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外因对学生作文的影响

时间:2022-07-22 01:28:27

浅谈外因对学生作文的影响

【摘 要】

在乡镇学校的作文教学中,作文课对教师来说不仅是一种折磨更是一种煎熬。确实,纵观平时学生的作文,很少有学生在作文中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学生的作文中已经很难看到他们自己的影子。究竟是哪些因素偷走了学生作文中的真情实感呢?

【关键词】

作文 空洞 灵魂 观念 状态

“一篇鲜活的作文,要有血有肉有灵魂。灵魂!……”“作文,要来源于生活,要写出真情实感……” “作文,作文,你这是写作文吗,还是记流水账?……”“什么叫作文?作就是写,文就是有文采的文章,你这叫写文章啊,连话都说不周全,写什么文章?”“撕了,重写……”

众多学生味同嚼蜡的作文,以及写作文时的状态——东抓抓、西挠挠,紧锁眉头,眼睛空洞无神,无事可写,甚至过了好久还是不知从何下手,渐渐消磨了教师对作文教学的耐心——从起初的循循善诱,到渐渐失去耐心,再到最后发出歇斯底里地抱怨。

面对这样一个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写的现象,笔者不禁要问,这究竟是学生的原因还是教师的原因?也许有人会说,作文是由学生写的,责任都在学生身上,他们写不出来能怪谁啊?

我个人认为,剖除内因,外因对学生作文的影响更大。因此我从如下四个方面谈谈外因对学生的影响。

一、社会赋予的传统教育观念

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直盛行着一切为了考试的观念。譬如古代的诗文、明清时的八股文都是为了适应当时的考试制度。即使是近现代的教育也奉行“惟考是从”的教育观念。不只是教师、家长就连社会的老百姓都很认同,他们用统一的模式去规范学生,严重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看法没有抱以充分地重视和理解。因此,学生很难做到用灵魂去作文,而往往只是抄袭教师所谓的范本,以适合考试的完美语言和现成的写作思路刻意而为之,尽可能地趋向于教师规定的范例或者出题人的所谓标准答案,而不敢或不习惯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认知。

二、作文教材和作文教学无法跟上时代的潮流

作文教材和作文教学无法跟上时代的潮流。作文教材和作文形式比较单一,教师的教学只能按照既定的模式。在这种教学中,学生的创造力被窒息,学生的作文内容也就显得枯燥无味、死板、了无生机。例如,过去有这样的作文题目“畅想太空”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也许是小事一桩,但仍有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根本没有太多太空知识的储备,因此这样的作文根本就没有办法写。为了完成教师的任务,甚至靠“参考”来交差,又何来真情实感呢?

三、教师的主导性和城乡地区差异对于学生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外在因素的主导性作用。课堂上学生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主观看法。具体表现在我们给学生提供的那些“作文题”很少贴切学生生活实际。尽管,我们的作文题目尽量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而且,也提倡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事实上,在这种形式的背后仍有一定程度的不公平。城乡地区间教育不均衡发展加上个体差异决定了学生之间在认识上必然存在着差异。再好的作文题都有它的极致,关键在于人的认知能力,而人的认知能力根本在后天的培养。作文审题的标准即作文的话语权一般都掌握在城市人的手中,农村地区的学生要想达到很好的作文语境,确实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

四、学生的地位太低

纵观当今社会,学生很难有说话的权力。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 “小孩子别瞎说” “老师怎么可能不是为你好呢?一切都要听老师的”事无巨细大小,一切听从教师。即使有些事情教师有错,也不容学生辩解,包括课堂,也已经变成了教师话语的权威课堂。

其实不仅仅是学校,当我们走进商店掏钱买东西,营业员反复辨别你的钱币的真假,而我们同样用怀疑的眼光再三检查所买商品的真伪时,我们深深感到,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有多么让人窒息。学生从小学会了作假和说谎,不少学生平时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毫无顾忌,不少学生年纪轻轻说起谎来面不改色心不跳,没有心理负担。另一个可怕的地方在于,学生一旦习惯了某种行为,即便没有任何压力,让他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恐怕未必能写出来。表现在作文里,学生胡编乱造,作文几乎是假话,假感想,假故事大全。

以上所述揭示了外在的外因对学生作文的影响。我列举了几个措施,希望大家批评指正。首先对于大部分地方仍然存在的传统的教育观念的错误导向,国家应该继续加强对教育的统筹规划,督促素质教育的实施。其次,针对作文教材和作文教学都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现象,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方式,引导生活化习作。至于外在的话语环境,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活动丰富家庭生活和创办师生联谊活动以及让学生走进社区,走进社会中去的活动,让学生打破对教师的敬畏和对社会的隔膜。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爱上作文并能写出让教师喜欢的作文。

上一篇:“读、仿、创”作文教学模式研究 下一篇:情境创设 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