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纪录片的纪实性与现代性

时间:2022-07-22 03:35:16

浅谈纪录片的纪实性与现代性

纪录片作为一种影像的表现形式,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尤其是纪实性作为其本质特征,对于表达、归纳一定的思想和观念,关注人类的生存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时代的 发展 , 科学 技术的进步,纪录片也必将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并具有 现代 性的特征。

前言

一切真实地纪录社会和 自然 事物的电影片或电视片都是纪录片。纪录片的 英语 为documenl,即 文献 、凭证之意都有不可伪造的意思。国际纪录片大师伊文思不只一次地说过,纪录片把现在的事物纪录下来,就成为将来的 历史 。纪录片的主要特点就是它的非虚伪性,不论是纪录人,还是自然景观。可以说纪录片的灵魂是其表达的纪实性。

伴随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纪录片已不再是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等实验性的电影纪录片而是更具有现代性的特征。所谓的现代性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应该是使现代成为现代的那些因素。现代性与传统社会相对立,具有革新、新奇和不断变动的特点。

纪实性是纪录片的本质而现代性则是其时代特征。时代的不同,纪录片所呈现的形式也不同.但其目的是相同的即都是在纪实的基础上,更好地表达其思想。

一、纪录片技术的现代性

电影是 工业 革命发展的产物.每一次科学技术的变革.都极大地促进了电影事业的发展。如从早期的无声电影发展到有声电影、彩,以及目前的数码电影。纪录片作为一种电影 艺术 的表现形式也随着科学技术变革的浪潮而改变。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已将越来越多的无法实现的内容交给电脑来完成.创造了时空上的奇迹。美国digitaldomain数字影业公司总裁范德雷克宣称:数字技术进入电影产业,是21世纪最伟大的革命.也是继无声变有声,黑白变彩色之后.电影业发生的第三次革命性变化,它将为人们带来全新的电影理念。由于电脑数字技术的辅佐.电影的表现手段更加丰富.艺术感召力更强。

以2005年

另外,由于时代的 发展 ,技术的进步,个人数码产品的普及.使得纪录片的拍摄者并非都是专业的影像工作者一些业余的爱好者也将进入到这一领域.会更加丰富纪录片的内容。

三、纪录片

审美的 现代 性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客观世界的感性显现。纪实是有主体投入的一种实录.纪录片创作的发展始终伴随着纪实理念成长的步伐.二者互相影响、相互依存。纪实主义的源头是巴赞的电影美学理论克拉考尔的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理论和马契列特的纪实电影理论。作为一种美学观念.纪实主义追求的是一种未经人为雕琢. 自然 形成的美,它强调生活的原生态记录.用摄自生活的场景素材表现生活本身。在自然形态的生活中,那些日常现象之中往往蕴藏着深厚的美。纪实主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忠实地记录生活,再现平常生活中的生活美”。纪录片影像 艺术 的创作可以较好地实现纪实主义,其本质就是强调影像所具有的“照相本性和物质现实复原性。

回顾影视领域的百年演变任何一种影视创作新范式的出现都是以独特的审美经验作为最终的动因。纪录片创作的初始阶段.我们欣喜地发现,一些富有创造精神的创作者是没有受到过专业影视制作培训的,在这些先驱者的心中积累了许多新鲜、独特的审美体验。他们没有主流纪录片制作者的功利思想和精英纪录片艺术家们的名利思想,因此能够轻易地突破意识形态和大众审美 规律 的束缚,在西方纪实观念的冲击下.创造出一种突破旧有纪录片模式的新范本。如果抛开纪录片的记录基础功能不谈,仅仅讨论纪录片的创作.那么作为一种影像表现手段和艺术创作的纪录片审美.便至少包含两个主要特征:独创性和体验性。审美体验是审美创造的开端,同时也贯穿着审美创造的全过程。没有审美体验,就谈不到艺术创作.充其量只能是一种“制作”。审美体验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融合的过程,具有高度的独创性和个性化特征。

纪录片的创作.其手法有三大特点:一是长镜头.二是主持人加同期声.三是细节描写。长镜头在展示客观时空,强调事物本来面目,即它的真实性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它的包容性很大,给人以思考的天地适应了纪实创作中见仁见智的审美心理。主持人加同期声的特点.在于能缩短观众与表现对象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能更加真实地记录生活。完美的纪实片,应该把声音作为一种结构手段加以充分运用。而细节描写能起到真实地再现生活原貌的作用具较强的真实感。

在艺术性的电影或电视剧中应尽量做到镜头运用的完美,而作为纪实性的纪录片镜头哪怕有一点儿失误,内容哪怕多点儿杂乱,多一点儿随意性,也许会更加真实、更好,正是“美人方有一随处.十全十美不为美。作为纪实创作,纪录片的审美眼光应该是独特的。为了接近生活、接近自然,不妨在纪录片中保留一些失误一点残缺的美。

总之,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的纪实本质永远不会变。不同的时代,它将呈现不同的形式和内容,手段最终还是为纪录本质服务的。

上一篇:试论亨德森的非洲之行 下一篇: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现状与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