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教师介入

时间:2022-07-22 08:07:28

浅谈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教师介入

(河北省武安市第五中学 河北 武安 056300)

【摘要】写作教学中的教师介入是指教师在写作过程中教师明确的解释与示范,以及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给予及时的帮助。

【关键词】英语;写作;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5-0189-02

谈起写作教学,初中英语教师们往往深感头疼。许多教师因为对写作教学方法策略缺乏系统、深入的思考而往往先于学生产生对写作的厌倦心理。在传统教学中,他们已习惯了“讲解课文加分析语法”这一教学套路,面对“突然”出现的日益增长的写作教学需求,常会感到无所适从。本文将就如何通过写作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介入来提升教学成效作简要的陈述。

1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写作课上,通常由教师命题,然后要求学生围绕命题进行写作,之后是教师批改作文,讲评作文。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以下两大问题:

1.1 对写作过程缺乏指导,只重视成品的质量。 写作是笔头训练的一种主要形式,它是一种训练学生用英语进行连贯表达的笔头语言交际活动,《英语课程标准》明确了写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表述与表达事实、观点、情感、想象力,交流信息,培养规范的写作习惯。”主要是测试学生书面运用的能力。传统写作教学中存在着“重成品轻过程”的偏差。这种偏差在教学中表现为教师将注意力过多地集中于学生的文章,并将主要精力用于批改、评判,对内容是否切题、用语是否妥贴、语法及单词拼写是否正确等等;而往往忽略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当然更谈不上去帮助学生培养规范的写作习惯了。其后果是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而东拼西凑,草草了事,这样整出来的文章毫无质量和新意可言。

1.2 师生普遍重视程度不够。由于长期以来对写作教学缺乏应有的重视,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着“虎头蛇尾”现象,绝大多数课时都被用于讲授语言点、语法等内容,极少进行实际意义上的写作指导。比如说译林版牛津英语初中部分每个单元都专门设立了Main Task,意图进行专项写作练习,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把重点放在了对例文的讲解上,而写作则常常是在要下课时被一带而过,并布置为课后作业,但很少有学生在课后认真地按要求去完成。

2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教师介入

写作教学中的教师介入是指教师在写作过程中教师明确的解释与示

范,以及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给予及时的帮助。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上,而不仅仅着眼于最终的写作成品。在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支持性的写作氛围的同时,教师通过多样化的写作活动,在写作的不同阶段指导学生练习写作,让他们在反复的写作与修改中开拓思路、完善文章内容。教师的指导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直至最后成文。下面我以江苏牛津为例,谈谈我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2.1 准备阶段:准备阶段包括范文学习,小组讨论和提纲撰写。

每个单元中设置的Main Task都是写作练习,但在这之前作了很多的铺垫,针对话题提供了相当多的信息,同时又给出用学生口吻完成的范文,教师可通过对范文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写作此类文章的要素。

小组讨论通常围绕本单元指定话题进行。小组人数以3-4个为宜,不宜过多。同时在分组时要注意学生英语能力的强弱。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根据本单元所学内容,积极回忆有关信息,并把每个有效想法都记录下来。学生可以不停地思索、不停地写。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还可以在全班进行。教师可在教室巡视,解答学生可能会碰到的疑问。

在讨论完成之后,学生列出写作提纲或完成设计框架。在这一阶段,教师作为指导者,参与并监控整个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地、创造性地思考,在完善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可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一任务。

2.2 起草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将构思的结果以完成的提纲为基础草拟成稿。初稿本身是一个构思过程,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写初稿时尽量放开去写,有些学生可能因过于顾及表达的外在形式及追求语言的准确性,不能完全放开思路,教师应帮助其减轻负担,轻装上阵。这一阶段是写作的主要阶段,教师要精心观察学生的写作活动,随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现场指导。

在学生完成初稿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同伴之间的讨论和修改,对将初稿发展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成品”这一过程,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在这一阶段,学生首先应把讨论的重点放在内容上,例如,段落中心大意是否明确?结束语是否起到总结文章要点的作用?还有语法、拼写错误、大小写、标点符号等是否有问题?教师的作用则在于牵引学生并提供适时的、必要的帮助。

2.3 修改阶段:通过小组讨论,根据其他小组成员提出的意见,每位学生对第一稿的内容加以修改。小组讨论——作者修改这一过程可以反复进行二到三次,这样,文章的内容渐渐丰富、完善。教师应鼓励学生反复修改作文。修改是促使学生对教师的评改作出反应的一个有效手段,而修改本身就是提高作文质量的一个有效环节。修改后的文章不仅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自信心因此大大增强;而且在作文修改过程中,学生自身的语言知识得以巩固,写作技巧随之增强。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改应该作为一个中间环节,而不是终结环节,且应置于学生写作的全过程中。教师应参与学生的写作过程,及时向学生提供指导性的反馈,而不应把学生的初稿当作最后定稿而作出一次性评断。

总之,英文写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书面体现,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训练过程。教师只有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介入来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寻求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学生的写作内容才会更真实生动、更富于意义、更具有说服力。

上一篇:浅谈英语课改中的英语教学与素质培养 下一篇:浅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