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体质 第10期

时间:2022-07-23 01:47:28

体质成因

痰湿体质多由饮食不当或疾病困扰所致。此处之“痰”,并非一般概念中“吐痰”之痰,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滞留,乃是一些病理性产物。

所谓“湿”,分为外湿和内湿。

外湿指空气潮湿,周围环境潮湿。如空气湿度大,雨淋,居住地潮湿等。

内湿,是指人体消化系统运作失调,体液在人体内流动失控,以至津液停聚;或因饮酒、过度饮水、吃乳酪、喝生冷饮料等,而致津液停滞,形成内湿。所以,痰湿体质多有胃肠和内分泌功能失调。

痰湿体质的人多肥胖。喜食膏粱厚味,好吃肥肉、脑、肝、肠、肚、心等动物内脏及动物油,好甘味,喜甜食;又少运动,食而化痰,生内湿。于是,血脂、血糖、血压、血黏度,甚至血尿酸,均可增高,形成痰湿体质。

体质特征

胖多肥胖,体重超重。大腹便便,腹部脂肪甚多而且腹部松弛;满脸冒油。一派“富态相”,是人们常说的“心宽体肥”者。儿童则多是“小胖墩”。

倦神倦,懒动,嗜睡,鼾声如雷,身重如裹,肢体麻木。一副懒洋洋的模样。

虚虚胖,面色淡黄而发暗,少光泽,眼睑浮肿。四肢浮肿,按之凹陷;多汗,汗后肢体发凉;口渴,不欲饮,头晕;动辄咳喘,痰多,时有胸痞;舌质胖,舌苔白腻,脉濡而滑。

泄大便次数多,不成形;晨起急便,一泻为快。

尿夜尿频而多,一夜3~4次,量多而色清。常有耳鸣、耳聋。

带妇女白带过多。

痰湿体质的人,性格多温和,稳重,善于忍耐。领导干部、生活优裕的中老年人为多,男性较女性多。喜欢吃肥肉、动物内脏、动物油及甜食;而又缺乏运动。俗话说“好吃懒动”,营养过剩,运动过少。

易患疾病

痰湿体质的人,容易患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黏滞血症、高尿酸血症;进而患冠心病、脑中风。可以说,痰湿体质是产生心脑血管病的温床。

调养方法

体育锻炼

择环境优美、空气新鲜的地方,做有氧运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改善免疫功能,加快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加速毒物排泄,减肥,改善痰湿体质。进而起到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的作用,防止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环境调摄

不能在潮湿环境里久住、久留;阴雨季节里,谨防湿邪侵袭。穿衣要柔软宽松,以棉、丝、麻等能透气散湿天然纤维为好,有利于蒸发汗液,去除体内湿气。洗热水澡,以出汗为度。寒冷季节,注意保暖。

调理饮食

戒除肥甘厚味,如肥肉、动物油、动物内脏、甜食,戒酒。忌暴饮暴食及进食速度过快。应常吃清淡的食物,如白萝卜、洋葱、韭菜、大头菜;辣椒、葱、姜、蒜;山药、薏米、豆类、杏、白果、樱桃、杨梅、柠檬、荔枝;牛、羊、兔子的瘦肉;黄鳝、带鱼、泥鳅、河虾等。韭菜炒虾仁、虾马童子鸡、芡实莲子薏米汤、冬瓜鲫鱼汤等食疗可供选择。

药物调理

各种祛湿化痰药可辩证使用,主要在于调补肺脾肾三脏器。

肺失宣降,津失输布,液聚而生痰者,选二陈汤;

如脾运失调,湿聚生痰者,当健脾化痰,选六君子汤或香砂六君子汤;

如肾虚不能制水,水泛为痰者,当温阳化痰,选金匮肾气丸。

化痰祛湿方:苍术、白术、黄芪、防己、泽泻、荷叶、蒲黄、橘红、大黄、鸡内金。

穴位按摩

按摩丰隆和涌泉穴,能祛湿化湿,改善痰湿体质。

上一篇:毛发移植:让毛发再长一次 下一篇:阳虚体质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