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有力措施 加快结构调整 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

时间:2022-07-22 06:19:08

采取有力措施 加快结构调整 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

摘要:近年来,伊通县林业产业工作在省厅、市局的直接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以振兴林业经济、致富群众为着眼点,以建立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以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依托资源优势,通过合理整合产业、壮大生产基地、培育龙头企业、打造林业品牌等有效途径,积极实施林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初步形成了“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林业产业化经营格局,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使资源优势转变成了经济优势,为林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林业建设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关键词:采取措施;加快调整;林业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201-1

1 确立创业富民观念,全面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

未来中国的林产品市场十分广大,如果我们不去占领这个市场,它将被国外或其他地区占领,失去发展机遇。当前,各地各级都在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我县要把推进林业产业化发展作为促进创业富民的重要途径来抓。

1.1 充分认识发展优势,坚定推进林业产业化的信心

伊通县发展林业产业有着显著的优势:一是伊通县位于吉林省南部,地处长白山余脉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的低山丘陵区,森林资源相对较好。二是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初具规模的林产品加工业基础;三是便捷的交通条件,北靠哈大高速公路,境内长营、长辽、营松、营梅高速公路交汇,能够将林产品及时运往外地销售。

1.2 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发展重点

要站在国内乃至国际产业分工的高度,从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角度,分析自身的特色资源、产业基础、区位环境、竞争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明确伊通林业发展方向。根据伊通县林业产业现状和比较优势的分析,促进特色产品向特色产业的转化,使林业产业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1.3 解放思想,制订政策,激活各方面的积极性

各级政府部门要在政策扶持、创办园区、招商引资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激活机制,调动经济主体参与林业化发展的积极性。要制定产业政策,引导生产要素向林产产业和林业企业集聚。要加紧制定鼓励和支持企业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进行科技合作的政策措施,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共建新产品研发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创造优良环境和保障。要完善和落实企业与国内外大企业合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借助外力,大力促进林业龙头企业发展,努力培育一批以终端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半成品加工为纽带、原料基地为基础的林工一体化的产业集团,全面提升伊通县林业产业的竞争力。

1.4 逐步建立和完善林业产业要素优化配置机制,积极培育林业要素市场

要完善林业要素资源流转机制,促进森林、林木和林地等林业生产要素进入市场交易,使它们与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有机结合,加快林业资源向林业资本的转化;大力采用股份制、租赁制、合作制,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跨部门、跨所有制形式的优化组合和企业的兼并联合,做大做强林业企业;采取拍卖、租赁、联营、股份等形式,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广大干部、职工直接参与林业项目开发,加入到创业富民的行列,深入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

2 实施科技兴林战略,不断提高林产品开发水平

要实施科技兴林战略,创新林业科技工作机制,牢牢把握好技术与经济的结合点,以点带面,以示范带全局。一要有目标有重点地开展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切实把科技培训与产业提升结合起来。二要加强现有林业先进技术成果的整合组装、集成应用,按照终端林产品和生产工艺对原料的要求,推广应用原料基地经营技术。三要加快应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设备和工艺,提升林产品的科技含量。当前,要着重解决的是林产品的生产、贮藏、加工、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存在着许多技术难题,通过科技创新生产出大量的绿色、环保、高质产品。四要着力培育一批科技型的林业企业,带动提升整个林业产业科技水平。同时,各地林业部门要积极、主动与国家、省重点林业工程结合,争取国家、省财政的支持。各级政府都要加大林业科技投入,鼓励科研院校的科研人员与生产部门、企业对接,通过有偿服务,技术入股等方式进行技术合作,鼓励经济主体积极开展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林产品市场竞争力。

3 发挥产业联合会作用,提高林产品组织化程度

实践证明,行业协会为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场所,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通过这些组织经常性地开展技术培训、市场调研、供求信息、产品交易等服务,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组织化程度。一要充分发挥林业产业联合会和农民合作组织的协调作用。鼓励和引导林业生产、经营流通、加工企业(户)自愿成立“协会”、“合作社”等联合体,建立“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二要调整林产品生产、加工机制。通过示范项目实施,政策倾斜,政府引导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把小而散的林木、林地、果园、茶园等通过租赁、流转、承包等形式集中到经营大户手中,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三要扶持壮大林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通过扶强做大,促进“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紧密结合,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作者简介:张庆海(1964-),男,国营伊通满族自治县爱民果树林场助理工程师,从事营林技术工程。

上一篇:桂北地区的油茶发展前景及高效种植技术研究 下一篇:关于伊通满族自治县新兴乡玉米高产标准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