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起点

时间:2022-07-22 10:23:45

论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起点

摘要:该时期的马克思在哲学思维体系上属于青年黑格尔派,但在思维方式层面却与青年黑格尔派出现分化征兆,即在神学批判和自我意识哲学的理解上出现把辩证法与唯物论结合的可能性。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辩证法唯物主义地运用表明这种结合事实上已经初步实现。这说明作为一种批判方法的辩证法,其唯物论或唯心论性质取决于思维概念的着眼点的不同。

关键词:博士论文;自我意识;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即《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既是一篇借古喻今的著作,又是运用辩证法去分析、把握和评价相关哲学问题的典范,呈现出马克思把辩证法与唯物论相结合的可能性。该论文是否实现了该结合了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这可否标志着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最早形成?同时,它对于主要属于唯心论立场的马克思又意味着什么呢?

一、辩证法与唯物论结合的可能性

(一)论文的写作背景及其意图

马克思在写作期间,德国哲学争论焦点有二:一是如何评估和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遗产的问题;二是如何评价和把握希腊化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问题。

古罗马哲学在哲学史上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因为前面矗立着恢宏的希腊哲学,后面紧挨着蒙昧的中世纪神学。正如马克思所指出那样,希腊哲学的客观历史似乎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就停止了;希腊化哲学几乎被看着一种同它们的巨大前提很不相称的附加物并把它们与“紊乱”的宗教哲学联系在一起。相反,马克思认为:“只是现在,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和怀疑派体系为人们所理解的时代才算到来,他们是自我意识哲学家”。波兰学者兹维·罗森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我们考虑到马克思明确地把亚里士多德同黑格尔同等看待,把青年黑格尔同希腊哲学的自我意识诸学派同等看待的话,……近代才被认为是重复了罗马的历史”。如是,我们不难理解包括马克思在内的青年黑格尔派为何会对希腊化哲学产生持久兴趣——因为他们在古罗马世界看到自己时代的影像,在这些学派中发现了自己哲学活动的原型。

基于此,马克思还发现古罗马哲学倾向于以亚里士多德哲学作为掩护,把新、旧思想揉合在一起,与当时德国哲学现状极为相似。《博士论文》就是要通过典型个案分析达到对希腊化哲学的肖像描述,刻写出哲学发展的两种不同方向即“真哲学”和“伪哲学”的发展方向。这一切表明,马克思的研究主题始终是与现实的哲学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即《博士论文》选题是借助解决希腊哲学史的遗留问题来表达他对现实争论的介入,从而使论文以隐喻方式呈现出现实意义。

(二)马克思对神学的哲学批判潜存着唯物论倾向

从时代关联的视角看,马克思把伊壁鸠鲁哲学从整个古罗马哲学中抽取出来并给予盛誉,不言而喻就是,他视它为“真哲学”发展方向的代表。这样的认识与马克思的宗教批判密切相关。

在《博士论文》附录中,马克思对宗教神学进行了剖析。他指出,黑格尔对神存在的证明已经做出颠倒性的辩护——隐晦地说出了它“不外是空洞的同语反复”,但是作为“辩护律师”,他不能直接宣布对神的死刑判决。言外之意,人们完全能够从黑格尔的话语中做出明智的判断,因为理性是根本否定神的,非理性才是神存在的根源。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在哲学层面揭示了神学本体论的实质是以“现实地想象的东西”作为对神学家而言的“现实的表象”——以为一百个想象出来的塔勒与一百个现实的塔勒等值——神学家的头脑无疑“受到幻想和抽象概念的支配”。

这些论述表明,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一致,始终视哲学神学化倾向是对哲学的一种侮辱,是把哲学引上歧途的罪魁祸首,“任何解释都可以接受。只是神话必须加以排除”。这印证《博士论文》序言的说法——把哲学带上宗教法庭是代表着“伪哲学”的发展方向的“神学化的理智对哲学的态度”;它们出于适应宗教需要而给哲学“姣美的身体上披上了一件基督教修女的黑衣”。另一方面,出于对幻想和抽象概念的反感,马克思必然翻转强调以反映客观现实存在原型的“真实表象”(或真实概念)作为真正哲学的评判标准。这也是他对哲学的主观形式的性质保持浓厚兴趣的原因所在。依照这个标准,马克思不仅对注重研究哲学同生活的联系的科本大加赞赏,认为他把握到了“理解希腊哲学的真正历史的钥匙”;而且还深刻地指出,反映了罗马精神的原型的希腊化哲学是希腊哲学的主观形式的精神承担者,应该享有充分的精神上的公民权。

不同于鲍威尔等人的“非哲学”的宗教批判方式,马克思立足于对宗教的哲学批判必然强调概念的客观性。认为斯多亚学派为“迷信的和不自由的神秘主义大开方便之门”。马克思选择坚持唯物论和无神论立场的伊壁鸠鲁哲学作为论文选题绝非偶然,因为在他看来,“必须紧紧抓住现象,抓住感性知觉”,“从现象出发进而推断出不可见的东西时,神话才会被排除”。这些足以证明《博士论文》的唯物主义倾向随时都可能破茧而出。

(三)马克思对哲学理解潜存着辩证法与唯物论合流的可能

《博士论文》的自我意识观点表明鲍威尔等人对马克思的影响是极其深沉的。但断言《博士论文》“完全无中断地衔接了鲍威尔”无疑有些夸张。如科尔纽所言,鲍威尔对自我意识的理解是费希特式的——纯粹的主体性原则及其绝对的内在性形式;相反马克思则遵循了黑格尔的理解方式——坚持了“哲学总是思想中所把握的时代”原则。《博士论文》附注指出,“黑格尔对他的体系处于直接的、实体性的关系中,……是一种正在生成的东西”。这即是说,哲学在与现实互动中要求与时俱进——“那么他的学生们应该根据他的内在的本质的意识来说明那个对于他本人具有一种外在的意识形式的东西”。但黑格尔的学生们却在自我意识哲学的理解上表现为两个极端对立的派别:自由派即青年黑格尔派和实证哲学即老年黑格尔派。马克思发现“两派中的每一派所做的正是对方要做而它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即两派都是在黑格尔哲学基地上的倒退,所以他对两派都持辩证的否定态度。由于彻底的无神论立场使马克思更认可青年黑格尔学派的观点;但他并没把自己看着是该派成员,而是刻意与之保持住距离。

由此可见,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分化征兆只具有局部特征即只把对哲学理解的分歧有意识地公开化了,而把其它分歧则被掩盖起来。这种情形在分化的初步阶段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分歧导致结果却是根本性的。鲍威尔的自我意识观必然把自我意识绝对化即把主体与客体、思想与现实绝对割裂,走向萨斯形象比喻的“反题辩证法”。相反,马克思尽管肯定伊壁鸠鲁的克服“定在”的抽象个别性,但他批评了他为原子独立性而否定同他物的一切关系——“到处都脱离了限制性的定在”。这种批评对鲍威尔“反题辩证法”也是适用的。不仅如此,整篇《博士论文》对必然与偶然(自由)、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等关系的理解都突破了反题辩证法的界限,重新“回归”到黑格尔那里。

二、辩证法性质与哲学立场的关系的新理解

《博士论文》的主要倾向于思辩的唯心论是毋容置疑的。传统观认为,辩证法的唯物或唯心性质始终是与哲学立场的唯物或者唯心性质保持高度一致的;对辩证法的唯物论地改造是跟随唯物论转变而同步进行的,即它们是发生在同一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如果这种理解成立,《博士论文》的辩证法属于唯心辩证法范畴;以此类推,德法年鉴时期才可能是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起点。不过,我们根据本文第二部分的分析发现:马克思在《博士论文》的论证过程中事实上处处都唯物地运用了辩证法,尽管这个“唯物”和“辩证法”都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如果前面论证有相对的有效性,那么它必然冲击传统观念,即在马克思唯物主义立场彻底形成之前,唯物辩证法是可以独自生成的。为此我们可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

正面论证。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我们可以把哲学理论体系看着是一种由哲学根思维方式、基本思维方式和具体思维方式共同构筑的方法论体系。众所周知,在黑格尔那里,“内容在自身所具有的推动内容前进的辩证法”与其保守的思想体系存在不可克服的冲突。这表明,辩证法与哲学立场始终存在紧张关系;或者说辩证法作为基本思维方式始终具有相对独立性——有可能逃逸根本思维方式的束缚而独自发展。这同时表明,辩证法的性质转变与哲学立场的本质转变并非是毫不例外的同步。这样,马克思在根思维方式(哲学立场)属于唯心论而在基本思维方式(辩证法)属于唯物论的现象是可以理解的。

反面论证。把辩证法理论性质与哲学立场捆绑起来的做法并不适宜把握辩证法的本性。马克思本人就多次强调辩证法主要是作为一种方法存在。辩证方法区别于其它哲学方法在于“一方面是方法与内容不分,另一方面是由它自己来规定自己的节奏”。总之,这种“方法并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容的灵魂和概念”。既然辩证法首先是作为一种方法存在,唯心论哲学可以运用它,唯物论哲学也可以运用它。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之间的分殊不是说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辩证法,而是辩证法映现自己“对立统一本质”的两个方面或两个因素。

把辩证法与哲学立场捆绑起来的思维方式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我们通常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从德国古典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来看,当时科学研究进入到恩格斯所说的“整理材料阶段”,反映在哲学上就是建立“思想体系的时代”。康德的“二律背反”深刻说明运用由知性范畴构成的先验逻辑去把握“自在之物”是不可能的。黑格尔“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基础上的理论思维”无疑符合这一要求。出于建立恢宏的思想体系的需要,黑格尔必然把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和辩证法四者统一起来。在这种境况下,黑格尔的辩证法(及其辩证逻辑)只是作为构建思想体系的工具和方法而存在——必然受体系哲学的根本立场规定和制约。

马克思要求以反映客观现实的真实概念为思维的对象,从现实存在出发理解概念,概念就突显了具体个别性特征。青年黑格尔派则坚持从原有哲学的概念和原则也即是从普遍性概念出发,尽管它们运用的概念不是“虚假的概念”,但却具有抽象规定性的特征,类似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概念——表现为一种假设。从这个意义上讲,青年黑格尔派使用的抽象概念与老年黑格尔派使用的虚假概念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与传统理解相反,马克思是由宗教批判(反对虚假概念),进入哲学理解(强调概念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对立统一);再由对特殊性的强调,进入到唯物辩证法范畴。概念辩证法的对象是概念。概念的来源不同,决定着辩证思维的运思程序、范式及其合理性的差异。马克思尽管强调哲学发展是自我意识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完成过程,但是他分析原子论的程序并非按照抽象概念或一般的原则而进行。因此,辩证法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或叙述方法,本身是中性的,它的唯物或唯心的性质并不是完全由哲学观来决定,而在于其运思媒介——概念——的来源是具体(现实)的或是抽象(理论)的。

参考文献:

[1]不同的西方哲学史著作对于亚里士多德哲学之后到新柏拉图主义之前这段哲学史时期的称谓不尽相同,笔者统称“古罗马哲学”。对于希腊化时期内的所谓自我意识哲学(马克思特指伊壁鸠鲁学派、斯多亚学派和怀疑派三种哲学)则借用罗素的“希腊化哲学”的叫法。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版.

[3][波]兹维·罗森著,王谨等译.布鲁诺·鲍威尔和卡尔·马克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版.

[4]《评普卢塔克对伊壁鸠鲁神学的论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98—102页.

上一篇:两道试题引发的争论与思考 下一篇:中学体育教育与中学生健康心理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