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时间:2022-07-22 01:47:56

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一年级的孩子刚进学校,年龄小,活泼好动,对什么都一无所知,但是他们的记忆力好,求知欲极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让学生的注意力保持相对集中,不分散,是有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学生对于你所谈、所授、所展示的课件,所呈现的方式有兴趣,则他们在这节课的收获肯定比较多。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以下几点建议:

一、自我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接手班级之后,等到班级秩序稳定,我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读书、说话、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训练。训练学生怎样以正确的姿势看书读书,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说标准的普通话,还有就是站在自我的角度练习用“我认为……我感觉……我想……”进行说话,树立学生学习的自我意识,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奠定基础;训练学生小组合作怎样学,怎样汇报,怎样评价,并且注重每一个细节。当然一开始是很不让人满意的,小孩子很难正确表达自己的话语,需要我不时地提醒,为他们补充完整。但长期坚持,你再回头看看学生,他们能完整地回答问题,虽然有时候回答是错误的,但他们知道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怎么做,能够简单地对别人的回答给予一定的评价。虽然练习都要花不少的工夫和时间,但看到目标落到实处,学生养成了这种良好的习惯,还是觉得很值得的。

二、让学生在积累中丰富语言

丰富的语言来自于积累。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字词、古诗、名言谚语、课外阅读等方面的积累。我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三步骤展开这方面的教学。第一步,我首先抓住教材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通过记忆比拼、开火车、快速接龙等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积累的乐趣和收获。第二步,使学生能用课本中教给的识字方法来识记生字,例如把简单的熟字,也就是已经认识的字加一加,减一减,变成另外一个字,或是熟字加偏旁减偏旁。小孩子在认识新字的时候很容易接受这些识字方法,也很容易用他们在生活中认识的字来做“加减法”,对一些识字面比较广的学生来说这还是个很好的表现机会。第三步,围绕“日积月累”这个主题,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比比谁认识的字多”“摘苹果”“登山”,通过这些游戏来让学生认识字词,不但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表现好的学生或是小组还有奖励,能够做到让他们在乐中学。我想,只要我们教师都用心引导、帮助学生学会积累,那么学生的语言就会越来越丰富。

三、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指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读中感悟”。一年级的课文是富有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的,而且文章篇幅不长,用来锻炼朗读是很好的材料,加上录音教学,让学生先模仿录音跟读课文,在了解了课文后再试着自己朗读,一些重点的句子和段落还可以几个学生来比赛读,读完评价再读,看看有没有进步。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每一篇课文的阅读都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引导学生理解,并且注重了朗读的指导。记得我对学生进行过这样一次语感训练,出示了一句非常简单的话“这是我的”要学生读出不同感情来。学生反复读,反复品位。一句简单的话被学生读出了丰富的感情,有自豪的,有骄傲的,有疑问的,有害羞的,有毫不在乎的。就这样,只要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四、通过开展多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动态的,只有在活动中兴趣才能发挥其对认识和活动本身的推动作用,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限制甚至剥夺儿童的活动,他们很快会对学习感到厌倦、乏味,从而降低学习积极性。如教《汉语拼音汉字》可以设计邮递员阿姨送信的游戏掌握拼音的读音。低年级学生具有很明显的争强好胜的心理倾向,在课堂上如能恰当地采用竞赛等激励手段,可以提高学生对目标刺激迅速反映的水平,从而使有意注意得到加强,思维更加灵敏,而且通过竞赛可以加速知识内化,提高学习效率,在一些对话较多的课文教学时,要学生分组分角色进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流畅读得有声有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另外,可以积极引入课外知识。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上课开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作为引题,也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巧妙运用故事导入,常常能调节课堂气氛,引起兴趣,使学生产生“乐学”情绪。低年级儿童对于语文课本的钟爱是我们无法体会的,当一本崭新的语文课本发到手中,他们都会津津有味地阅读每一篇课文,尽管对课文深层的知识无法体会,但每个故事都会在脑中留下一定印象,而且往往能在上课之前背得滚瓜烂熟,如此,课堂中单纯地学习课文知识,无法全面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育影响下,小学儿童兴趣广度逐步扩大到课外学习兴趣。

五、改革评价方法,让学生更有信心

教师的一句称赞,对孩子们来说,就是一种兴奋剂,能树立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课堂上,对学生的发言,尽量避免用“不对、不行、错了”这样很否定的词语。因为我感受到孩子们很渴望得到老师的赞扬,很在意老师对他的评价。对学生的上课表现可以用这样的语言来评价:谢谢你,给老师带来了惊喜,你真像个小老师,你的朗读很动听,你真会观察,你的小脑瓜真会想问题等,如果学生答问有偏差,可以说,你的想法不一样,没关系,老师很欣赏你积极发言的表现,再静下来想想一定会找到答案了。学生往往在得到这样的评价之后,表现得更加踊跃,更加主动大胆。孩子们的表现告诉我,教师善于用亲切的语言来评价学生,能带给学生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敢想敢说,更加充满自信,从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高。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溪口中心小学)

上一篇:谈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 下一篇:基于微信平台的家校沟通新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