劝酒为热情好客的恶俗。政府应该积极推进移风易俗,提倡剩菜打包,严格管理公款吃喝,鼓励发展快餐业,推进以中央食堂为主的集中生产和统一配送。政府应该发动大众来减排,鼓励低碳生活方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对个人“低碳生活方式”提出了几项小建议,如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以减少将近10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而是让衣服自然晾干,可以减少23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休息时和下班后及时关闭电脑及显示器,除省电外还可以将这些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3等等。

参考文献:

[1]吴宏伟,王厚华,庄燕燕.调湿材料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前景[J].制冷与空调(四川),2009(06).

[2]王吉林,王志伟.调湿材料及其发展概况[J].科技资讯,2007(25).

上一篇:当前流动性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 下一篇:财务管理业务化的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