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现代生态文明城市

时间:2022-07-22 02:30:12

打造现代生态文明城市

盘县,贵州西部重镇,素有“煤电之都”、“滇黔锁钥”、“世界古银杏之乡”等美誉。

近年来,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为这座县城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漫步街头,沥青路面平直整洁、两侧高楼林立、斑马线上行人有序……如今的盘县,已经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城市味”。

科学规划

助力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但是,一些地区把城镇化片面地理解为“房地产下乡”、“农民上楼”,城市规划布局不合理、缺乏产业支撑等问题凸显。

盘县的城镇化之路应该如何走?当地党委、政府站在全县高度,从规划编制入手,对城镇进行了系统设计。全县主城区、乡镇、新农村建设被整合在一个大框架之中,科学布局、协调发展。

红果新城作为盘县经济文化中心,注重城市品质及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城关老城联合西冲、板桥、刘官等乡镇,打造旅游休闲综合体;其他乡镇根据本地厂矿、园区、景点等特色,因地制宜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小城镇建设;各村组结合“四在农家”建设,为城镇化打牢基础,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与此同时,在规划的指引下,盘县加快“产城互动”步伐,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谐“共振”、效应叠加,城镇化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一体化”

打造靓丽新城

主城区建设是盘县城镇化进程的核心,红果新城、城关老城及两者中间形成的产业拓展带,构成了“双城一带”布局结构,为盘县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现代生态文明城市预留了充足空间。

2012年以来,盘县立足区域规划和基础设施改造,按照“新老城区一体化”思路,不断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

城区道路“白改黑”、强弱电入地、绿化、亮化工程的实施,让城市形象焕然一新。中央森林公园和“四湖一湿地”的生态景观建设,将有效提升城市品位;黔锦、南湖、东湖、湿地公园等十大城市综合体的建设,使城市各项功能更加完备;野马寨、干沟桥改造工程的有序推进,让棚户区“旧貌换新颜”;城关古城改造的实施,为城市建设注入文化、旅游新元素。

这些已经或者即将实施的建设项目,为我们勾画出未来盘县主城区的美丽蓝图。

“产城互动”

指引小城镇建设

如果说主城区建设是“点”的话,各乡镇的小城镇建设就是盘县城镇化的“面”。全县小城镇建设各有特色,主城区和各乡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实现了“点”与“面”的有机结合。

根据各乡镇的具体情况,盘县重点抓好交通枢纽型、旅游景观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移民安置型“六型”小城镇建设。

其中,柏果镇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煤炭产业为支柱产业的乡镇,镇内座落有贵州黔桂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黔桂天能焦化有限公司、土城矿、月亮田矿四个大型国有企业以及21对有证煤矿、5个洗煤厂等民营企业。

以“产城互动”为核心,柏果镇紧扣建设“交通枢纽型、工矿园区型、移民安置型”现代化绿色工业示范小城镇目标,编制实施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开发建设镇村道路、商住小区、综合市场和休闲文化广场,改造镇驻地旧街,全力打造特色鲜明、功能齐备、宜业宜居的示范小城镇。

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城镇化又为工业化营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目前,“以产促城,以城带产”的小城镇建设新格局正在柏果镇逐步形成。

城镇化核心

让农民最终受益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一方面,城镇化带来更多就业机会,需要更多的人;另一方面,城镇化最终目的是要让广大农民受益。

归根到底,城镇化的“根”在农村。

盘县的新农村建设,尤其是近年来推进的“四在农家”建设,在解决农民居住环境、增收致富、学习教育、精神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盘县淤泥乡岩博村,由政府部分出资修建的新型民居美观大方,村间道路通畅、基础设施完善。酒厂、鸡舍、火腿加工厂、休闲山庄等村办企业在吸纳当地大量农民就业的同时,还带来了“连锁反应”: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解决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多数农民不再以务农为主,转而进厂务工或从事运输、商贸等。

新农村建设使农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带来的变化显而易见。

展望发展,六盘水市委常委、盘县县委书记陈少荣描绘了盘县的未来:“建成贵州西大门、贵州西部大城市;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节点城市和全省一流的县级城市;建成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现代生态文明城市。”

当前,盘县各族干部群众正以百倍的信心和热情建设家园,城镇化新气象、新格局露峥嵘,未来的盘县将真正迈入现代化城市行列。(作者单位:盘县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哈文丽)

上一篇:如何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下一篇:丹寨:强计生 破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