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平台的家校沟通新模式研究

时间:2022-06-18 01:44:26

基于微信平台的家校沟通新模式研究

摘 要: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家校沟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传统的家校沟通模式有其长也有其短。在充分运用传统沟通模式的同时,家长和教师应积极开发新的沟通模式。微信集即时通信、资源共享、多样媒体于一身,非常适合用作家校沟通的新平台。

关键词:家校沟通;模式;微信

家校联系沟通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学校和家庭就像两个“教育者”,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这两个“教育者”要志同道合、行动一致,要对孩子有统一的要求,这样才能让孩子得到全面且健康的成长。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让学校和家庭相互合作。学校与家庭经常沟通,相互交流,这是建立家校合作的基础。家校沟通方式繁多,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的智慧去维系和经营。只有不断尝试、推陈出新,才能找到最适合本校以及本班实际情况的家校沟通合作方式。

一、传统家校沟通的模式优缺点分析

1.家长会

每个学期我们学校都会在期中或期末召开一次家长会。这是家校合作中最常用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我校家长会内容基本程序化:校长介绍学校情况――分班介绍班级情况――学生家长与教师的个别沟通。此时的家长会也就演变成了班级的“记者招待会”,如此场面,且不说每人沟通时间有限,有些涉及学生个人成长话题也是不便交流的。

2.家长到校

相比家长会,个别家长到校与教师沟通,可以更加深入探讨学生的各方面情况。不过班里好多学生家长常年在外地工作或经商,几乎不可能实现到校沟通。少数家长不辞辛苦来校,交流时间短则半个小时,长则一两个小时。如若一一进行,本就繁忙的教师就只能牺牲更多休息的时间了。

3.电话家访

这也是家校沟通最常用的途径之一。相比家长会和家长到校沟通,其时效性毋庸置疑。如果时间充裕,对学生的个人情况可以作更加细致深入的交流。但很多时候,家长想打电话给老师,白天他们会担心打扰老师上课,晚上又怕打扰老师休息,这也成为很多家长主动电话联系教师的顾忌。而且很多时候电话家访会变成“电话告状”,久而久之,教师来电会变成某些家长的“午夜凶铃”,尤其是对行为偏差的学生家长而言。

4.家校联系手册

自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来,我校许多班级选用了《“三人行”家校联系手册》。它能比较系统地记录学生每周成长的过程:学生学习情况、违纪情况、学科成绩、小组评价、学生个人反思等,同时也有家长点评栏目。通过书面形式实现家校双向互动交流。这种交流一周一次,就频率和涉及面较前几种方式大有改观。一些突况还需要其他方式辅助。然而文字的交流稍显平面化,太过于单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人类已经进入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新时代。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家校沟通阵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校园网站、家长QQ群、班级微博和微信等新型的家校沟通方式逐一粉墨登场。加上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班级微信这个“微”时代的新兴产物越来越受到很多家长的青睐。

二、基于微信平台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1.使用普及,沟通无死角

据了解,仅仅至2013年,微信用户就已过6亿,在线活跃用户超3亿。我们班60个学生,其中有52个同学的家长在使用微信。班里大部分同学拥有自己的智能手机,或者通过电脑使用微信。针对不同的对象,建立不同的群聊。为了家长与老师以及家长之间方便沟通,我在开学初邀请家长朋友们加入家长群;为了方便与学生联系,建立了班级群聊;为了各学科老师之间的交流,建立了“战友”群。

2.实时,沟通无时差

微信具有实时性、快捷性等特点,同时它的信息主要用于分享、传播,具有“背对脸”的特点,它的交流可以是一对一的,也可以是一对多的,也可以是多对多的,关键在于你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方式。班主任与家长建立的微信群在家校互动中担任“信使使者”的重要角色,可以及时迅速传递信息又不必担心打扰对方的工作与生活。

3.开诚布公,沟通无误会

人和人之间的误会常常源自沟通不畅。比如学生之间产生了误解,又不好意思当面言和道歉,可以通过微信传达。现在有了班级微信,学生们对老师有的批评不理解,又不敢面对老师提出异议。他们会选择在微信上给老师留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家长对学校的一些工作有疑问,可以直接“微”班主任,将自己的疑惑及时提出,以达到及时沟通、及时解决问题的作用。

4.课余交流,沟通有趣味

我们经常微信的朋友圈总能留下我们课余生活的足迹。如寒假期间班里有两个学生参加了中韩学生交流活动,他们将交流的精彩瞬间实时在朋友圈和班级群里与同学共享欢乐时光;有学生做起了台医义工,也在群里分享自己对繁忙工作的感悟和为社会奉献的骄傲;更多的学生将自己假期和周末的旅游照片晒在圈里,让大家领略异地风情。同学们还经常会相互点赞和发表评论;还有同学经常在班级群里提出学习上的困惑,他们都会得到同学热情的解答和老师耐心的讲解;朋友圈在假期还能让更多的同学得到老师直接的指导。

5.资源充足,沟通有内涵

微信之所以能在各行各业普遍流行,离不开超

大容量的信息支持。主题各异,内容丰富的“公众号”琳琅满目,让人流连忘返。我的微信里添加了各种主题的公众号,仅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就有十几个,如家庭教育方面的“亲子学园”“学做完美父母”“孩子教育学堂”等。我在自己学习的同时,经常将文章转发共享。我曾经在翻看微信的时候看到一篇文章,谈的是如何做一个“智慧型”家长的问题,我觉得很好,于是一键转发。很多家长看到这篇文章后,也都转发并在下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几个家长在发表看法的同时还互相交流,带动了全班大部分家长讨论的兴趣。通过这次的微信转发事件,我再次感受到了利用班级微信经常性地和家长沟通、探讨、教育孩子问题的功能之强大。当然也有学校教育的,如经常简短精辟的“高考励志网”;会从上面转发一些励志的语段或故事与学生分享,以时时激励学生们锐意进取。

6.群策群力,沟通有话题

开学初的一个晚上,我在临睡前看了一眼家长微信群,发现里面正连续地蹦出很多家长的留言。仔细一看,原来有一名家长对自己孩子办事拖拉,学习效率很低比较苦恼,在微信中留言希望得到帮助。结果很多家长非常踊跃地发表意见,介绍自己在孩子行为习惯培养的成功经验。再如,孩子们进入青春期后,同样表现出叛逆和焦躁。有家长在群里吐槽,很快引起了深有同感的家长共鸣。在宣泄压力的同时,他们也相互分享了应对的方法和经验。像这种家长间的经验交流在班级微信群中十分常见,很多家长因为热情、真诚,在交流过程中成为朋友。微信促进了家长之间的经验交流,我们的班集体更像一个拥有共同目标、共同理想的大家庭。

通过上述分析,我将微信平台的沟通交流模式整合成下图:

通过微信交流,家校沟通对于学校与教师来说,已不再是居高临下的命令,而是平等的合作。建立微信群,可以让家校沟通变得更及时快捷,家长们可以常常共享教育心得,共论教育话题;家长的合理诉求也可以通过微信与学校沟通,校方也会用心倾听,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从而成为驱动学校整体改革与发展的原动力。

当然,班级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家校沟通的方式,在某些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是,它也有它的短处。比如,并不是所有家长都使用智能手机或者都会天天上网。所以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还是有着需要它们的时候。因为家校合作毕竟是人和人的合作,因此在使用班级微信作为家校联系的新途径的同时,作为班主任,还要坚持每学期至少和每位家长面谈一次,不能因有“网络”而不见“人”。同时继续利用电话、短信、纸质通知、家校联系卡等方式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的和家长做好家校沟通,才能将家校合作做得更好。

最后,借用移动公司的广告语结束本文:“沟通从心开始”。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海市外国语学校)

上一篇: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下一篇:给“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