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一拍即合的良机

时间:2022-07-23 03:43:04

2014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将出访印度,“丝绸之路”必成为双方会谈的焦点之一。而这一战略构想也正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近几年,中国开始注重经济外交多元化。此前,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贸易拉动,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往来较多;大约从2007年开始,中国依靠投资,逐渐面向非洲、拉丁美洲和印度等新兴市场;今天,中国再次重视以“丝绸之路”为核心的海陆经济带的构建,显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的亚洲邻居们息息相关,尤其是印度这一世界第二大人口国。

国家需求

纵观历史,中印关系并非一帆风顺,至今仍有尚待解决的领土争端。但中印两国领导人都愿意搁置争议,优先发展经济。目前印度非常注重基建发展,这给中印两国经济交往蓬勃发展提供契机。

当然,中印两国间贸易“不平衡”现象依然不能忽视。一旦两国间出现巨大的“不平衡”,贸易入超(逆差)国家将会产生逆反心理。印度新政府为发展国内基建,需要大量国外资本和设备,这两项都是中国企业的长处。但莫迪政府要求,不能整体设备进口,中国企业必须在印度政府建立的工业园区中投资设厂、生产设备。这是印度政府在双边贸易中典型的自我保护行为,也是为防止中印贸易进出口“不平衡”进一步加剧。

从历史阶段来看,现在的印度与20年前的中国很相似。不管是亟待发展的印度,还是希望将资本投入到庞大的、有潜力的市场的中国来说,此刻都是一拍即合的良机。

事实上,不仅中国和印度寻求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多元化,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也将目光从欧洲转向亚洲。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2011年7月曾提出“新丝绸之路战略”,在某些方面与中国提出的构想有所冲突。中国要注意的是,从印度的立场来看,印度政府希望与各国都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样印度才能在各个双边经济中受益。

当然,作为金砖国家中的两个中心大国,尤其在金砖银行刚刚开始筹建阶段,不管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还是为了未来更多新兴市场国家间的交流,中印两国的首要选择都是合作。

企业选择

中国企业近年频频进军海外。其中,欧美市场不可小觑,但门槛不低,竞争也更激烈,而印度市场人口基数大,市场待开发度高。因此,诸多中国企业都将印度视为进军国际的第一站。

目前,联想、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已在印度开拓市场,最近小米也加入此阵营。小米CEO雷军在7月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小米要成为一个国际品牌,首先要扩大用户群,印度市场是必攻之地。4年前,联想公司董事长柳传志也有类似看法。

然而,选择对了目标并不就意味着成功。除了要有做事的雄心外,还要明白自身的竞争优势。中国最大的电商阿里巴巴和腾讯旗下的微信都正试图进入印度市场,但这并非易事。

以阿里巴巴为例,这个在中国曾经多次取得天文销售数字的公司却在印度面临多个强劲对手。目前,位居第一的是由亚马逊两名前员工创立的、刚刚获得10亿美元融资的Flipkart,;位居第二的是刚进入印度市场仅一年的亚马逊,最近宣布将拿出20亿美元“不惜一切代价投资印度”;位居第三的是由eBay支持的snapdeal,此外还有eBay和时尚品零售商Jabong等。此等竞争激烈的态势,阿里巴巴想要挤到第四名都很难。

再看微信。其母公司腾讯实力雄厚,微信在印度市场更是来势汹汹,广告铺天盖地,打开电视,几乎每半个小时就能看到微信的广告。但是目前印度已经有类似于Whatsapp的软件,即在印度使用最广泛的SMS软件。用户的使用习惯已经养成,如何突出优势,说服用户丢弃原有的掌上人际关系网,开始新体验,是微信能否彻底打开印度市场大门的关键。

反观印度企业的中国之旅,同样需要智慧。印度企业比较强烈的品牌意识,能帮助一些企业以“曲线救国”的方式在中国取得成功。同处丝绸之路沿线的土耳其便有类似的案例。很少有人把土耳其和高端巧克力联想到一起,但自从2007年底土耳其最大消费品公司Yildiz购买了比利时的巧克力品牌GODIVA以来,土耳其人占据了中国高端巧克力市场的大量份额――GODIVA在中国有很高的知名度。

目前,尽管不少地区的地缘政治都不同程度地紧张升级,但全球经济的协同发展却一直在提高。这催生了中国以及相关国家重新活跃丝绸之路经济贸易的愿望,也为中印这两个亚洲大国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丝绸之路在为亚洲各国服务的同时,也将在全球经济的融汇交流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民企圈建LNG接收站 下一篇:国外社会创业组织绩效评估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