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荫岛旅游休闲度假区规划构想与项目创意

时间:2022-07-22 05:57:29

棠荫岛旅游休闲度假区规划构想与项目创意

摘 要:利用其棠荫岛湖泊岛屿景观等旅游资源,将其建设成为综合性的休闲度假区。将度假区规划为: 综合服务区、花岛别墅区、滨水宾馆会议区、高尔夫球场、环岛淡水沙滩浴场、水上娱乐园,并对整岛做出绿化规划。

关键词:花岛;休闲度假;规划;创意

岛屿是被海水(或湖水)包围的水中陆地。由于被水四面包围,形成一个特殊的封闭环境,对居住在大陆上的人来说,有一种神秘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湖泊岛屿旅游业已成为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的热点和趋势之一。

本文依据旅游规划的基本原理,根据棠荫岛的旅游资源禀赋特征,提出了对棠荫岛休闲度假区以休闲度假为主题、全岛遍植桂花及其他一些花卉为特色的规划构想与项目创意。

一、区域背景分析

(一) 区位条件分析。

棠荫岛位于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周溪镇。该镇临老港,距县城37公里,面积114.3平方公里,人口4.32万。棠荫岛仅有0.8平方公里,是鄱阳湖上的一个孤立渔村岛。小岛地处鄱阳湖水运交通要道,自古便是航运重地,其大小适中,适合整岛休闲度假开发成为一个食宿基础设施和休闲娱乐设施完备的休闲度假主题小岛。

(二)区域经济条件

本区旅游开发区域经济条件较为优越。

首先,本区具有较为发达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有较强的旅游开发便利性和旅游可进入性。都昌县向东北方向经省道42公里即可由蔡岭出入口接九景高速公路。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鄱阳湖旅游圈的建设,本区域将日趋发展完善起来。其次,本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具有一定规模的特产型经济,可为旅游生产具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周溪是全国最大的珍珠核加工生产基地,淡水珍珠占全国总产量的80%。再次,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为旅游服务设施提供充分保障。

(三)区域竞争分析

当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内出现时,它们各自的吸引力往往会出现此消彼长或同步增长的现象。但当相邻地区有一个或多个特性不同的旅游目的地时则有利于资源的互补, 从而形成协作关系。

鄱阳湖区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湖中有40多座岛屿,名山秀屿,比比皆是,如湖口县的石钟山、大孤山,都昌县的南山和老爷庙,星子县的落星墩。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鄱阳湖旅游圈的建设,一些岛屿和半岛已开始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比如鄱阳县的生态渔村,都昌县的鞋山岛、马鞍岛旅游度假区等。九江市旅游局也已将鄱阳湖上的各景点通过游船连成一线即鄱阳湖水上旅游线。

鄱阳湖中如石钟山马鞍岛和观候鸟区先于本案开发,并都有自身特色吸引因素,所以为避免过强竞争,一定要注意充分发挥本区自身花岛特色和休闲度假的定位形成个性吸引力,与其它旅游景区实现互补,构建和谐鄱阳湖旅游圈。

二、旅游资源

(一)美学观赏性

美学观赏性主要指旅游资源能提供给旅游者美感的种类及强度。岛屿被水四面包围,形成一个特殊的封闭环境,放眼四望,碧水连天,湖光山色互相增辉。

另外,本项目最大特色――整个岛屿种植桂花,举目四望,弥漫数十里,正是“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 桂花终年常绿,枝繁叶茂,势若碧海;四季开花,芳气醉人,香闻数里,可谓“独占三秋压群芳”。

(二)奇特性

奇特性即旅游资源的特色、个性,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征。本案规划中,一座孤立岛屿,岛上郁郁葱葱,金花点点,香气习习;岛外碧水坏绕,水光接天。一栋栋造型各异温馨舒适的别墅小楼就或掩映绿色之中或矗立于水际滩边或静卧于绚烂缤纷上,岛上完备的生活娱乐服务设施保证游客的一切生活娱乐所需。此岛兼具奇与特之色,一定会形成极大的吸引力。该岛屿周围是广阔的湖泊水域,其水体清澈、轻柔幽静,自然风光生态环境优美良好,非常适合休闲度假,目前此类资源在我国开发的还为数不多。

(三)旅游功能

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是指旅游资源能够满足某种旅游活动需求的作用。本岛上述一些价值特性如区位优势、美学观赏性、奇特性,使得岛屿旅游资源具有良好旅游开发功能。

1.旅游度假休养功能。湖泊岛屿环境优美、安详静谧,在湖边或水上可以进行垂钓、品尝水鲜等,是开展休闲度假保健疗养的好地方。

2.岛屿观光功能。岛屿上遍布种植各色花卉形成的独特景色,色彩绚烂、香气醉人,极具观赏性。

3.水上游览娱乐功能。湖泊,是人们开展乘游船、坐快艇、自驾摩托艇、手划船、脚蹬船和冲浪风帆等水上游览、娱乐活动的物质载体。

三、旅游开发构想与项目创意

(一)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开发总的指导思想:坚持以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旅游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以实现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大效益相统一为最终目标。

景区的规划原则着重突出以下内容:

1.突出特色。突出岛屿资源与环境特色,塑造岛屿独特的旅游主题形象。突出本岛花都特色,规模效应,遍布全岛。

2.休闲主题。目标性明确,以中上层白领、金领人士为主要目标群体,满足他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需求。

3.可持续发展。对岛屿的开发一定要把握可持续的原则,避免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开发和保护并重。

4.阶段性。视首期实际投入资金情况而定,可大可小,可长可短。

(二)开发构想和项目创意

根据岛屿的旅游资源特点、生态环境特点以及岛屿的区位条件,坚持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的开发理念。本案综合了花卉植物旅游资源、岛屿地貌旅游资源、湖泊水体旅游资源等。岛上郁郁葱葱绚丽多姿,岸形突兀,水碧如镜烟波浩淼,诱人影色似隐非隐。这样的旅游吸引力对于都市人群来说日见增加。

棠荫花岛度假区的开发创意意在体现休闲度假,在放大湖泊岛屿的幽静雅和开发中绿化给度假者感官上增添花的色彩芳香的享受,让旅游者深处其中可以忘掉都市森林中的烦忧,拥有一个似隐非隐的放松心情。又也附设了一些给旅游者提供主动参与的系列活动,主要集中于休闲活动如高尔夫,钓鱼,游泳,沙滩阳光浴,滨水大道漫步,自助餐饮和一些娱乐性的水上运动如冲浪,划水,帆船,水上自行车,游船等。

四、规划方案与景点设计

(一)功能分区和景点布局

根据景区功能划分的主要原则体现旅:游形象和突出湖泊岛屿度假旅游特点;对旅游活动的适宜性及可持续发展, ,为满足游客休闲娱乐的愿望和需要, , 将棠荫岛休闲度假区划分为综合服务区、花岛别墅区、滨水宾馆会议区、高尔夫球场、环岛淡水沙滩浴场、水上娱乐园。

(二)景点设计与创意

1.综合服务区。针对棠荫岛休闲度假区一个休闲度假为主题追求清静放松的度假岛屿,各项功能完备的综合服务区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为了利于度假区幽静的休闲环境,本区设于岛屿入口处,包括入口区、接待管理服务区、供应和保障区、商务服务中心、康体娱乐中心,集接待、餐饮、商务、娱乐、综合服务于一体。

入口区:设立码头登岸接待行李搬运服务,和安全检查设施,保证进入度假区的游客安全。

接待管理服务区:为进入度假区的游客们提供预订、登记、结帐等服务,是整个度假区的调控调度中心。

供应和保障区:储藏、设备设施、水、电、交通、环保、环卫、工作人员住房等

商务服务中心:为客人提供打字复印、翻译、电子邮件及传真、收发文件核对抄写、会议记录及代办邮件等服务。

康体娱乐中心:包括水疗按摩中心,酒吧,特色表演项目,室内运动场馆等。

2.花岛别墅区。与滨水宾馆区共同构成本度假区的主题功能区,它是该岛旅游开发规划的核心规划区和重点规划区。这是由度假区的基本功能决定的,棠荫花岛休闲度假区是以满足旅游者一段时间居住于此、远离都市丛林、修身养性需求为主要目标的。因此度假区应该提供应有的服务和良好的具有各种风情特色的住宿条件。

该区分散分散在岛屿中,因地制宜散落于各种植物或花朵的掩映中。概括来说就是设于安静区――不受噪音的影响;布置在视野开阔的风景优美区。

3.滨水宾馆区。滨水度假区包括别墅和一些标准式酒店。滨水别墅与花岛别墅区只是风格的不同,该区临水,因游客个人喜好的不同来自由选择。酒店式住宿房间则是针对经济收入中等的白领阶层市场而设,当然也不乏豪华或总统式套房。总之就是为了迎合不同阶层的市场。在本区的每一栋滨水别墅都需附设各自适合垂钓和游泳的滨水沙滩。因而不再设置集中的大型垂钓场所和沙滩浴场,仍旧是为了保持幽静的休闲环境和保护游客的个人隐私。

4.高尔夫球场。高尔夫球是上层人士的时尚,身份的标志。对于作为以中上层人士作为市场目标的本休闲度假区,是必不可少的。

5.水上娱乐园。项目内容包括:①钓鱼场、游乐场、沙滩排球场、网球场、烧烤场等内容的湖滨浴场;②摩托艇、空中飞伞、水上滑板、皮划艇等运动项目;③水上漫步、水上自行车、滑水、帆船、水上飞机等出水项目。

(三)绿化规划

全岛的的绿化规划主要是花卉的种植。在花岛别墅区中的每栋别墅周围种植同一种颜色的花卉品种,岛屿其他空地全面种植四季桂中间夹杂银桂。滨水环岛路两旁同样种植四季桂,并在花岛别墅区和其他服务区以高大桂树和低矮灌木丛配合成一条隔离带,且将每一栋别墅相隔离,以达到幽、雅、静的效果。

小结

创新是无止境的。对于一个旅游区而言,只有相对理想的规划,没有最好的规划。规划的优劣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些是认识水平的问题,有些是市场发展和竞争形势变化的问题。本文的研究仅是提出规划的构想理念和项目的创意,为都昌县棠荫岛以及鄱阳湖其它岛屿、也为我国湖泊岛屿旅游开发规划提供一种有益的尝试,进一步的规划还需要达到定性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李向明:《湖泊岛屿旅游开发与规划―以湖南资兴兜率岛旅游开发详规为例》,湖南株洲中南林学院森林旅游研究所

[2]车震宇、唐雪琼:《我国中小型湖泊旅游度假区开发现状分析》,《旅游学刊》2004第2期

[3]王国新:《国内旅游度假区开发与管理分析》,《旅游学刊》1998 年第4期

[4]甘枝茂、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

作者简介:者冯斌(1985-),男,山西古交人,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人文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方向。

王 琼(1986-),女,江西龙南人,深圳市香格里拉酒店,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上一篇:水业市政体系面临流域化和区域化升级 下一篇:饮水之变撩动水产业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