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的革命骄子

时间:2022-07-22 02:20:51

牡丹江的革命骄子

在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中,涌现出无数优秀党员,他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正是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伟大的党才能够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上取得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富振声就是这支伟大队先锋中的杰出一员,他是一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

一、抗日风云

富振声出生于1912年11月6日。他的家乡位于辽宁省西丰县爱辛沟村,父母都是贫苦满族农民。1919年全家迫于生计迁居黑龙江省勃利县马鹿沟村,以租地耕种为生。

富振声9岁时,因深得家人的喜爱,同意他上学读书。他被家人送到古城镇私塾。他深知这个读书机会来之不易,所以十分勤奋,成绩优异,16岁时考入依兰县中学。

富振声在此期间受到科学与民主思想的熏陶,积极参加抵制日货和反对“满蒙新五路密约”签字的学生运动,被选为班级代表。这些都深刻影响到了富振声未来的人生道路。

富振声1931年初中毕业,被学校推荐到依兰县第三小学当教师。同年,日本帝国主义者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大片领土。日寇的侵略暴行激起了国人的无比愤怒,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国高潮。

早有爱国进步思想的富振声积极投身抗日救国的洪流中,1932年冬,他投笔从戎,参加王德林领导的国民救国军,被任命为第二十六旅骑兵第三营上士文书。193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共青团勃利区委宣传委员、共青团勃利县委书记,在家乡冒着极大危险积极宣传抗日救国,扩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

1936年2月,勃利县委书记李成林找富振声谈话,组织上准备派他到“明山队”担任政治部主任,这是一支由腰驼子金矿抗日“暴动”矿工为主体的武装,正式名称为“东北山林义勇军”,首领祁宝堂(后在冯仲云建议下改名祁致中),按当时的规矩,报号“明山”,后来群众也就称他带的这支队伍为“明山队”,这支队伍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所以县委决定派富振声去担任政治部主任。当时富振声思想上有顾虑,认为自己年轻,又没有部队工作的实际经验,担心做不好工作。李成林鼓励他要在实际工作中努力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于是富振声接受任务,化名董维民,去了“明山队”。

富振声到“明山队”后,提出要加强部队官兵的教育,首先从官兵的纪律教育抓起,由教育带兵的主官负责,以加强官兵的组织纪律性。开始他们很不习惯,后来,经过政治思想和宣传教育工作,广大干部和战士的思想有所转变,他们认识到部队必须军纪严明,才能真正抗日,爱护百姓就必须与广大群众搞好关系,只有被群众拥护,才能真正立足。与此同时,富振声还在部队中大力发展党组织,重点发展青年积极分子,如祁致中等人都是由富振声发展的。当时党在部队中的活动并不公开,发展积极分子都是秘密进行的,然后,在战斗和艰苦环境中考验他们。

1936年夏,富振声代表中共勃利县委同祁致中等部队领导商议决定,将“明山队”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独立师”,祁致中为师长,富振声为政治部主任。这支部队经我党改造后骁勇善战,每战皆胜,这和富振声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二、延安岁月

1936年9月,县委决定派富振声去苏联学习。这是他早已期待的事情。富振声立刻紧张而细致地做着出发前的准备工作,他与同行的林一按组织指示假扮夫妻,闯过重重关卡,顺利来到苏联。在去莫斯科的路上,富振声化名胡松。

到达莫斯科后,富振声被分在东方殖民地研究院第八分校学习,他在学习期间结识了后来的终身伴侣孙平。孙平于1918年5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县卧龙河村,1933年,加入共产主义儿童团,1936年1月2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3月,参加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为抗日联军第五军军部宣传队队员。1936年10月,经党组织研究决定,孙平作为抗联干部被派赴苏联学习,在苏联东方殖民地研究院第八分校学习,化名陈英。1937年11月5日,富振声与孙平结为革命伴侣,在结婚当夜,不幸的消息传来,中国上海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同志们的心情由欢乐变成了悲哀,同时更加迫切地想回国参加抗日斗争。

由于抗日形势的需要,原定的学制大为缩短,1938年6月14日,富振声所在的第四班学生毕业,被安排回国工作。

1938年8月13日,富振声一行经新疆、兰州、西安历尽艰辛抵达革命圣地延安。11月,富振声到中央党校报到,担任中央党校30班、31班两个班的教学工作,主要讲授中国共产党党史和联共党史。1939年7月,富振声被选为中央党校机关党总支委员,同时任组织科长,兼做保卫工作。同年10月,富振声又被选为出席陕甘宁边区党的代表大会的中直机关代表。

1939年11月至1941年2月,富振声被调到陕北公学先后担任党的总支书记、政治处长和教育处长。富振声担任政治教育课的教学工作。

1941年7月,富振声被调到中央高级党校担任校务部部长。1944年春,富振声到中央高级党校秘书处工作,担任办公室主任。

三、重返东北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颁布《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时,中共中央决定从全国各地抽调大批干部和军队赶赴东北,制止抢占东北,夺取抗战胜利果实的阴谋。延安以中央党校干部为主体,筹组第一批赴东北干部大队时,富振声积极报名随队先走,但因工作关系未能如愿。第二批干部队正在组成,这支队伍主要由中直机关和陕甘宁边区干部组成,其中女干部占多数,又多是东北人,中央组织部决定由富振声担任这支干部中队的队长。

富振声为做好队长工作,努力做好准备工作,首先熟悉行军路线,将沿路兵站和接头武工队的干部名字熟记心头,并在行军中,派出两名干部王有、李坤两人担任向导,做好先头准备工作,历尽艰险,一路北上,11月初终于到达沈阳郊区的一个村子,第二天,富振声赶到当时在沈阳市的中共东北局机关,向东北局书记彭真详细汇报了路上的情况,并请示一部分干部的工作分配问题。新任的合江省委书记提出要富振声一起去北满工作,于是富振声等人随一起去哈尔滨。1945年12月11日,他们一行由哈尔滨前往牡丹江,第二天,富振声等一些干部,随前往合江省。

1945年12月初,合江省委书记决定,任命富振声为东安(密山)地委书记,在东部从事开辟农村根据地的工作。富振声等人在带领队伍前往东安的途中,遭土匪袭击,伤亡很大,富振声同军分区司令员王敬坤、政委于化南共同研究决定,暂时将部队撤回牡丹江市,在回撤途中又被土匪截击,于化南不幸被俘牺牲。几天之后,失散的队伍绕路集结到牡丹江市。随后,又改派富振声南下,担任宁安县县委书记。

富振声到任后,为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将一些从老解放区派来的经验丰富的干部派往各区,做发动、组织群众的工作,与此同时,在县里成立工作团,吸收一批青年知识分子,也派下去从事群众工作。当时开展群众工作的主要阻碍是土匪骚扰和地方武装叛变。正在富振声为此事焦虑万分的时候,我军田松支队开到宁安,执行剿匪任务。富振声大喜过望,马上召集机关干部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动员干部要以一切人力、物力支援老部队。富振声提出,首先以解决战士冬装作为支援部队的重点,要随时供应好生活给养。在富振声领导下,宁安县委将支援田松支队剿匪作为头等工作来抓,地方部队也做出了有力的配合。很快,盘踞在宁安县境内的马喜山匪帮被消灭,其他小股窜扰土匪也被肃清。

1946年4月,富振声调任中共合江省委秘书长兼宣传部副部长,1947年,富振声撰文《桦川地主阶级的初步调查》,发表在8月23日《东北日报》上,后来东北新华书店又将这篇调查报告汇集在小册子里,广为发行。文中对大地主形成类型与剥削手段的分析,对工作有一定指导作用。

1948年10月,富振声被调回合江省委任宣传部副部长。11月,东北全境解放,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1949年4月,嫩江与黑龙江两省合并为黑龙江省。5月,富振声被调往当时的黑龙江省省会齐齐哈尔,担任黑龙江省省委宣传部长,主要分管教育和宣传工作,当时他一手抓报纸宣传工作,一手抓组织在职干部学习,为党培养了一大批宣传骨干力量。

新中国成立以后,富振声倍受鼓舞,更加努力地为党和人民工作,1949年11月,他被调往东北局担任宣传部宣传处长。在新的岗位上,他关心办好《宣传员手册》,亲自撰写文章,指导宣传工作,提高宣传水平。1951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建立人民群众的宣传网的决定》。为贯彻这个决定,富振声撰写了长篇调查报告《东北区建立宣传网的基本经验》,文中详细报告了东北区党的宣传网的建立与发展,分析了群众宣传工作的新阶段及其意义,概括了宣传内容,总结了建立宣传网的基本经验。东北局宣传部长李卓然阅后,转给了政务院新闻总署胡乔木。胡乔木很赞赏该文,推荐给《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加了按语,全文发表。

1951年,在增产节约运动中,富振声用心研究了党的宣传工作如何作用于人民群众的增产节约运动。他深入厂矿,充分调查,撰写了《东北国营企业党组织在增产节约运动中的宣传工作》一文报告了一些国营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经验,于1951年12月16日和17日在《人民日报》上连载发表。

四、波折余生

1952年1月2日,富振声从东北局调往吉林省,担任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1956年7月,中共吉林省委成立书记处,富振声担任书记处书记,主管宣传、文化、教育、外事、司法工作。1958年,富振声被补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吉林工作期间,富振声大力领导发展文教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此期间,富振声多次率队到朝鲜、苏联等友好国家进行交流访问,增进了吉林省的对外联系。

1965年末,吉林省委领导重新分工,富振声由主管文教改为协助第二书记赵林抓工交工作。1966年6月,史无前例的“”开始了,7至8月间,富振声首当其冲地被残酷批斗,被隔离审查和长期囚禁,失去人身自由。1973年11月,富振声被解除隔离审查,但仍被造反派严密控制。他在残酷的迫害下没有丧失信念,仍与、“”的爪牙进行着最为顽强的斗争。

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山河重光,富振声的境遇也有了很大的改善,1977年,他被任命为吉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第五届政协委员,出席了全国政协会议。1979年1月27日,中共吉林省委彻底为富振声,推倒了强加在他头上的一切污蔑之词,为他彻底恢复名誉,颠倒了的历史被重新地颠倒了过来。

富振声决心在暮年发挥余热,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然而天不假寿,1985年10月11日,富振声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三岁。直至弥留之际,他仍对党和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深信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定会取得辉煌成就。他是一位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博物馆和烈士纪念馆)

上一篇:弘扬“龙江交通精神” 传承优秀精神资源 下一篇:试析朱镕基答记者问中的人称指代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