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整合

时间:2022-07-22 06:13:13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整合

摘 要: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Internet)等。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整合,即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时,可以体现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培养合作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极为宝贵的,从而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物理教学 教学拓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学中运用网络技术已成为教改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物理教学水平的重要条件之一。信息技术中的网络教学作为一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手段,为教育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模式、方法和媒体。网络教学使物理教学效果显著增强。它可以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枯燥的理论生动化,静态的事物动态化,微小的细节扩大化,复杂的演示简单化。

教学内容的变化。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过去静态的、二维的教材转变为由声音、文字、图像构成的动态的、三维甚至四维教材。网络教学的运用,又将教学内容从书本扩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丰富和扩展了书本的知识,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可以学得更多、更快、更好。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传统的教学内容都是由教师依据教学大纲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依照课本内容跟着教师走,学生自己想象的空间非常少。这其中的原因是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去完成教学任务;而现在课本内容编入了许多新知识,更接近生活化,给学生的想象的空间更多了、更大了,拓展了学生学习知识的领域,通过网络技术使学生可以获得看的见、听的见、摸得着的信息。

创设和谐、幽默的教学情境,一个新颖别致的开头将是成功的一半。如诗如画的导语可以使学生尽快的入情入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悟性、灵感、想象力、创造力。

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在协作学习中,教师既要考虑如何传授知识,又要指导协作小组借助于网络对学习问题进行合作、探讨,甚至竞争、辩论等。协作学习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探索精神、合作精神非常重要。协作学习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供学习者查阅。教师可以事先将学生可能用到的信息资源放到网络的资源中心。协作学习的学习者在协作学习过程中根据知识掌握的需要,直接从网络资源库中查询所需的信息资源。

自主性学习的培养。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有接收的余地而无选择的余地。但学生由于在智力、性格、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基础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学习上表现为不同的需求。传统教学是以“平均学习水平”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采用教学方法、选择学习材料、确定教学进度的依据,从而更加造成学习的差异。这种教学是学生按照教师所规定的内容和方法去学习,而不是依照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去学习。而在网络教学中,在教学的过程中,在时间上、内容上、空间上,在学习方法上,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到以学生为中心,这也是学习者的普遍要求。由于网络本身的便捷性、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多样性以及丰富、形象的信息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种选择,使学习过程变得丰富多彩,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大大提高。在这种自主性很强的学习中,网络自然地成为学生学习的中心内容,成为获得知识、研究问题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第一个任务是通过各种途经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而因人施教。第二个任务是指导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并形成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说,在当今信息丰富的时代里,教师已经不是知识之源,各种网络信息成为当代知识的主要源泉。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负有特殊的使命。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所有杰出人物的共同特征,也是国民素质的一个关键要素。网络教学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网络技术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

当前许多学校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技术开发不足,对各种教学信息、教学内容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没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极不便于检索、阅读,同时也直接影响了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的不均衡导致各地差距加大。信息技术教学多注重形式,少注重内容。信息技术的运用多见于公开课、示范课,基本上属于评比示范的表演范畴,一节课要多人几周甚至几个月的精心准备,效果一般较好,但无法推广,实用性差。同时,网络教学中教师的讲解演示很多,教师的中心地位没有改变,学生的主动性、自由度不够,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 急需加强网络道德规范。学校中对于教师、学生,特别是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没有成熟的可操作性强的措施。主要问题是学生在网上无拘无束(包括网上的操作、信息的内容、发表的言论、交友等)和网络虚拟的环境所形成的道德异化与学校的德育目标的差距的矛盾。学生的日常行为规则等都没有网络道德方面内容,而网络道德的规范是比网络教学更紧迫的,它关系到每一个学生、家庭和学校的大问题。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并与物理学科整合已是现代化教学方式之一,它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要全面掌握各种常用教育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功能和作用,以及运用它们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技巧,充分增加教育教学的直观性、科学性和高效性,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能够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并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当前教学手段改革的需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是我们相信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验的深入进行,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必将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的教学模式必将改变,必将推动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进程。

上一篇:浅析家长素质及教育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下一篇: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