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异位妊娠68例的临床诊疗及病因分析

时间:2022-07-22 06:50:50

浅谈异位妊娠68例的临床诊疗及病因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临床诊疗方法,分析异位妊娠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近年来68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医护人员的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68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8天,治愈60例,好转8例。结论:异位妊娠的抢救措施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准确诊断,迅速手术,同时补充血容量,及时止血,纠正休克等,预防异位妊娠的关键在于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

【关键词】异位妊娠;临床诊疗;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505-02

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种植发育者,称为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又称为子宫外孕。根据着床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及子宫残角妊娠等,其中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占异位妊娠的95%左右。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率占怀孕总数的1%[1],有报道指出异位妊娠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当异位妊娠流产或破裂时,可引起腹腔内严重出血,如不及时诊断、处理,可危及生命。输卵管妊娠因其发生部位不同又可分为间质部、峡部、壶腹部和伞部妊娠。以壶腹部妊娠多见,其次为峡部,伞部和间质部妊娠少见。本文对我院近年来68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加以整理,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近年来我院收治的68例异位妊娠病例中,年龄18~42岁,平均27.6岁,其中22~35岁58例;病程2~27h;临床上多数有腹痛、阴道流血、宫颈剧痛、血HCG大于正常;输卵管妊娠66例,宫角部妊娠1例,卵巢妊娠1例。

1.2 治疗方法

1.2.1 补充血容量,入院后立即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输血、输液。对于休克的严重病例,在吸氧的同时,立即用12号或16号留置针头从肘正中静脉穿刺,及时快速输液,必要时两路或三路输液,以最快的速度,力求穿刺一次成功,因为随着时间的延迟,失血量不断增多,休克可能从代偿期转入失代偿期或从失代偿期进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期,有可能造成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输血及输液量要根据情况,量出为入,并注意中心静脉压的监测。

1.2.2 外科手术治疗,由于异位妊娠经常会造成腹内大出血,因此尽快使用外科手术将妊娠组织切除是多数医生的治疗方法,其中有些手术会视胚胎附着的情况,将输卵管一同切除。

1.2.3 纠正休克 腹内大出血患者会导致失血性休克,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机体主要器官的微循环流量不足,组织缺氧,使机体处于休克状态。应在入院后迅速及时补充血容量,同时给予高流量吸氧,提高血液中的氧含量,减少对脑细胞的损害,促进休克的恢复。

2 结果

68例患者给予手术治疗以及输液,输血,止血,抗休克,以及根据症状及病因做出相应处理等治疗措施后,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为8天,治愈60例,好转8例,平均出血量1250 ml,平均输血960 ml。

3 讨论

国外一些研究认为异位妊娠发病率上升与性传播疾病所致盆腔炎有关。国内认为与宫腔手术史、IUD使用、剖宫产史、前次异位妊娠史有关,分析可能与未婚先孕发生率增加,宫腔手术史增多,剖宫产率升高、妇科炎症发病率上升、辅助生育技术等有关。

3.1 流产史 近年来由于未婚同居、缺乏避孕知识及性知识等导致流产率直线上升,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异位妊娠发生的可能性与流产次数呈正相关[3]。由于无菌观念不严格,人流器械进出宫腔,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长,术后未积极预防感染、劳累及术后过早性生活等,导致盆腔感染,从而增加异位妊娠发生率。

3.2 剖宫产史 近年来,由于社会因素,导致剖宫产率上升,剖宫产术后发生异位妊娠的相对危险性为2.557,可能是剖宫产术后宫腔感染并累及输卵管内膜,造成部分输卵管粘连影响其运卵功能而增加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剖宫产瘢痕部位的异位妊娠发生率也逐年上升,各国均有相应报道,其虽在子宫内,但孕卵种植在未愈合的子宫切口而形成瘢痕部妊娠 [4]。

3.3 输卵管本身手术史 曾有输卵管妊娠史的妇女,再次发生输卵管妊娠的风险性较大,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均可引起输卵管炎症或者粘连,这些都是异位妊娠的主要原因。输卵管绝育术后形成输卵管的瘘管或再通,均有发生异位妊娠的可能。因不孕接受过输卵管分离粘连术、输卵管成形术(输卵管吻合术、输卵管开口术)、输卵管通液术,手术本身和其继发感染破坏了输卵管的结构和功能,均可影响受精卵的正常运行而导致异位妊娠。

3.4 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 输卵管过长、肌层发育不良、粘膜纤毛缺乏、双输卵管、 先天性憩室、额外伞部等,均可影响输卵管的运卵功能导致异位妊娠的发生,输卵管功能异常(包括蠕动、纤毛活动以及上皮细胞的分泌异常等),影响受精卵的运行及其在子宫内着床,发生异位妊娠。

3.5 妇科炎症 炎症是导致异位妊娠的最主要原因,输卵管粘膜炎和输卵管周围炎是异位妊娠的主要病因[5]。盆腔炎及宫颈炎等常可侵及宫旁结缔组织,直接引起输卵管炎症,炎症引起输卵管管腔堵塞或输卵管黏膜皱襞粘连导致管腔狭窄、纤毛缺损、输卵管蠕动能力降低,影响受精卵在管中移行,受精卵通过输卵管的时间延长而在管腔内着床形成输卵管妊娠。

3.6 宫内节育器 有关资料显示,IUD的使用所至的非细菌性输卵管炎及盆腔感染是发生带器异位妊娠的主要原因。有学者用电镜观察带IUD妇女的输卵管粘膜,发现其纤毛细胞明显减少,分泌细胞增多,有大量白细胞浸润,造成输卵管炎,导致输卵管妊娠的发生。然而由于IUD在阻止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比阻止其在输卵管内着床更有效,所以与有效避孕措施相比,它可导致发生输卵管妊娠的机会比正常妊娠高6~10倍[6]。

3.7 口服避孕药 口服紧急避孕药是指妇女在无避孕或避孕失败的情况下所采用的补救措施,在防止意外妊娠、降低人工流产率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用。但随着服用人群的增加,其失败人数也逐渐增多。 紧急避孕药可抑制排卵,阻碍孕卵着床,然而其在子宫内膜水平阻止胚胎植入,这就导致避孕失败后发生异位妊娠[7]。研究认为低剂量纯激素避孕药使排卵功能未受到抑制,但输卵管蠕动功能发生障碍,故输卵管妊娠的比例明显增加。

3.8 辅助生育技术(IVF-ET)IVF-ET是近年来发展迅速,在IVF-ET 后,异位妊娠发生率为2.1%~9.4% [8] ,高于自然妊娠的1.0% ,分析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IVF-ET 中,有输卵管本身病变的患者,均可造成输卵管妊娠。(2)许多不孕的患者既往有盆腔炎或盆腹腔手术史,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这些均是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3)IVF/IcsI助孕治疗中需使用较大剂量的促排卵药物,致使体内甾体激素(主要为雌激素)水平大大超出人体正常生理水平,高雌激素环境导致子宫平滑肌收缩敏感性和输卵管肌层节律性收缩的幅度增加,从而增加了异位妊娠的发生率。(4)治疗时的手术操作对子宫有一定的刺激。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5.

[2] Ectopic pregnancies following female steriliation.Amatched casecontrol analysis.1984,63:517-512.

[3] Ory HW.The Women’s Health Study.Ectopic pregnancy and 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s:new perspectives[J].Obstet Gynec01.1981,57:137.

[4] 石一复.异位妊娠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现代妇产科进展 1004-7379(2008)06-040l-02.

[5] 张怡,宋婉娟.异位妊娠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10):71.

[6]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2004:1l0一111.

[7] 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口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

[8] 庄广伦主编. 现代辅助生殖技术[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15.

上一篇:关于中药在癌症治疗中应用的分析 下一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56例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