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展的印度私营经济

时间:2022-07-23 12:49:00

快速发展的印度私营经济

印度的私营经济已经成熟、体系庞大,且私营经济已经站在印度经济发展的最前列。数字表明,印度私营经济对GDP(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为85%。这些私营企业非常注重全球化,不失时机地在海外进行投资,收购企业。与此对照,印度国有企业缺乏一种自主的生存意识,不像私企业主,会把企业看成自己的财产,去耐心、用心地经营。

印度裔美国学者法里德・扎卡利亚在2008年出版的《后美国世界:大国崛起的经济新秩序时代》一书中提到:印度同其他任何发展中国家都不一样,在印度的GDP中,服务业占50%,工业和农业各占25%,其他符合这一标准的国家只有葡萄牙和希腊,但葡、希两国都是中等发达国家,都已经走过了大规模工业化的第一阶段,并且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经济时代。印度在制造业和农业方面落后于这些后工业化经济体,但在服务业方面领先于它们。这种组合绝非人为设计的结果。消费者在印度经济增长中扮演的角色同样令人惊叹。大多数亚洲国家的成功都是由居民进行储蓄推动的,是政府通过资本积累和市场导向政策创造的增长;而在印度,由于私人企业占主导,印度的个人消费更是高得惊人,占GDP的近67%,高于中国的42%。在当今世界上,个人消费额占GDP的比重比印度高的国家只有美国,也只占GDP的70%。

印度私人企业的资本利用效率比中国高得多,部分原因就在于它们不可能几乎不受限制地获取资本供应。它们必须按照全球先进标准的要求办事,经营管理水平比较高。虽然印度的经济改革比中国起步晚,因而尚处在发展周期的较早阶段,但印度也造就了不少世界级大型企业,其中包括塔塔、INFOSYS、南新和信诚。

1991年印度实行经济改革,政府取消了对私营企业生产部门和生产规模的限制,鼓励发展以知识为主的新经济。有人预言,印度很可能成为一个靠头脑富起来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印度超一流大企业居前3位的是安巴尼兄弟各自率领的信诚王朝和塔塔集团,它们取代了20世纪90年代一度称雄的信息技术财团INFOSYS和维普罗。前3家大企业垄断印度市场已成为普遍规律。从汽车、耐用消费品、手机、轮胎、钢铁、铝、航空、旅馆、水泥到日益增多的部门,它们在印度市场上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

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的约翰・沃德说,印度几乎每个工业领域都由大的私人企业把持,如石油化学业的安巴尼家族,钢铁业的塔塔家族,汽车制造业塔塔家族、马亨德拉家族和比尔拉家族,电信业的米塔尔家族、安巴尼家族,以及消费品领域的戈德雷杰家族。即便是兴起不久的软件业也摆脱不了大家族色彩,如“塔塔”旗下的TCS公司、阿齐姆・普雷姆吉家族占85%股份的维普罗公司。

在2009年《财富》500强的排名表当中,印度本土有7家公司上榜,其中有2家为私人企业,即信诚工业,位列第206名,塔塔钢铁排名第315位,而米塔尔领导的安赛乐米塔尔排名第63位。2008年印度有4人进入世界富豪榜的前10名。这说明印度超一流企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愈发突出,对世界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入选“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榜单”的企业是在营收、利润、资产和市值方面的综合得分处于前列的上市公司。就印度而言,2010年来自该国的上榜企业共有56家,而2008年只有27家,其中一大半为私人企业。实行经济改革前,印度只有2家国营石油企业被列入“世界公司500强”。2003年安巴尼的信诚工业公司以产值113亿美元被《财富》杂志列入“世界500强”的第482位,是印度私营企业上榜的突破。

从国际比较分析,虽然印度私营大企业多数与西方大公司不在一个档次,但相互之间的差距缩小了。由于创新和品牌价值上升,印度大公司的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上升到世界第3位。据英国布兰德金融研究所对孟买股票交易所市值居前50位印度公司的调查,发现印度私营企业大公司的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超过了除美国和瑞士以外的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74%,仅低于美国企业的75%,远高于中国的58%。

(摘自机械工业出版社《我们向印度学什么》 编著:潘松)

上一篇:新近语录 第7期 下一篇:刺杀淞沪警察厅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