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时间:2022-07-22 05:17:51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摘 要:生物是高中课程设置中的重要科目,也是学生公认的难学科目之一。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存在障碍,具体表现为课堂学习效率低下,知识吸收性不高。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从课堂教学入手,切实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278-01

生物,顾名思义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生命物质的学科,从动植物的起源到基因组成的研究,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到地球上所生存的生命体的奥秘和本质,所以,生物是一门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我国从初中阶段开始正式将生物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来设置,并且随着学生年龄和智力的不断提高,知识的范围和难度也不断地增加,所以高中阶段,生物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在专业性和难度性上都上升了不止一个台阶。因此,“难”成了高中生物这门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标签。我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学习效率低、知识吸收效果差等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给予各方面的帮助和引导,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投入和产出的效果平衡。

在我看来,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知识传承的主要渠道,尤其是对于生物这样一门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来说,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因此,本文中,我讲主要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师生关系等三个方面,具体探究一下如何做好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工作,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生物水平。

一、理论课堂教学

对于教学活动来说,现阶段理论教学依旧占据着我国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尤其是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众多,有限的学习时间内,需要掌握的知识量增多。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理论为主导的授课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知识的传输效率,节省教学时间。但是现行素质教育教学要求,学校教育不能仅仅注重知识教学的传授,更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学生的学科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实际创新教学模式,从而促进课堂理论教学的灵活化和能动性。

1、知识教学主次分明。首先,对于教师来说,每一节课都需要事先准备教案,那么在教案准备过程中教师就要将每节课所要讲解的知识进行分类和整理。高中生物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更加系统、具有结构性,不同章节的知识内容环环相扣但又相对独立,因此我们在准备教案时,要结合班级整体学生以往的知识学习情况,评估出重难点知识所在,然后根据重难点知识进行例题的设置和教学时间的安排。

其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观察学生,并且根据学生的听课反应调整教学步骤和教学重难点。在书写教案时,教师虽然尽可能的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但是身份差异性会导致教师在一些问题上的判断存在偏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听课反馈来纠正这些“预知偏差”。如一些被教师列为普通知识点的内容,多数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如果出现迷茫、皱眉等表情反应,或者互动积极性不高,那么此部分知识学生认为很难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如果教师能随时观察学生,就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询问,然后适当调整过教学步骤,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完善。

2、教学时间合理分配。一方面,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知识的重要程度进行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对于重难点知识可以设置两到三个例题,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知识内容,而对于记忆性的知识内容,则可以一带而过,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要严格把控课堂教学时间,对于高中生来说每节生物课教师讲课的最长时间尽量不超过25分钟,从而保证学生听课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3、互动性教学。对于生物这样一门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来说,大部分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容易产生消极心理,进而影响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语言来不断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利用问题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一方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随机的抛出几个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始终固定在知识的讲解过程中,不断给予学生提醒。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准备教案的过程中根据所要讲解的知识内容,事先准备几个问题,在知识讲解的合适时机内提出来,和学生进行讨论。这样也可以带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问题的思考。

二、实验课堂

生物是一门典型的自然学科,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实验是学生学习生物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而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在我看来,要想高质量地完成生物实验教学,教师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我看来,对于高中生来说,做实验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帮助学生巩固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因为,理论教学教授的都是间接性经验,是他人通过实验得到的结果。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容易因缺乏实际操作而导致知识消化吸收障碍,因此,在实验课堂上教师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按照正确步骤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有目的性的复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理论知识,让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做到“温故而知新”,将所学知识掌握牢固。

2、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验课堂上,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然后得出实验结果。不同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实验教学过程中,除了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方式外,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较小。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一方面,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教师可以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进行绕场监督,对于学生出错的地方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指导。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检查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成果,发现学生生物知识学习中的不足之处,然后在下次的生物课堂上进行复习和巩固。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生物中所涉及的实验内容较为复杂,所以,一般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验操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干预减少,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多,在交流过程中,思维的碰撞容易催生出智慧的火花,并且小组成员在实验过程中会为了共同的目标而互帮互助,实现“以优带劣”,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还能够帮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发现生物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关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几点经验。对于生物教学来说,方法是不固定的,只有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接受素质教育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引导,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才能达到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上一篇:为孩子建水上学校的当代“诺亚” 下一篇:在生命的尽头,我们与爱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