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对科技创新作用的探析

时间:2022-07-22 09:50:06

金融对科技创新作用的探析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技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贡献越来越大,而融资难是科技创新遇到的瓶颈,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部门,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支撑作用,在科技创新支持上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如果能够有效发挥金融的作用,将会促进科技创新的腾飞,但是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并不能有效发挥其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所以必须健全完善银行体系和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关键词】科技创新 金融支持 健全

一、引言

科技创新是实现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在21世纪,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阐述了我国未来15 年科技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成为科技强国奠定基础,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核心。然而科技创新活动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需要一个强大的外部支持体系来确保其顺利进行,在影响科技创新的众多因素中,金融无疑占据着重要位置,金融对科技创新具有促进、拉动和推动的作用。加快科技创新与金融的结合有利于缓解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引导创新向更贴近市场需求、更加注重效率的方向发展。然而我国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明显不尽人意,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优化科技资源配备、提高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和效率、减少投入资源的浪费。

二、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

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有重要作用,缺乏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就无法顺利开展,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补偿科技创新的成本和风险分担

科技创新是一项高成本活动,任何一项高新技术的产生都是以大量的人力资本、财力和时间投入为基础,配之精密的实验设备、优越的环境,它是各种昂贵要素的结晶,仅依靠企业自筹资金是难以完成的;同时,科技创新又是一项高风险活动,科技研发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收益,这必然要通过科技成果产业化来实现,在巨大研发投入后创造的产品如果在市场上没有被接受,企业就会立刻陷入破产境地。科技型企业与其他企业的不同在于它是从一个科技概念发展而来,且大多数处于中小企业阶段,资产多呈现“软”性,即固定资产少,缺乏贷款抵押物,资产中大部分是无形资产,以企业品牌和高精尖的人力资源为主,这些资产的价值难以量化,而且极易波动。当市场对企业的科技产品需求过旺时,产品价格上升,企业品牌提升,无形资产迅速增值,高质量人力资源不断流入;当企业的产品需求严重不足时,产品价格下跌,企业品牌崩溃,无形资产顷刻贬值,人力资源加速流出。科技型企业规模的中小型特点,科技创新的高成本与高风险性决定了其需要金融支持对其进行成本补偿与风险分担,而这种补偿与分担是一种正和博弈。科技创新主体在金融的支持下获得必要的发展资金,从而能把握住最佳的契机以发展壮大。众多科技型企业案例表明,对于处于种子期和创业期的企业,其发展时机如黄金般重要,一旦错过就不可能再拥有,而许多企业因为在这一时点上缺乏充足的外部资金来源而夭折,因此金融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同时,金融机构也能从投资科技企业中获得丰厚的回报,因为风险与收益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科技创业的高风险必然伴随着高收益,当企业进入成长期后,科技产品迅速普及,利润一般将成倍增长,只要金融机构掌握了高效的风险控制技术,就能在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中获得可观的投资收益。

(二)金融能够筛选科技创新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创新的社会,世界各国都把科技创新放到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我国也不例外。但许多科技创新并不能给社会带来改变也没有什么商业价值,而研发却耗费了巨大的资金,这是一种严重的浪费。金融却能有效地筛选科技创新,因为金融资本是追求利润的,无效的科技创新往往得不到金融资本的支持,只有具有商业价值的科技创新才能引起金融资本的兴趣。因此客观上,金融能够筛选科技创新,使社会资本得到有效地利用,避免资源浪费。

(三)金融可以有效监督科技创新的信息

科技创新涉及到不同的主体,各个主体之间往往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如在科技创新项目的确定、创业团队的组建、融资方式选择等过程,信息的不对称极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金融体系由于自身在获取投资项目的信息和监督企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如金融市场通过资产价格等信号引导资金投向技术创新项目,因此金融体系能够有效解决科技创新过程中投融资等问题的信息障碍,能够有效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

三、金融与科技融合作用的机制

(一)资本形成机制

资本形成始终是科技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健全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金融体系能够更加有效地动员社会储蓄向科技企业投资。银行机构能够将闲散的社会资金聚集起来,以贷款的方式向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在资本市场中,金融机构可以通过金融契约将科技企业大额资产分割为份额较小的股权,缓解了科技企业创新对大额、长期性资本的需要与投资者规避流动性风险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科技企业从社会筹集资本金。

(二)风险分担机制

科技企业的无形资产比重高,这些资产专用性强、流动性较低,金融体系通过金融契约安排能够提高科技企业资产的流动性。银行贷款能够帮助科技企业跨期安排营运资金,弥补企业发展的资金缺口,降低经营风险。资本市场能够为科技企业投资者提供变现股份的场所,提供不同种类的金融风险产品,帮助投资者通过资产组合分散和化解创新项目的非系统性风险。

(三)信息披露机制

由于科技创新项目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单个投资者往往缺乏搜集和处理与创新项目相关信息的时间、精力和能力,难以承担评估创新主体或项目的高昂成本,这就造成了创新项目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资本难以投向最有价值的创新项目。金融机构通过发挥专业化优势,更加容易获取创新主体或项目的“硬”信息和“软”信息,能够向投资者提供和信息,帮助投资者评估企业价值。

四、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渠道问题

企业科技创新融资渠道相对单一。政府主导的科技金融无疑对企业科技创新有重要作用,但是规模上与企业对科技创新需求相差极大,政府也不能充当企业科技贷款的担保人,不符合市场规律。对于广大中小企业而言,风险投资应该成为科技创新经费的重要来源,但我国的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上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很多科技企业的融资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无法满足其实际融资需求。

(二)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

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包括产权交易市场、会计师事务所、风险投资评估机构等。目前科技创新服务的中介机构发展相对滞后,不但数量少,而且种类不齐全,尤其是与融资密切相关的标准认证机构、知识产权估值机构、科技项目评估机构等科技中介相当缺乏。缺少行业龙头机构,资源无法有效整合与配置,中介机构独立性不强。

(三)资本市场支持不到位

目前,基本以沪深两家证券交易所为主,其它资本市场规模小、功能不健全,不能形成顺畅的“上升通道”与“下降通道”,发挥“优胜劣汰”的作用。我国资本市场以股票市场为主,品种单一,其他支持创新型企业的品种很少。

五、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对策

(一)建立中小企业科技银行

纵观国内外历史和现状,许多科技创新是中小企业发明创造的,而金融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明显不足,中小企业往往得不到普通金融资本的青睐。因此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初期往需要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传统的商业金融对信用低下、风险较大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并没有兴趣,因此国家应该建立中小企业科技银行。中小企业科技银行在性质是政策性银行,在地位上是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相同的全国性银行。中小企业科技银行的资金来源除国家出资和金融债券外,还应该允许其吸纳中小科技企业的资金,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现有三大政策性银行的困境。当然具体的操作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总之,中小企业科技银行将能够极大地促进中小科技企业的科技创新,从而有利于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实现。

(二)建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

鼓励各地建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民间聚集了巨大的资金量。建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可以一举两得,一方面解决民间资金的出路问题,满足其增值保值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满足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目前扬州、天津、南京等地已经纷纷建立了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建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的步伐还要进一步加快,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建立完善的政策性担保体系

进行科技创新的中小企业往往信用低下,其在创立初期,往往是亏损的。这样的信用是无法得到传统金融支持的。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完善的政策性担保体系可以帮助商业银行等商业性资本进入科技创新。政府应积极参与其中,并鼓励社会资金参加,积极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同时还应该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制约政府的行为。完善的政策性担保体系将有效低降低商业性资本的风险,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

(四)完善科技创新和金融结合的相关制度

目前,我国对于金融市场的限制条约较多,对于金融市场的干预较多,金融市场并不能完全发挥其市场自动调节功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于金融市场中各色机构业务,金融工具等都有诸多限制,这些都阻碍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金融和科技创新的完美结合。完善科技创新和金融结合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首先需要放宽对于金融市场的管制,给予金融市场一个自主调节机制发挥功效的机会和平台,让市场活跃起来。其次,应当鼓励金融市场的科技创新。比如,对于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比较优惠的贷款或者优惠政策等,大力促进科技的创新活动,推动金融市场的繁荣。最后,应当建立一个信息和信用平台,避免信息不对等带来的决策错误,同时,强化信用担保机构,补充市场中中小科技企业的信用度,降低交易成本。

(五)发达的资本市场

发达国家往往具有发达的资本市场为科技创新提供融资渠道和资本退出渠道。例如美国的股票市场既有全国性的市场,又有数目众多的地方性的市场,这极大地降低了科技企业;同时美国还专门建立了纳斯达克市场为高科技企业融资提供方便。发达的资本市场为也风险投资的退出提供了重要的渠道,同时美国还具有发达的债券市场。

(六)结合科技企业实际情况,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在金融市场进行科技创新,构建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丰富金融市场的组成元素。国家应该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对于中小型科技企业更应该大力扶持。构建一套科技部门和证券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帮助符合规定的科技创新企业的上市。同时,对于此类企业之间的再次融资以及市场化的并购重组都给予支持和一定优惠扶助政策。和国外发达的金融市场相比较,我国的金融市场发育尚不完善,发展也避开了大开大阖的路子,而是小步跑,这其中诚然有国家政策管理严格,政府部门干预较多的因素在内,但是也有金融市场自身体系单一,中小型科技企业势单力薄,经不起风浪吹打。所以,对于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的帮扶,同时也是在加快多层次、多元化金融体系的构建速度。只有不断地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严格交易市场的制度和监督,降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不论是上市公司或者非上市公司,都应该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科技创新与金融互融,互动,更新金融工具,完善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机制,并且简化发行流程。

六、结束语

积极拓宽科技创新融资渠道,建立健全相关融资保障机制可以有效发挥金融机构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同时,在进行投融资平台建设时,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其经济职能,及时推出相关优惠政策,并坚持以科技金融的手段优化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引导、辅导和督导作用,引导科技银行,科技保险,创业风险投资等金融机构参与科技创新,更好地利用金融资源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国进,可钦锋.金融支持科技进步的作用机制研究[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2.

[2]魏东兴.金融促进科技创新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2012.

上一篇:低空开放对通用航空发展的影响 下一篇:让科学与生活结伴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