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长效机制――以赛促教 以赛促学

时间:2022-07-22 10:16:27

与本次大赛同期举办的,还有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术技能作品展洽会,展示(演示)中、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技术技能作品,特别是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相关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企业产品(社会商品),并设有职教集团建设成果、特殊教育(职教)成果、农村职业教育成果、行业教育成果、社区教育、民族地区职教成果等7个专项展,开展合作开发、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的洽谈活动,以及作品有偿推介活动。而这个成果展正是大赛的“题眼”所在――比赛与名次都不是目的,而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让职业教育能够不断推陈出新,硕果累累。

如何实现这一点,正是大赛各方热烈探讨的核心问题,来自各方的建议提供了多角度的启发。

模具赛项的现场裁判长、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徐善状老师,曾在很多比赛中担任裁判长。他介绍说,从2008年大赛开始,他所在的学校就开始尝试把大赛竞赛题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对教学方式、教材进行改革,企业需要什么就教什么,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造、装配,反过来再验证自己的设计、加工是否正确、合理,和企业的生产程序一样。同时学校推进校企合作的态度更积极,特别是与亚洲最大的模具企业――富士康进行深入合作,目前学校毕业生有一半都进富士康工作,起薪能达到每月3000元。

来自云南的李老师是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赛项的指导教师,他说:“这个是选拔赛,不能惠及所有人,如果能够范围更广、时间更长,我觉得效果会更好一些。”

让大赛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实实在在的促进作用,也是企业的愿望。

神州数码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赛项的赞助企业,其教育事业部解决方案总监徐雪鹏在接受采访时建议,省赛、市赛、校赛都要积极开展起来;同时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这在大赛中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也很重要。

在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招聘会上,为了吸引获奖选手签约,一些企业甚至开出了比本科生还要高的起薪。但不少企业也表示,获奖选手的动手能力肯定没问题,但是非竞赛选手的动手能力则要差不少,希望职业院校在提升学生整体动手能力方面继续下工夫。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是大赛获奖选手招聘洽谈会的常客。这家在绵阳的高科技企业为了延揽人才,会组织学生到企业应聘,实地了解情况,由企业负担全部费用。他们的招聘模式很特殊,每年跟踪一二类大赛,只招聘获奖选手,最看重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他们也发现,获奖选手在这两方面和非竞赛选手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所以企业的招聘难度不小,非常希望大赛能推动更多学生的成长。

还有不少企业指出,加强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指导也是学校必须注意的问题。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胡经理此次带队来大赛招聘,提供了40个岗位,希望能多招揽一些优秀的毕业生,但最后收到20多份简历。一个原因是专业对口问题,另一个原因就是建筑施工行业需要在项目现场工作,环境比较艰苦。胡经理说,学校对学生还要加强职业指导,引导学生从基层做起,特别要注意与家庭联动,从新生进学校开始,学校就要和家庭有比较好的互动。她还建议,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因为现在是自媒体时代,孩子比较自我,不愿意主动去交流,那么以后的路就会越走越窄。

这个问题学校也已经有所意识。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学生就业形势非常红火,但学校就业工作的负责人徐树莱老师却也指出:“就业岗位多不见得就业形势好,岗位多,学生的挑选多了,这山望着那山高,这对学校就业工作也是个难题。”

在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术技能作品展洽会现场,还有几十家教学设备生产厂商参展,他们与学校教学工作的联系最为密切,主要从教学的角度对学校提出了中肯建议。

华中数控销售部部长李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他们接触学校的过程中,感觉到学校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最需要加强的部分是学校的师资力量。“其实硬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整体实力。教学模式要进行改革,怎么把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我们希望能和学校一起探讨。”天津三英数控市场推广部经理王帅的看法也与其不谋而合:“我们对学校的建议,是要从专业角度搞一体化教学,很多学校达不到这个水平,老师的教学能力还是不够。”

上一篇:网络时代成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浅析 下一篇:高精度薄壁铜套加工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