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寓教于乐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时间:2022-07-23 01:02:20

浅析寓教于乐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摘 要:情感是打动人心灵的秘诀,忽视情感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及实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情感教育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寓教于乐原则是实施情感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寓教于乐;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372-02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围绕教材所进行的教育学的双边活动。它既是以传授和吸收人类经验为主的实践活动,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因而,师生之间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而且也有着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个性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这是情感教学思想的基本含义。这一教学思想的关键就在于“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寓教于乐原则的必要性

寓教于乐原则是根据现代情感心理揭示的科学规律所提出的教学原则,也是情感教学体系中的一条核心原则,这条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教师在教学中操纵各种教学变量,是学生怀着快乐―兴趣的情绪进行学习,也就是说,使教育在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学习的状态中进行。

我们都知道,理论灌输法是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但“灌输”在这里体现的是种方法的本质特征,而不是具体形式。受教育者不是一个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的吸纳容器,而是具有主动认识,能够自主选择的主体,因此理论灌输法必须采取更有利于受教育者学习和接受的形式。在提倡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以灌输、说教、读读、划划、背背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因此,在思想品德课中实施情感教育,构建情感课堂已显得十分迫切和需要。

第一,从情感与认知的关系来看,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对认知的建设作用。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或瓦解的效能,一般来说,诸如快乐、兴趣、喜悦之类的正情绪有助于促进认知活动,而诸如恐惧、愤怒、悲伤等负面情绪会抑制或干扰认知过程。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它对人的感知觉活动、记忆、思维等方面活动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心情能影响人们的学习态度,能是人的认知积极活动起来,对人质对象进行深入、细致、准确地把握。浓厚的兴趣、兴奋的情绪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效率。我国著名情感心理学家孟昭兰教授曾指出:快乐―兴趣是个体进行智能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受教育者浓厚的兴趣,保持积极愉悦的心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对提高教育效果是十分有必要的。

第二,从情绪与动机的关系看,情绪与动机有直接的联系,情绪有时可以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推动人去行动的动力。在情绪心理学的研究中,许多心理学家去都赋予情绪以明确的动力性质,弗洛伊德是把情绪作为一种内驱力,依扎德更强调了情绪的动机作用,在他所论述的动机系统中,把情绪、情感与认知的结合作为推动人行动一种内在动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当个体对所学的知识怀有热爱、喜欢的态度时,这种肯定的情绪、情感就构成了学习的强大动力,鼓舞人们在知识领域不断探索,坚持不懈。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情绪、情感,以形成追求真理,实践理论的强大动力。

第三,从情感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关系看,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知、情、意、信、行这几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过程,其中,积极快乐的情感是从认识转化为意志、信念和行动的重要环节和条件。情感不仅有利于激励学生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形成良好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还是把知识转化为信仰的中心环节,它制约着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圆满实现。其中情绪、感在意志过程中具体作用主要表现在:积极愉悦的情绪、情感能提高人的意志活动水平,增强人的体力、精力。激励人们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而消极否定的情绪、情感也可以成为意志行为的阻力,它会削弱人的斗志,使之放弃目标。如果没有情绪、情感的参与,人的行为会变得枯、燥乏味,这样的行动也不会维持长久。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寓教于乐的对策及要求

寓教于乐法与古今中外的“乐学”思想相承接,其旨在紧扣学生学习的各种需求,让学生在愉快中求发展,从而达到情绪情感与认知相互促进的目的。笔者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何贯彻寓教于乐原则包括下几点。

首先,在教学中,如何引发学生的快乐―兴趣情绪的方法有很多,如何寓教于乐在这里主要强调下面几个方面。在教学中,对学生发生影响的最重要的东西,莫过于教学内容本身,一方面,教师应通过教学内容上去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在思想政治过程中,教师应巧妙的组织教学内容,尤其是要处理好教材中看上去似乎“枯燥乏味”、“简单易懂”、“教条性”“经典性”的内容,变换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给学生出乎意料的新颖感受。同时,教师要尽可能的联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尽量让教学内容和教学事例贴近学生的生活。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采用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客串演讲、角色转换等趣味化、具体形象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乐学。再者,寓教于乐原则在强调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好教学内容和形式以满足学生需要的同时,也需要教师要调节学生的需要、预期和认知评价,对于不合理的需要,要加以积极引导;对于教学所要求的但有为学生所缺乏的需要,要加以努力培养,从而是学生的需要与最终的教学目标达到和谐的统一。例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现代学生越来越重视实用性方面的知识,而马克思基本理论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这就要教育者在坚持教授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充分运用一切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的需要,以生动、形象的事实和令人信服、雄辩的道理,让学生认识到掌握基本知识于今后在实践中运用实用知识的统一性关系,使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要求,内化为学生新的求知需要,使基本理论知识同样因能满足学生需要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知识。

其次,寓教于乐强调引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情感提高教学效果,但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要引导学生“乐学”教师首先应做到“乐教”,即教师自身应该保持积极愉悦的精神状态,把自己积极的情绪、情感传达给学生,同时应采用幽默的言语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的愉悦感和兴趣,提高教育效果。当然,对于这里的“乐”还有一个度的把握。愉快是一种正情绪,但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愉快在体验上有强弱之分,过分的或强烈的愉快情绪会减缓思维,过低过弱的愉快情绪会抑制思维,适度的愉快才能促进思维和学习。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激发学生适度的愉快情绪,既不能让学生处在消极沉闷的情绪中,也不能让学生一直处在亢奋的情绪状态中。

再次,寓教于乐应以“外在乐”向“内在乐”方向转化。人类的情感是遵循着情绪―情感―情操这样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轨迹发展的。情绪作为情感的过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生物性需要相联系的基本情绪,一类是与社会性相联系的社会性情绪,社会性情绪又可分为与基本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情感,以及与高级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情操。以快乐情绪为例,它有不同的层次水平:作为基本情绪的快乐,作为情感外显的快乐,作为情操外显的快乐。与此相应,同样是兴趣,也有不同层次:有趣、乐趣和志趣。在贯彻寓教于乐原则时,虽然在于引发学生的快乐和兴趣情趣,但其目标并不能仅仅停留在低层次的调节上,而应该以情绪调节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不仅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乐于探求新知、主动实践的热情,实现由低层次的“乐中学”向高层次的“学中乐”方向转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不仅要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及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在愉悦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寓教于乐最主要的还是教师通过操作教学中的认知系统来引发学生快乐―兴趣情绪,注意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情感,升华为学生高尚的情操。

最后,寓教于乐强调的是发挥快乐―兴趣这对正情趣对学生的积极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其他情绪,甚至是负性情绪在教学活动中可能具有促进作用,只是它们对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作用,往往是有条件的,是在一定情况下对某种学生适宜的,缺乏普遍的适用性。焦虑虽然是一种负面情绪,但是先到心理学研究表明,焦虑于学习效率成倒U形曲线,即中等程度的焦虑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应该适度保持学生的焦虑情绪,提高教育效果。比如,为学生安排有适当难度的任务;提供成绩信息,而非评价信息;强调班组之间的竞争,减少个人间的竞争等。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贯彻实施寓教于乐原则,除了注意以上几点,在现实中,还需要教育者根据不同的教育情况在不同层面加以运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真正发挥情感的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吴铎.思想政治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3]鱼霞.情感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4]冯兰存.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青海教育,1998,(Z2).

[5]孟昭兰.人类情绪[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6]刘小青.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青海教育,2003,(6).

[7]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8]列宁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上一篇:浅析如何实践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下一篇:浅谈会计专业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