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从业人员的观念创新

时间:2022-07-22 08:59:25

基于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从业人员的观念创新

摘要:会计观念是一种社会意识,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观念及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在此环境下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观念,提出一些创新思路。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人员;观念创新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发展,总是以思想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为先导的。任何物质生产和生活的内容及其方式的进步,总是伴随着人的思想和观念的进步。有资料表明:当前,人类社会正在迈进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以知识的生产和人的智力的充分发挥为支撑,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基础,通过持续、全面的创新,最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主流。人类社会的这一重大发展,同样影响着会计这一古老而重要的职业。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必须抛弃一些陈腐而不合时宜的观念,运用全新的思维,创造出一系列知识经济时代全新的会计观念。

一、知识经济的涵义及特征

(一)涵义

知识经济是知识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知识产业成为龙头产业的经济形态。只有运用对称的、五度空间的、复杂系统论的方法的对称经济学才有可能真正揭示知识经济的本质、结构、意义和功能,才能科学定位作为新的经济形态的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才有可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概念。科学定位的作为新的经济形态的知识经济,确实改变了经济规律。

(二)特征

1.资源利用智力化

知识经济是以人才和知识等智力资源为资源配置第一要素的经济,通过智力资源去开发富有的、尚待利用的自然资源。

2.资产投入无形化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信息等智力成果为基础构成的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无形资产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资本。

3.知识利用产业化

知识形成产业化经济,即所谓技术创造了新经济。

4.高科技产业支柱化

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并不意味着传统产业彻底消失。

5.经济发展可持续化

知识经济重视经济发展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采取的是可持续化的、从长远观点有利于人类的发展战略。

6.世界经济全球化

知识经济环境下处于全球竞争之中,全球化趋势会更加明显。

7.企业发展虚拟化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主要是靠关键技术、品牌和销售渠道,通过许可、转让方式。

二、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从业人员观念及能力要求

(一)全球化观念

经济全球化使得会计用户全球化,企业或其他组织的会计人员应该具有全球观念,要站在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不应该只熟悉本国本地的有关会计原则、准则、制度等,还应该具有对全球发展的洞察力,有在全世界收集会计数据、会计资料的能力,能够将遍布全球的数据库合理、适当地占为己有,为我所用,要具有能够与世界各地建立起亲密关系的联系能力。

(二)对新技术的敏感性

会计从业人员应对新技术具有一种职业性的敏感,应当能经常性地关注新技术的发展,了解新技术的发展趋势,能经常考虑新技术的运用将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怎样的变化,如何将新技术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解决现实的会计难题。

(三)职业判断能力

在国际上尤其是发达国家,对会计事项一般只确定原则,指出一般情况下的处理方法,例外处理方法及允许选用方法等,具体会计核算要靠会计人员根据企业和业务特点来进行职业判断,作出合理、准确的会计处理。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应自觉培养职业判断能力,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

(四)逻辑分析能力

知识经济下的企业,计算机的运用比较普遍,算盘与计算机的运算能力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这就需要会计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要求其掌握经济分析、经济决策、实证校验等各种技术方法。

(五)数学和数理统计基础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会计人员将更经常地运用实证方法对本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进行实证校验,更经常地对吸收的、经过验证的、外来的数学模型进行修正,以适应企业决策和预测的需要。由于计算机的精确计算为以大量数据计算为特征的实证方法提供了方便,所以会计人员需要较扎实的数学和数理统计学基础,以将较多注意力集中在数学模型的建立和修正上。

(六)团队协作精神

对网络环境下企业的工作流程进行再造,尤其是企业普遍采用局域网技术,以及信息交流更广泛,人们开始共享其他各种企业资源,作为一个群体更有效地共同工作。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组织将进行重组,传统的金字塔式的企业组织机构将被工作团队式以高效率工作小组为基础的管理结构所代替,计算机辅助协同工作将成为企业主要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个人和群体的结合将更加紧密,每个成员的工作都可能对企业的整体利益发生重大影响。

(七)自我学习能力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会计从业人员要能够圆满完成自己的工作,必须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信息经济时代是知识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要使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最好的方法是提高从业人员自学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使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不断得到及时更新。

三、会计从业人员的观念创新

(一)面向未来的时空观念

会计是一门实效性很强的应用科学,随着人们时空观的变化,必须相应地将会计的时空观由回顾型转向展望型,通过对现在的认知,为更好地把握未来服务。第一,要彻底抛弃以过去为重心的理论体系和观念:建立面向未来的会计观念和理论体系。第二,构建一种紧跟时尚的、面向未来的会计组织结构体系及方法体系,便于会计系统与周围环境紧密地融为一体。第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时空观造成极大影响。它不仅缩短了世界的空间距离,而且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的感受。这种感受使得人们难以忍受以定期结算为基础的传统财务报告所带来的会计信息时滞。第四,利用网络世界的时空优势,构建网络会计体系,实现会计的实时动态处理、在线管理及远程控制等,使会计实现第二次飞跃。

(二)动态时点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要树立动态的会计观,充分认识并接受动态变化中的风险因素,深刻领会风险与机会并存的客观事实,建立新的风险观念,从动态角度对会计环境及会计要素项目进行评判,建立与之相应的会计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实施时点为基础的动态实时会计系统。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采用实时管理、在线管理和远程控制,其反映速度快,时效性强。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也应该与此保持一致。传统同的会计分期核算,不论分期分得多细,都不可能完全解决及时性问题。

建立实时报告系统是对动态时点观的有力支持。根据定期报告系统得到的会计信息:一是可能因时滞而贬值失效;二是缺乏完整性,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做正确的决策。因此,建立以时点为基础的实时报告系统,是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世界的必须选择:否则,会计职业将炭炭可危。

IT技术的发展,已经为建立动态实时报告系统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采用时点观念的最大矛盾是损益计算,而传统会计下的损益计算,并不能真正反映损益的实质。人们从对通货膨胀会计的研究中得到了宝贵的经验,发现损益的真实意义在于财富的增减,而财富的增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是可以用时点数及动态延续中的前后比较来反映的。所以建立动态实时报告系统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三)积极的风险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高风险的时代,风险伴随着人类的一切活动,它无处不有、无处不在。面对日益增加的风险,忽视或逃避都不是办法,应该通过积极的风险管理,有效预测和控制风险。会计面对这个多变、易变的环境,想要以不变应万变是根本不可能的。传统的会计希望世界是黑白明的,没有灰色区域,要么百分之百地承认,要么百分之百地否认,而不想部分确认。传统会计用建立在种种假设而非现实环境中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信息处理,提供的只能是严重失实的无用的信息,这种逃避风险的做法,实际上带来的是更大的风险――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日趋低下,最终导致会计职能面临整体消亡的危险。

(四)网络系统观念

知识经济是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基础的,因此知识经济时代即网络时代。网络不仅仅是信息交流方式,而且是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由此可见,网络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存在形式。而以网络系统理论及实多为基础的会计系统,必须以用户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根据用户的需要提供及时、灵活的多样化信息。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系统设计、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体系的构建,都必须以网络系统观念为基础,做到会计系统结构网络化、会计理论网络化、会计方法网络化、会计信息网络化,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会计观念、理论及方法体系的变革,必须纳入整个社会经济体系变革中去。因为单靠会计界自身的力量是无法完成这一变革的,必须积极纳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而这本身也就是一种网络化的观念。

(五)回归财富重心观念

在传统会计中用资产概念作为财富的代表,使得财富的会计计量有了可靠的基础,但却由于人们习惯于将资产和财产等同,又极大地限制了它所代表的实际范围,并造成了变化的障碍。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的发展必须强调会计资产向财富回归,扩大会计资产的范围,将一切具有目前价值并可能带来或控制未来利益的资源尽可能纳入会计计量的范畴,实现会计资产与财富概念的一体化,从而使会计信息其有一般的经济意义及决策意义,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到损益的实质是财宫的增减。采用一体化的资产与损益观念,将损益计量与资产价值的变化有机融为一体,才能更贴近损益的实质,才能更加其实和全面地反映损益。

(六)绿色会计观念

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经济要发展:二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绿色会计(环境会计)正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并建立起来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和传统会计理论撞击便形成了绿色会计,绿色会计的目的是要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它所要做的是把环境看成是有价值并能被计量的经济资源;同时资产化为环境资产,即这种资产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提高社会效益,维护生态效益。绿色会计观念要求把眼界由单一的会计主体扩大到会计主体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都纳入会计核算之中,以便衡量和揭示会计主体的活动是否给社会、环境带来经济影响,而不能仅从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出发进行项目决策,即从空间上要把会计主体放到其周围环境中考虑,使项目能兼顾企业经济效益和国家的长远社会效益,从时间上要防止透支未来,滥用自然资源。

(七)创新观念

创新一词最早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是指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这种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引入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因而,引入新产品、新工艺是熊彼特创新的主要内容。技术创新在学术界使用多年以后,“创新”一词具有了特定含义。创新主要是指某些领域、行业的改革或转变。会计创新包含于这一范畴之内。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整个时代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它渗透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和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创新是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因此,会计领域也必须具备创新的观念。笔者认为会计创新有结构体系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总体具有以下特征。

1.兼容性

资产计价以现值作为基本的计量基础,却不要求绝对的计价标准选择,即不要求在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等计价基础之间作出唯一性选择,也不绝对地排斥历史成本计价。

2.发展性

既要有发展的眼光,强调未来,但却不赞同把全部重点放在未来,充分反映现在,适当地揭示未来,才是较为适当的会计时空观。

3.一体化

知识经济条件下,网络经济的发展,网际空间关系的改变,世界性的网际经济投资与交流,便利的企业兼并与重组,国家间广泛的经济融合与渗透,将世界一体化的趋势在一个全新的层次上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发展的风险也急剧增加。会计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系统和监控系统,肩负着重要的风险揭示责任。因此,会计系统的构建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从微观与宏观共同的需要出发进行总体设计,实现会计系统的内外一体化、国际一体化。而对于传统会计中的各个分支,则可在网络化过程中通过会计理论、会计结构和方法的重构融为一体,以信息集成的形式体现不同的目的要求。

4.网络化

知识经济时代,网络不仅是一种信息交流方式,更是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基本的存在方式,正所谓无“网”而不在。

5.动态化

以动态的形式反映动态的发展变化,才是真正客观地反映世界变化的事实,真正与网络系统特点相适应,做到动态实时控制与现时的信息交流。

6.自由化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将更多地采用一种自由式结构。它意味着灵活多样化的需求与处理,与传统会计相比有着更多的自由气息。表现在信息系统的组织构建与信息处理方面,是与内部经营管理及业务特点更加密切地结合,采用灵活多样的信息集成;对外则是性化决策及便利的信息交流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上一篇:论水稻高产关键技术 下一篇:农用机械发动机出现异响原因与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