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时间:2022-07-23 05:21:39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就要加强课程改革理论的学习,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方法和对策。本文就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农村小学的特点,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问}建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部分教师,尤其是边远山区学校教师出现了新课程标准实施后的不良反应,有的教师说现在的课不知怎样上了,很迷茫,不知怎么样进行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整天只知道忙、累,有的教师说现在备一节课的时间比以往的多了很多,仍然老是找不到上好一堂课的感觉等等。

一、新课程标准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小学普遍存在教学信息化设施落后,教学改革信息闭塞的现象,教师缺乏接受和了解新课程教学动态和前沿信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用或懒得利用学习资源,如课件资源、教案资源、教辅资源等进行有效地课堂教学。加上农村小学的教师采集学习资源十分困难,现在有些村校虽然配备有一些多媒体设施,但是还没有掌握好相关技术,只能仅凭一本教学参考或教师用书。因此,简单的教辅用书以及新课程教学经验的不足,导致一部分教师在组织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

2.没有现成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作指导,也是制约农村小学语文课改的因素之一。一堂课怎样上,如何上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这些问题一直是部分语文教师最需要解决的。现在大多数语文教师采用了“参与互动”课堂教学的模式,但多数教师觉得教学中收与放的尺度不好把握。

3.没有经常性的培训和学习,是阻碍语文课改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由于新课程标准实施时间不久,农村小学信息闭塞,有很多语文教师一直处于“半饱”状态,一些该“啃”的材料没有完全“啃”到,对于新课程实施中的思想、目标及方法没有完全理解、掌握乃至运用。只靠次数不多的课程培训和观摩学习,犹如井底之蛙,眼光狭小,所见有限,无法很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4.农村小学的学生情况近年来比较复杂。留守儿童多,转入转出的学生也较多,随之出现了一批学困生,学困生理解能力差、学习漠不关心,要转化这一批学困生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此外,学习较好的学生由于得不到更优质的营养快线,已不满足甚至开始厌倦语文教师简单的鼓励和表扬,导致部分教师找不到上好课的感觉。

二、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困惑

1.绝大部分学生对写作有恐惧感。一到让学生写作文的时候, 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写作情绪障碍。这种厌烦情绪不仅妨碍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也降低了教育对学生的有效影响。

2.该如何落实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但常常不好操作,流于形式,缺乏在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在课堂中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参与,其他同学仍是被动,没有表现的机会。有的学生合作学习时,不会倾听,不会合作。成了许多教师落实新课标、新理念的一种装饰。

3.怎样有效的开展口语交际。口语交际课上,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却没有在日常生中交谈得好。绝大部分学生不想发言,发言的学生也没有创新,好像被一个模式固定了。如何让绝大多数学生开口说话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

4.怎样开展综合性学习?由于考试几乎不考综合性学习,因此学生往往不重视综合性学习。"考什么学什么"的思想,在学生心目中可以说是根深蒂固。上课教师纸上谈兵,学生动不起来、走不出去,学生没干劲、不感兴趣。再加上教师对综合性学生的研究和学习不够深入,对其内涵理解不够透彻,即使指导,也是缺乏协调与配合,往往单枪匹马,没有形成有效合力,这样以来,综合性学习就形同虚设,即使学了,也只是摆摆花架子。

三、几点看法

1.创新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个性化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中,应注重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与合作性。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善于捕捉课堂中有利于教学的信息,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模式,调适学生的心理状态,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焕发生机。

2.创设和谐愉快的课堂心理气氛。创设和谐愉快的课堂心理气氛有利于学生的智力活动,能使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增强,积极主动,激发兴趣,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并进行创造性学习。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需要语文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

3.加强学习,引入多媒体,有效服务于课堂教学。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容易、乐意学、勇于思索、敢于创造,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在农村小学,绝大部分语文教师还不会熟练运用多媒体设施进行课堂教学。因此,要通过不断的培训和学习,是每一位教师能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一现代教学技术手段,鼓励教师积极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组织教学。

4.开展多种形式的新课程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能力。农村学校大多数地处偏僻,交通困难,进城培训的机会不多。因此,农村小学要结合实际,利用校本培训或教研活动组织语文教师集体学习,集体钻研教材,集体备课,集中听课评课,提升教师整体教学水平。也可以组织参加过国家和省州集中培训的学科教师通过汇报课、培训成果展示等形式开展二级培训,及时理解和掌握教学改革新动向和前沿信息。

我认为,只要潜心探索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理念和要求,结合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实际,不折不扣地落实新课程标准,努力构建有效地课堂教学,就会有利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利于农村小学的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上一篇: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综述 下一篇:互联网时代下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