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物流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及策略

时间:2022-07-22 05:16:42

汽车物流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及策略

[摘要]在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如何让汽车物流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克服自身劣势,实现社会经济和汽车物流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SWOT方法分析了我国汽车物流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劣势、挑战与机遇,提出了汽车物流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汽车物流;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4-0008-03

随着汽车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物流需求和供给稳步增长,然而,汽车物流正对生态环境产生越来越严重的影响,汽车物流活动的频繁,会增加燃油消耗、加重空气污染和废弃物污染、浪费资源、引起城市交通堵塞等,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数据显示,我国2011年民用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亿辆,汽车报废量超过400万辆,预计2020年报废量将超过1400万辆。近年我国报废汽车每年实际回收量仅为汽车保有量的0.5%~1%,远低于发达国家5%~7%的水平。随着汽车报废数量增长,由此带来的环境资源问题日益严峻。在汽车报废后,如果不能及时拆解和回收,汽车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如铅、汞、镉等将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报废汽车在回收拆解、材料分离和再利用等环节,由于缺少相关的规范监管和引导,也使得报废汽车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同时,汽车生产要消耗大量的矿产资源,尽管中国矿产资源品种齐全,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排名第53位。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些用量大的支柱性重要矿产,如铁、铜、铝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条件较差。在汽车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其生产过程要消耗大量的钢材、有色金属、塑料和玻璃等资源。我国预计到2015年汽车产量可达3000万辆左右,粗略计算大约消耗9000万吨的原材料、生铁300万吨、钢材7200万吨、有色金属405万吨、 塑料990万吨。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的状况严重影响到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我国汽车物流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但也有先天的不足,面临很多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遭遇一些威胁与挑战。

1汽车物流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1.1优势(Strength)

1.1.1汽车物流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汽车产销是汽车物流行业的服务主体,其市场规模及变化情况直接影响着汽车物流行业的发展变化。据相关统计,我国2012年汽车生产达1927.18万辆,同比增长4.63%;销售汽车1930.64万辆,同比增长4.33%;全年海关进口汽车109.1万辆,同比仅增长8.8%;出口继续保持上年良好发展态势,出口量首次超过百万,达到105.61万辆,同比增长29.70%。全国二手车累计交易量达480万辆,同比增长11.5%;报废汽车的更新量估计已达200万辆,较上年增长30%,已经呈现高速增长的势头。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为汽车物流创造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1.1.2汽车物流全球物流跨进供应链时代

汽车物流服务是一个朝阳产业,在今后的3~5年内,在中国乃至亚洲的汽车物流业的需求还将呈稳定、持续增长趋势。跨国公司会将更多的业务转向中国并通过外包汽车物流来降低供应链成本。

1.2劣势(Weakness)

1.2.1信息集成化程度低,影响汽车物流效率

在信息数据处理方面,由于信息系统的不完善,库存管理成本升高。目前很多汽车生产厂的库房仍然采用人工信息管理的方式,不仅需要较高的人工成本,而且信息的实时性差、供应链流程长。在销售预测、生产计划、采购计划、物料筹措、物流跟踪、仓库管理等方面的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准确率低。

1.2.2不完善的汽车物流行业标准,制约汽车物流的发展

汽车物流零部件的品种多,尺寸及其他物理特性差异大,为优化汽车物流体系,实现包装、运输、仓储和装配线供应的一体化,发达国家的汽车物流业通常采用标准化和专业化的物料容器具,这不仅能实现搬运技术和仓储的机械化,运输装卸的合理化,同时对保证产品的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而我国汽车物流行业在物料容器具的使用方面与国外仍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尚未实现从供应商到整车装配线“一个标签”贯穿始终的信息条码系统,各个供应链上的物流信息采集成本高,实时性低,系统性差。

1.2.3汽车物流供应链长,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

目前我国汽车原材料采购大部分采用进口件,生产筹措阶段和运输周期变得很长,以至于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居高不下,供应链缺乏柔性,导致供应链流程时间长,物流组织难度加大,费用增加。同时各大物流企业之间运力资源共享与合作的太少,信息沟通方式落后,物流配置效率低下,特别是公路运输方面,汽车空驶率达39%,运输成本是欧美国家的2~3倍。

1.2.4第三方汽车物流发展缓慢

目前国内有不少的第三方汽车物流公司,但它们主要擅长整车物流,服务多局限于简单的仓储和运输等传统业务,能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汽车物流服务的企业很少。

1.2.5汽车经销商高库存,导致汽车物流成本加大

据统计,我国汽车经销商2012年2月库存系数高达2.32,6月则为1.98,不仅超过0.8和1.2之间的合理库存系数,更是突破了1.5这一警戒线。虽然进入2014年1月、2月后,库存系数降到非常良好的状态,但却仍在不断增长中。

1.2.6汽车物流市场环境不规范

尽管政府已推行了一系列规范汽车物流行业运作的政策与法规,但我国汽车物流实质上还处于较初级的阶段,市场运行还有很多不成熟、不稳定的因素,如汽车物流企业为谋得更大的利益集体违规操作,在价格上缺乏合理的制定标准等。这些不利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汽车物流发展的速度。

1.2.7可充分利用的资源缺乏

我国汽车物流行业中有很多中小型企业,目前,融资难是我国中小型企业所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此外,尽管有越来越多的物流及相关专业毕业生进入汽车物流行业,但由于受工资水平、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发展空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大多数中小型汽车物流企业来说,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还是很难的,因此,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也限制了我国汽车物流的发展。

1.2.8规模大、实力强的民族品牌缺失

虽然我国已成长起一批以广州风神物流、安吉天地汽车物流、北京长久物流、长春一汽物流等为代表的汽车物流企业,并初步形成品牌规模化,但总体上来看,数量较少,品牌规模和实力较弱,且与国际同行业知名企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3机会(Opportunity)

1.3.1汽车工业快速发展

汽车投资环境进一步趋好,潜力巨大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又日渐凸显,致使各汽车跨国公司都将中国汽车市场视为其全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纷纷在中国布点设厂、合资合作、扩大投资、引入最新车型等,以谋求在中国汽车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中国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态势,显示了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良好成长性;中国汽车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有良好的基础;中国人力资源也具有国际比较优势。这些都有望促使世界汽车制造中心逐步向中国转移,从而加快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进程。汽车是高附加值产业,处于我国制造业的主导地位,其物流需求层次高,可开发的物流市场空间巨大。

1.3.2政府对发展汽车物流业的政策支持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2009 年我国先后通过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对刺激汽车消费、加快结构调整等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汽车物流也日益受到各界重视。

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近年来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兴起推动了我国物流业的大步发展,尤其是在汽车物流领域,JIT、RFID、EDI 等物流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作业、管理的效率,也为整个行业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1.3.3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机遇

人民币升值一方面彰显了我国经济实力的上升,另一方面也为我国对外贸易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空间。近年来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之下,依托汽车贸易的进出口,汽车进出口物流借此机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国外中高档汽车进口的需求有所增长;同时,汽车制造企业原材料、零部件进口成本下降,拉动了汽车制造进口需求,这些都对我国进口汽车物流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

1.4威胁(Threat)

1.4.1汽车物流市场竞争激烈

伴随着中国市场的对外开放,一大批知名的跨国物流公司纷纷来华投资,国外大型的物流公司利用先进的物流设施、管理理念,专业的物流人才来抢占中国的物流市场。从2002年开始,德国的物流企业BLG 集团、荷兰TNT 公司、日本邮船株式会社(NYK)、欧洲最大的汽车物流服务商捷富凯(GEFCO)等国际汽车物流巨头就以合资或合作的形式陆续抢滩中国市场。这必然给中国的汽车物流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从而加剧我国汽车物流业的竞争。

1.4.2专业人才缺乏的挑战

汽车物流人才培养滞后于汽车物流业发展的需求,现有从事汽车物流服务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符合物流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缺乏,尤其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现代物流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加稀缺,给汽车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1.4.3专业化挑战

汽车专业化的生产和销售,需要专业化、个性化的汽车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由于汽车物流服务的需求层次高,所以,专业化的汽车物流服务也是客户对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的基本要求。第三方汽车物流公司在汽车包装、运输、控制和分配货物等事务上具有专业能力,能服务特定汽车及零部件客户,并对其供应链进行全程一体化服务。我国汽车物流企业,如果没有专业化物流服务能力,就难以树立汽车物流服务方面的信誉和品牌,从而就难以获得客户外包的汽车物流服务业务。

1.4.4国际化挑战

中外汽车物流企业的优势互补性,为中外汽车物流企业的未来发展开辟了一条合作之路,可充分发挥国内国际汽车物流企业战略联盟的协同效应,以有效地满足中外客户的汽车物流服务需求。为适应汽车物流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整合国内国际两种汽车物流资源,中外汽车物流企业已展开了许多合作,从而加快了我国汽车物流企业积极参与全球汽车物流市场竞争的步伐。汽车物流的全球化,需要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展开大合作、大竞争。

1.4.5信誉和品牌挑战

通过信誉和品牌效应,我国汽车物流企业就有机会向客户展示其提供超值物流服务的能力,并进一步扩大企业知名度。目前我国汽车物流企业在服务理念、服务质量、服务成本、服务效率、服务信誉、服务品牌和信息传输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不能满足客户对汽车物流全球化的发展需求,难以取得客户信任并与之建立“共生、共荣”关系。

2汽车物流可持续发展策略

汽车物流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大气污染、交通拥挤、废旧物质污染、视觉污染、人体伤害等负面环境影响,还需要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产生大量废弃物。如何让汽车物流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克服自身劣势,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和汽车物流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使用清洁燃料、提高汽车物流效率、发展汽车逆向物流和绿色物流是我国汽车物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

2.1运输车辆使用清洁能源和环保汽车

用乙醇汽油、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和环保汽车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目标,并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合理规划和管理汽车逆向物流

上一篇:新课改怎样上好初中历史课 下一篇:关于加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