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康复配合治疗脑梗死伴抑郁症30例

时间:2022-07-22 02:53:04

社区康复配合治疗脑梗死伴抑郁症30例

摘 要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在治疗脑梗死伴抑郁症中的作用。方法:60例病例均为2005年1月~2006年5月门诊和家庭病床的脑梗死患者,经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有抑郁症状,评分越高说明心理问题越多。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从患病3周后开始康复,试验组在社区进行心理康复及肢体功能康复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用药物常规治疗。12周为1疗程,比较心理障碍程度及肌力恢复状况。结果:有社区康复的患者抑郁症状明显改善,同时肌力恢复显著改善。

关键词 社区康复 脑梗死 抑郁症状

资料与方法

选择本院2005年1月~2006年5月门诊和家庭病床的60例脑梗死患者,经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有抑郁症状。纳入标准:①中学以上文化。②年龄≥45岁。③符合1978年《新医学副刊》神经系统病编辑组拟定的脑梗死标准。④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急、重症患者。②合并其他严重躯体疾病。③严重智力障碍。④药物与酒精依赖。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上经卡方检验和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结合社区康复并用。康复包括躯体功能康复及心理康复。

躯体康复由医师示范指导家属或社区助残员帮助患者完成。采用:①按摩:促进血流和淋巴回流,防止、减轻浮肿。②被动运动:患者暂时无力运动或不能主动运动,应作患肢关节的被动运动。③疗法,将肢体置于抗痉挛,由医师示范并布置作业,家属或助残员协助患者完成。

心理治疗主要由医师以谈话的方式进行,每次30分钟左右。具体方法:①移情易性:《临证指南・郁证》记载:“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及情绪改变其心理状态。②认知疗法:主要通过语言开导,让患者认识所患疾病的病因、性质、特点、治疗方法、治疗目标等,改变消极观点,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③支持疗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重视对患者的关心和情感支持,缓解患者的紧张抑郁情绪,树立信心,积极康复,恢复社会功能。

观察项目:主要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理障碍程度以及肌力恢复情况,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

统计方法:心理康复以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降低1.25×5分以上,抑郁症状明显改善者有效。ZUNG抑郁自评量表

评分降低1.25×5分以内,抑郁症状无明显变化者,差异无显著性,视为无效。用卡方检验。

结 果

社区心理康复配合治疗脑梗死伴抑郁症效果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卡方值为4.44>3.84,P3.84,P

结果提示试验组抑郁症状有明显改善,肌力恢复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

讨 论

肢体功能康复改善患肢运动功能,有利于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同时一定程度可以改善患者心理障碍。心理康复能使脑梗死伴抑郁症状患者心神宁静,情绪乐观,树立康复信心,达到精神开朗,气血通畅。需要指出的是,社区康复除了医师之外需要社会支持。据统计,笔者所在社区目前有纯老人(60岁以上独居者)895人,纯老户656户。此类人群发病需要大量的社会支持,西方国家常用一定人口中拥有社区志愿者数量作为评价社会凝聚力指标。因此,发展社区志愿者在社区康复中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23

2 南登昆,缪鸿石,主编.康复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10-211

3 黄子杰,主编.预防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17

4 许兰萍,郎森阳,姜凤英,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310-314

上一篇:母乳与牛乳中微量元素含量对比与研究 下一篇:黑龙江省首例O139型霍乱弧菌诊断结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