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优化与融合提升抗风险能力

时间:2022-07-22 05:04:10

石化:优化与融合提升抗风险能力

无论“云”的定义是什么,企业所应用的都是技术,生产出来的都是产品;石化企业应该明确的是如何以更小的代价获得更好的服务和最大的利益。并将风险降至最低,

石化行业产业链长、关联专业多、企业规模大,生产增效空间有限,与国外炼化企业相比,国内石化企业迫切需要提高IT服务能力,实现管理决策与制造过程控制的有效沟通。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信息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吴正宏认为,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将会和传统技术设施在企业中长期共存,大型石化企业的共享和社会化比重将不断增加,对已有信息技术的创新和新技术的融合应用与优化升级迫在眉睫。

冷静面对新技术

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出现,对石化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石化行业在计算模式、新系统结构以及商业模式中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吴正宏认为,如何与厂商合作,如何取得服务、取得什么样的服务更适合自身发展,即如何实现应用落地,都将是石化行业未来发展、创新的重点。

越来越多的IT厂商将一些技术融入“云计算”当中,石化行业成为云计算的主要“目标”。吴正宏表示,作为应用主体,企业要有所选择,将主要精力放在主营业务和技术提升当中,与IT厂商取长补短。实现信息化建设的新突破。信息化新技术的发展除了为企业带来了更多选择外,还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无论‘云’的定义是什么,企业所应用的都是技术,生产出来的都是产品;石化企业应该明确如何以更小的代价获得更好的服务和最大的利益,并将风险降至最低。”

从长远来看,IT系统正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庞大,数据越来越多,信息数据中心越大,越复杂,带来的管理风险就越大,因此企业在选择新技术时,要有一定的基础管理经验,以面临更为庞大体系所带来的挑战:并要有足够的外部支持来保证私有云的正常运行和管理。吴正宏举例说,在企业有能力掌握系统整合时,与厂商合作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仅仅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企业和提品与服务的IT厂商是“相乘”的关系:在提供服务时,最终结果等于双方能力的乘积,如果双方所作的工作都取得100分,那么结果就是10000分;如果其中任何一方的工作不足100,甚至是0分,那么合作的结果也就可能是0。

系统级优化与管控

目前,国内各大石油化工集团的IT建设正在向系统级的优化和提升发展,如中海油在建的数据备份中心,中石化的ERr'集中建设等。这些优化与升级并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是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优化,加强对整个集团的管控能力。信息化的建设为集团管控奠定了基础,包括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和人才队伍,以及石化企业的资金、财务、生产调度的集中管理等,都有力地加强了对企业的管控。

如今,以中石化为例,其信息系统在集团管控和集中指挥中的应用效果已经开始显现,从原油运输、存储到送达炼厂,从炼油的生产过程到成品油油库储罐的液位,都能够通过图形化的显示实时监控。集中管控的实时信息让中石化能够更快速、更高效地实施决策。此外,中石化通过企业信息资源的虚拟化整合,优化了ERP系统,使得其全球统一应用效率得到提升。通过E-HR(电子人力资源管理)平台,中国中化就可以在北京总部对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员工绩效、招聘和管理进行统一监控。

未来,石油石化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将更加强调系统的深化应用和优化应用,强调业务系统的协同发展,数据,业务等不同层面的整合技术将在石油石化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除新的信息技术对石化行业带来的冲击外,石化行业还面临着已有技术的创新、节能降耗等壁垒,绿色IT、环保理念等都亟待发展与应用。

上一篇:民营企业薪酬制度与员工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应用能力导向的工商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