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研究

时间:2022-07-22 12:23:10

中职会计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研究

摘要: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于会计工作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因此中职会计的教育面临了巨大的挑战,而如何能够有效的提高中职会计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文结合了目前中职会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高中职会计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职会计;课堂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一、引言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于会计工作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因此中职会计的教育面临了巨大的挑战,目前还有很多问题存在,尤其是在中职会计的课堂教学当中,怎么样才能够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充分的利用有限的时间尽最大的可能将会计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且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用到实践的工作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目前中职会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在中职会计的课堂教学当中,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方法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对学生感受的关注以及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这些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一些资质较好的学生可能还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对于一些资质一般的学生就很容易让他们难以理解相关知识,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在财会知识的教学当中,对于财经法规的知识点由于内容的理论性较强,因此采用的是传统且枯燥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让中职会计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降低。

2.未能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不可能将知识和自身的思想和思维生硬的灌输到学生的头脑当中,只能够靠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独立性,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往一个正确的方向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的掌握知识,从而将知识应用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当中。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的中职会计课堂教学的主体仍是教师,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比较少,这样就很难让学生完全掌握相关的知识。

3.新课改成效未能体现

在近几年,新课改给基础教育带来了不少的改变,但在中职专业的课改当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成效甚低。例如在课改中建议教师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方法,但在实际的实践过程当中,则过于形式,一些不需要探究的问题也要探究,有时候探究的问题也不能很好的切合主题,这样就导致了时间的大量浪费。而且需要进行探究的问题大多是教师提出的,没有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不大,从而降低课堂的效率和实效性。

三、提高中职会计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1.提高教学准备的有效性

中职会计课堂教学的主题是学生,因此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围绕着学生来进行,要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充分的了解,再在这个基础之上对学生的发展水平进行大致的判断,将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想、说和做。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不能单纯的灌输知识给学生,要对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如教材、学生和教辅材料等等,做到因人而异和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中职会计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得到有效的提高。而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就是课堂准备,在进行教学之前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掌握,明确教学的目的,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资质不同做出一定的调整,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需要学习的知识点。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中职会计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对于教学密度、速度、时间以及难度的掌控,直接会对教学效率的高低进行影响。因此,教学难度、密度以及速度的调整要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实际水平来进行,对时间进行把握。在教学当中,只有让学生真正的处于主体地位才能够让他们的学习变得真正的有效。如在学习会计核算的相关内容时,如果采用传统的枯燥的教学方式的话,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如果能够使用情景教学,对企业财务部分进行账务处理的实际操作进行模拟,让学生产生代入感,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够让他们更好的理解相关的知识,一举两得。

3.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中职会计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工作,要对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进行引导,通过引导让学生的学生走向一个正确的方向。每个学生的资质都会不同,因此学习方法也有一定差异,但是只要教师做好了引导工作,就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的顺利。如在对个人所得税的计算进行学习时,可以选择买彩票偶然所得税以及学生服务有关工资收入计算所得税作为例子,让学生分组对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引导的作用是将表达的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来自行判断、想象和创新,提高中职亏阿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缩小个体差异

在进行中职会计课堂教学的时候,面向的一定要是全体的学生,而不只是面向一部分资质和基础好的学生,否则的话只会让学生之间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大。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形成的,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都不同,长期以来必然会有一定的客观差异。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缩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班级和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在进行分组讨论的时候也要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考虑,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完成相应的人物,为小组取得的成绩贡献一把力,让一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也能够享受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的动力。这样就能够让所有的班级和学生都能够均衡的发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四、结言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中职会计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一定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也要做好课堂的准备工作,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让课堂的质量和效率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提升中职会计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春来.中职会计课堂有效性研究的评价标准[J].新课程,2012(9).

[2]周沈伟.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有效性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

[3]田自美.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探索[J].职教论坛,2007(6).

作者简介:董慧婧(1986-),女,山西省长治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校,山西省长治市,现在职称: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中职会计教学。

上一篇:黄石市下陆区转型期青少年公益事业发展模式浅... 下一篇:数学建模思想在“概率统计”教学中应用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