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链整合的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研究

时间:2022-07-22 10:45:36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研究

[摘 要] 文章针对广西蔗糖产业当前发展中面临的产业链协作程度低、产业链条不够完善等影响蔗糖产业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通过产业链中的主导企业引领产业链条有效整合来提升蔗糖产业的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推动蔗糖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 产业链整合;主导企业;蔗糖产业

[作者简介] 黄可人,广西科技大学(筹),馆员,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经济学,广西 柳州,545006;王华,中国人民银行来宾支行,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广西 来宾,546300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7-0057-0004

广西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我国乃至全球最适宜种植甘蔗的地区之一。“十一五”以来,广西蔗糖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2010年全区甘蔗种植面积达1567万亩,总产量688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产业总产值在600亿元左右。蔗糖产业在广西已发展成为带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支柱性特色产业,在推动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振兴广西经济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经过多年的发展,广西蔗糖产业仍处于“大而不强”的局面,与国内蔗糖主产区以及国际上主要的产糖国相比,在生产过程中吨糖消耗能源高、糖分回收率低,导致蔗糖生产成本较高。蔗糖产品仍以初级产品为主,产品品种单一且附加值低,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在国内外市场缺乏“产业话语权”。 在蔗糖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甘蔗优良品种选育与推广、甘蔗种植规模化与机械化、甘蔗的加工工艺、技术水平与能耗、蔗糖蔗渣、糖蜜等制糖副产品的有效利用等诸多环节制约因素。这些环节存在制约因素能否得到解决,将会影响广西蔗糖产业是否能从规模的“大”顺利向产业竞争能力的“强”转变。

综合考虑广西蔗糖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产业各环节存在的制约因素,目前可以从蔗糖产业各环节所形成的产业链入手,通过对产业链进行有效整合,协调各环节以突破蔗糖产业发展的制约条件,提升蔗糖产业链的经济效应进而提升蔗糖产业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推进广西蔗糖产业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发展壮大。

一、产业链的形成与整合模式

(一)分工与产业链形成

产业链作为产业的新型空间组织形式,是产业内相关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产业集聚过程中,基于产品的生产流程,处于上下游的企业之间,在长期的互动中结成的一种战略联盟。这种战略联盟强化了各环节的无形的链条关系,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从最初投入的矿产资源或原材料一直到生产出的最终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所包含的各个环节构成纵向的产业链条(郁义鸿,2005)。产业链条的各环节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联动,在技术、经济上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共同形成完整的有机整体。究其形成原因,不难看出产业链条的形成和延伸都跟分工不断深化紧密相关的。斯密(Adam Smith,1776)认为,企业内部分工是将原来由一个人承担的生产过程分离成不同的生产环节,交由不同的人承担,分工能够显著提升劳动生产效率,促进技术进步。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需求出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分工由企业内部分工向企业间分工演进,生产环节中的分工越来越细化和专业化,产品生产的中间环节大量涌现,从事某一生产环节的企业数量逐渐增加,分工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加强。企业在整个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中,更加专注于某一生产环节或片段,为了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它需要加强与其他生产环节的互动协作,也会面临来自同一生产环节上同类生产企业的竞争。在生产全程,企业间的关系表现为纵向的前后向企业间的分化、协作与横向的同类企业间的竞争关系,呈现出产业链链条式结构关系。可以看出,企业在产业链条的横、纵向的联系也随着分工的强化得以加强。

在分工的动态化进程中,产业链链条结构中的企业所承担的职能也会相应地出现动态化演变,企业的职能愈加专业化,集中在某一企业的职能会出现分离,产业链链条在纵向方向上不断延伸。分离出来的各个环节也会逐渐积聚大量同类企业,产业链链条横向方向的厚度不断拓展,产业链的链条结构随着分工的演进而改变。

(二)产业链整合模式

在产业内分工的基础上,呈现片段化的产业环节在供需关系、技术和资本流的联动下初步形成产业链条。分工的深化促进产业链动态化发展。但是产业链的分工会增加产业链条上各环节的协作难度和交易费用,使得各环节的联动效应减弱。在产业链链条的动态演进过程中,为了降低交易费用提升产业链各环节的经济效益,进而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优势,需要对产业链各环节进行相应的整合。产业链的整合一般是在产业链条上的主导企业的引导下完成,其最终目标在于提升产业链的整体运行效益、提升产业竞争优势。通过产业链条各环节的动态整合,各环节协调分工、降低交易成本、增强知识与资源的共享,最终获得规模递增的经济效益。在产业链整合过程中,有三方面的因素需要加以考虑。首先是产业链的纵向结构中上下游企业的关系以及横向结构同类企业的关系;其次是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之间的竞争及互动关系如何;最后是整条产业链的主导者主导职能的实现。基于这三方面因素,我们将产业链的整合划分为三种模式:产业链纵向整合模式、产业链横向整合模式以及产业链纵横向交错型整合模式。

产业链纵向整合模式中,主导企业对产业链条上下游环节进行优化调整。产业链条的主导企业通过控股或并购、契约控制等方式控制或影响产业链条纵向结构上的关键环节,获得协同运作的经济效果;或者主导企业专注于某些擅长的生产环节,将其他生产环节剥离出去,延伸产业链条。

产业链横向整合模式与纵向整合模式不同,它主要通过主导企业通过订立行业标准、共享技术资源等方式,对产业链条横向结构上处于同一环节的其他企业进行组织和协调,或者通过横向合并组建企业集团,提高产品市场集中度,获得市场垄断势力继而获得垄断利润。

产业链纵横向交错型整合模式则是融合了产业链横向和纵向结构上的混合型链条整合模式。这种整合模式同时对产业链条的上下游关系和横向环节上同类企业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整合,促进产业链条各环节共同行为,增强产业链整体的经济运行效率。

二、广西蔗糖产业链的结构特征

蔗糖产业作为广西的特色农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制糖企业的引领下,以产品、资本、技术为联系纽带,向蔗糖产品制糖加工环节的上游拓展和下游延伸,已初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蔗糖产业链的纵向结构融合了甘蔗育种、甘蔗种植、蔗糖加工和蔗糖及相关产品销售流通等环节(如图1)。产业链的横向结构则是由产业链上集聚在某一环节的同类主体所构成,如制糖环节和废料处理环节上集聚的同类加工企业构成制糖环节和废料处理环节的横向产业链结构(如图2),产业链横向结构更多是企业间形成的企业联盟与竞争关系。

在蔗糖产业链中,甘蔗育种和种植环节是产业链条的起始环节。育种环节承担着甘蔗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对糖料蔗产量的提高以及品质的提升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广西农业科学院在隆安、桂平、凭祥等地建立7个甘蔗区域育种站,各地甘蔗主产区也开始重视甘蔗新品种的选育,设立了一些甘蔗研究中心等蔗种选育机构,高糖、抗旱、耐寒的甘蔗优良品种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甘蔗种植环节目前还较为薄弱,甘蔗耕种和收割的机械化水平较低。由于土地耕作方式以及用肥不科学等原因,甘蔗种植成本每吨高达350元左右,远高于世界主要产糖国的甘蔗种植成本。制糖加工环节积聚了贵糖、南糖等31家制糖企业(集团)103家糖厂,拥有日榨能力在万吨以上的糖厂15家,产糖量超过10万吨以上的企业17家,制糖业从业人员达10多万人。加工生产产品以白砂糖和赤砂糖等初级产品为主,也生产精细糖、棉糖、多元糖、山梨醇、甘露醇、蔗糖酯等深加工附加值高的产品。废料加工环节主要对制糖加工环节中产生的蔗渣、废糖蜜、滤泥等蔗糖副产品进行再利用,蔗渣用来制浆造纸,配比木材生产纤维板,发电或生产有机生物肥、废糖蜜生产燃料乙醇、酵母、L-乳酸、食用白酒和化工等产品,滤泥综合利用提取蔗腊、生产生物菌肥和生物肥等产品。在蔗糖加工和废料处理环节集聚了大量的生产企业,各企业间或企业集团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大型企业集团对市场上其他中小企业的产品生产和产品销售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约束力。大型企业集团与中小企业间的关系既有产品生产和定价销售时的协调合谋,也包括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关系。销售环节是产品存储和售卖过程,通过销售环节,产品直接提供消费者消费或者作为中间产品投入其他产业产品的生产过程。

从蔗糖产业链的发展现状以及产业链结构特征来看,目前还存在影响整条产业链经济效益,制约蔗糖产业的发展壮大的一些因素,主要表现在:(1)产业链延伸不够,竞争力弱。产业链的制糖加工环节生产产品仍以初级产品为主,缺乏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的下游产品,而且产业链条发展到白砂糖等蔗糖产品的生产环节就终止了,缺乏下游环节的拓展开发,影响了蔗糖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2)蔗糖产业链的纵向环节间的有效协调不足,尤其是甘蔗种植环节与蔗糖加工环节。在甘蔗种植环节,目前甘蔗种植基本还是农户分散种植,种植规模小,没有形成集约化规模经营,无法实现规模经济,甘蔗产量难以满足制糖企业的原料需求。此外,尽管大部分制糖环节中的蔗糖加工企业与蔗农签订糖料蔗收购合同,实行“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但由于模式单一,当糖价走低时,糖厂不愿独自承受降价的风险,而减少原料蔗收购量;糖价上涨时,蔗农为获取更多利润而隐报产量,将原料蔗卖给出价更高的糖厂,糖厂与蔗农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市场供求出现较大波动时,一方遭受损失会使另一方受到牵连;(3)产业链制糖环节中制糖企业规模仍然偏小,未能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制糖环节集聚了31家制糖企业(集团)103家糖厂,但是年产超过百万吨分工专业化、经营集约化的企业集团数量少,对蔗糖产业链的引导力弱。制糖企业装备与国际同行相比存在相当差距,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制糖业升级步伐慢。

三、产业链整合视角的广西蔗糖产业发展路径

从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现状来看,蔗糖产业链条已初步形成,但是产业链条各环节间缺乏紧密的内在联系和协同效应,制约了蔗糖产业的发展。因此,对广西蔗糖产业来说,应通过对蔗糖产业链条各环节进行有效整合,强化产业链各环节的内在联系,有效增强产业链的整体经济效益和产业的竞争优势。

主导企业的存在是产业链整合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结合蔗糖产业链各环节特征,蔗糖加工和废料处理环节的大型企业集团是带动和引领整条产业链的整合过程的关键。蔗糖加工和废料处理环节目前存在贵糖集团、南糖集团、凤糖集团等31家制糖企业(集团)103家糖厂,但是大多数企业加工生产规模较小,缺乏年产百万吨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糖企业。因而在加工和废料处理环节打造主导性生产加工企业对蔗糖产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目前可通过对加工和废料处理环节进行横向产业链整合,通过企业的兼并重组或者战略联盟,组建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集团,通过企业集团发挥产业链整合的主导作用。在横向整合过程中,大型企业集团的形成,在增强企业资本规模和竞争实力的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引入先进生产技术进行技术创新,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以及更新生产装备,改进生产工艺,开发新产品。在兼并重组和构建企业联盟过程中对企业组织的组织结构再造和企业生产流程管理也会为企业集团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强化企业集团对产业链条上下游环节的影响力。

在蔗糖产业链制糖环节和废料处理环节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后,应该充分发挥企业集团的主导作用,对产业链上下游环节进行协调整合,加强各环节的联动关系,对产业链条进行延伸。在甘蔗育种环节和甘蔗种植环节,主导性企业集团可以通过资金扶持形式或“企业+科研机构+种植户”形式,共同推动甘蔗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工作。在甘蔗种植环节,通过企业与种植户契约化生产,整合闲散旱地等土地资源,改变蔗农粗放的种植和管理模式,积极优化种植区域,注重“甘蔗下田”和原料蔗基地的建设。与种植户签订购销合同,及时向签订购销合同的种植户收购甘蔗,按时全额兑付蔗款,引导和鼓励、带动农民发展甘蔗产业,发展连片种植示范基地,推广甘蔗机械化、规模化种植,不断提高甘蔗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为制糖企业提供充足的生产原料。

对于蔗糖产业链下游的废料处理环节,通过在企业集团内部投资立项或者投资设立新企业等形式推动蔗渣、废糖蜜、滤泥等加工废料的综合利用,在此基础上发展造纸、酒精、酵母、有机酸(味精、柠檬酸)、可降解餐饮具、糠醛、木糖、复合肥和活性饲料等下游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增加蔗糖产业总产值。销售环节目前仍是蔗糖产业链的薄弱环节,一直以来蔗糖加工企业对销售环节缺乏重视,专注于生产而忽略产品销售,对产品品牌开发投入不够,再加上产品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广西蔗糖产品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和产业话语权。因此,作为产业链主导的企业集团,在产业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整合资源投入,加快销售环节的建设,以产品销售促进产品的生产和品质提升。

总的来说,广西蔗糖产业在从产业规模“大”向产业竞争力“强”发展的过程中,应通过“产业链横向整合组建主导型企业集团——产业集团引领产业链纵向整合(协调或延伸)——增强产业竞争力”的路径,促进广西蔗糖产业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李心芹,李仕明,兰永.产业链结构类型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

[3]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1).

[4]刘贵富,赵英才.产业链:内涵、特性及其表现形式[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5).

[5]芮明杰,刘明宇.产业链整合理论述评[J].产业经济研究,2006,(3).

[6]杨蕙馨,纪玉俊,吕萍.产业链纵向关系与分工制度安排的选择及整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7,(9).

[7]芮明杰,李想.网络状产业链构造与运行:基于模块化分工和知识创新的研究[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8]黎元生.闽台农业分工深化与产业链整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上一篇:公共服务热线 百姓认知度低 下一篇:从自助服务到无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