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海宾旅馆课程设计

时间:2022-07-22 12:23:34

浅析海宾旅馆课程设计

【摘要】随着接触、学习建筑的时间增长,我们都知道建筑学是一门庞杂的学科。我们平时对知识的积累与掌握,最终都会在我们的建筑设计中被发挥、去体现。在大学中,课程设计是我们的练兵场,是同学们很看重的部分。每一次的设计任务,我们都会倾注心思去思考。而一次次的设计过程,就是我们建筑学子成长的印迹。创新程度和基本空间处理能力往往是衡量一个课程设计优劣的主要方向。那么,怎样才能产生创意点?怎样才能提高空间处理能力?这些都是每一个建筑学的学生所必须关注的问题。下面我就以一个自己在大学三年级时的海滨旅馆课程设计来说明我的观点,那就是,注重设计过程是提高自己方案能力的核心,同时也是产生创意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设计过程、设计思维阶段、创新、设计能力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现状情况

课程设计的基地选择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碣石风景区,这里是辽东湾的临海岸线,冬季风大寒冷,夏季较为舒适,是典型的北方临海气候。这里有较为平缓的山丘和浩瀚的大海,周边民宅较少,以自然环境为主。因海中矗立着三块巨石,故曰碣石风情园。这次的设计任务是在面向大海中巨石的一块岸线上设计一个海滨旅馆,为接待来亲近大自然的游客服务。

基地范围已经设定,其中一座矮平而伸向大海的小山丘在基地范围的东侧,西侧则是平坦的沙滩。在北面是一条通向这里的次级城市公路,南面则面向无尽的大海和雄伟的巨石。

二、设计过程

设计的过程是连续的思维进展的过程,但为了便于抓住设计中在不同时间段的不同的主要问题,将思路的重点把握好,我们可以将设计过程分为准备阶段、构思阶段和表达阶段。

2.1准备阶段

熟悉了任务书后,当然就进入了准备阶段,首要的,也是我认为最关键的是现场调研。四五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去了拟建基地,两天的实地调研,让我们体验到了北方海岸的粗犷与浩然。我坚持认为,每一次的任务开始,一定要尽可能去现场,因为那里有最直接的信息,也可以给予设计者感性、直观的体验,这种感性的经验往往是伴随我们设计的整个过程,可以为以后的灵感产生提供很大的帮助。随后,我们又走访了几家有特色的旅馆,体验旅馆空间的要求和特色,了解了旅馆中的大致功能分区、流线组织、主体空间与服务空间安排等等。回到学校后,又查找了一些书籍、网络资料,大家共同探讨了对旅馆空间的一些看法,最后我们综合整理了一个准备阶段的成果——调研报告。

准备阶段往往被同学们忽略,而这也恰恰就是之后方案难以发展的根本所在。虽然为了便于理清不同时间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次级问题,我们可以从设计思维上将设计阶段分为准备阶段、构思阶段和表达阶段,但实际上来讲,设计是一个连续的思维过程,每一环节都会对其他环节造成相互影响。准备阶段的资料收集对我们接下来的方案设计会有较大程度的限制,而往往我们在准备阶段或者叫调研阶段所了解的问题和关注的重点就会成为我们选择方案切入点的关键所在。这一阶段对方案的影响往往是决定性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它,这样才不会避免先入为主的局限状态。

2.2构思阶段

在整合了准备阶段的成果后,我就进入了设计的构思阶段。看看资料、回忆实地的景象,我在头脑中产生了一个模糊的意象,我要做一个横纵线条、几何形体的组合,来体现北方海岸的坚强,呼应海中的三块巨石,还要设计不同的观海视点,给使用者最大的观景享受。刚刚开始时的想法总是很零散、很片段,我们往往无法得到明确的内容。有人说建筑师就是做的秩序的梳理,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此时确实难以满足心理对清晰性的渴望。但是建筑设计就是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这也是设计思维模糊性的体现。往往这种不确定性蕴含了方案不同方向进展的巨大的可能性,也是一个有特点、有创新的方案的开始,所以我们要有希望和足够的耐心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在确立了设计方向后,我从平面布局、体块组合和视线设计来深入发展,任凭思维的发散与深入,这一时期的脑活动量是整个设计过程中最大、最为活跃的时期。深入后发现,太过构成的平面布局导致一些功能和尺度上的不合理。于是我向老师求助,老师给出了提示:削减体量,化整为零。这样可以有效的将人工化的建筑融合进自然之中,而不会显得过于强硬,与周边格格不入。听取了老师的建议后,我重新调整了布局和功能。再次定了下平面布局。这与之前相比,变化很大,这也是构思初期设计策略选择性较大的特点。给老师看过后,老师认为布局基本可以了,但是由几何形体向自然过渡中会显得生硬,可以加条曲线来过渡,也作为建筑物融进自然的结束。经过这次修改后,我认为这方案的大方向基本可以确定了,于是将功能平面继续深化,形体关系、立面形式都一一考虑,试图确定下来。

上面这两张草图表明了这一阶段的思维特征,那就是由模糊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的特点。通过比较统一命题大家不同的解答,我们可以看到设计过程性的重要性。由于整个过程的连续性、前后相互影响的特点,我们只有把握好不同阶段的特点,抓住不同阶段的主要问题,才能顺利得到最终具体化的结果。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比较和选择的过程,如何分辨“好的”和“差的”,往往需要依赖我们的思考角度和审美能力,这些能力是需要个人的积累与修养,而取得修养的方法不在于时间的累积,在于我们通过思考锻炼出来的敏锐的思维和对知识的批判性汲取。

2.3表达阶段

表达阶段是我们出方案的最后一个阶段,可以说是画龙点睛的阶段。如何让你的方案特点和理念更加直观、美观的让评判者理解是很关键的地方。在表达阶段,我们不论是选择表达方法还是图面排版、效果,都要从强化你的设计意图的角度来出发。再好的方案如果不重视表达的话,也只能孤芳自赏,就像埋在河床里的金子。

在我的方案中,我选择了用自己最擅长的炭笔画来表现,炭笔粗糙的质感诠释出北方海岸的苍凉与粗犷,黑白两色的图底关系有着强烈对比的视觉效果,把表达重点放在了平面功能布局与体块关系上,最终完成了这个设计。

三、总结

即使方案的设计者各有各的态度与观念,但方案设计的思维过程有着可以揣摩的一般性规律。我们都想能在每个方案中有所突破、创新,然而“新”从何来?新是一个比较词,相对于我们常规的做法。只有注重设计过程中对所遇到问题的批判性思考,我们才能发掘出新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创新才不会只是依靠灵感的闪现。设计的过程性是由模糊到具体的过程,注重每一阶段的思考重点,我们才不致于被无穷尽的可能性所困扰,才能向自己满意的方案前进。

【参考文献】

张伶伶 、李存东《建筑创作的思维与表达》 2001.8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张永和《作文本》2005.6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上一篇:浅议沈阳浑河滨水人居环境建设 下一篇:浅议消防供水设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