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的风险评价与控制

时间:2022-07-21 11:50:20

浅谈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的风险评价与控制

摘要:近年来,矿山开采事故不断发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综合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以发现,矿山机电设备故障或机电设备引起的其他事故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提高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将风险意识融入到机电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建立矿山机电设备的风险评价及控制体系,可以将风险系数降到最低,有效防止机电设备事故发生。

关键字:非煤矿山 机电设备 风险评价 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X820.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风险评价、控制及流程

风险评价是建立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及方法之上,以工程、系统为目标,针对工程、系统内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对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作出判断,提出安全防护对策,并为工程、系统地管理决策及防范措施的安排提供理论支持。

由于非煤矿山的特殊环境,决定了矿山机电设备安装、使用、维护等工作的困难性,并造成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风险评价是以防止人身受到伤害、降低事故发生为目标,对机电设备进行危险危害因素地识别、分析,确定危险性设备,使用科学有效地评价方法,针对各种危险危害因素作出评价,从而预测危险危害因素引发的严重程度,进一步指导防范工作,对机电设备的风险进行控制,提高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风险评价、控制及流程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风险评价、控制及流程图

二、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风险评价与控制的基础——危险因素辨识

危险因素辨识属于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风险评价与控制的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在非煤矿矿山之中,作业环境差,生产的条件十分复杂,尤其是在矿井下,空气十分潮湿、环境阴暗、空间较为狭窄,极大的限制了人员的逃生条件;非煤矿山机电设备种类较为繁多,主要包含提升、运输设备;采掘与支护设备;高低压电气设备;安全检测、安全监测、安全监控设备;通讯设备;矿井排水设备、应急救援设备等等。

一般来说,可以将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存在的危险因素分为间接危险与直接危险两类。间接危险指的是由于矿山机电设备发生故障,引发某种现象,对矿山的环境下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如在较为封闭的井下空间中电气设备发生起火故障,可能会造成工作人员中毒甚至窒息死亡;直接危险则是指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正常运行,由于工作人员的对电气设备的操作不当引发的伤害,或机电设备突发故障,引发的对工作人员的伤害。

为此,需要对非煤矿矿山所有的机电设备进行间接危险因素与直接危险因素的区分,确定危险因素辨识的标准,从而为机电设备风险评价及控制建立基础。

三、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风险评价方法

在进行探究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风险评价方法之前,需要注意到我国的各种行业安全评价起步较晚,尤其是矿山安全评价较为落后,矿山安全评价远远落后于航空、核工业、化学等工业的安全评价发展水平,加上国际范围内鲜有针对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风险评价方法的介绍,为了做到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风险评价方法科学有效,需要借鉴其他行业中先进的评价理论及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一)预先危险性评价法

预先危险性评价法是针对新设备的安装及新设计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评价的方法。在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风险评价方法研究中可以借鉴预先危险性评价法中同类设备运行中的分析经验,包括触电、跑车、淹井、火灾、中毒、窒息等潜在事故发生的条件、事故发生后引起的破坏及严重程度、如何采取对应的防范措施等。

(二)安全检查表评价法

安全检查表评价法将工程、系统中设备质量标准化,并按照规范制作出设备安全检查表,根据安全检查表逐项对设备进行检查的方法。在进行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风险评价方法研究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安全检查表法,将矿山设备安全质量进行标准化设置,按照矿山安全的标准及规程的要求,制定出详细的机电设备安全检查表,并严格按照安全检查表,逐项的对机电设备进行检查,全面的排除非煤矿山机电设备中存在事故隐患。

(三)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法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法属于有针对性的分析方法,对单一设备和系统故障模式进行分类,并分析出每一种设备故障的出现会对系统或设备造成的影响,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法属于重点危险设备故障等级针对性较强的分析方法,在进行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过程中,可以借鉴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法,将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按照系统区别进行类型划分,如将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分为提升、排水、通风、运输等类型,针对每种类型中的主要设备元件分析出容易引发的故障,通过故障类型容易导致的破坏程度进行风险评价。下图为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中部分元件及容易引发的故障类型:

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中部分元件及容易引发的故障类型图

(四)事故树分析法

事故树分析法是采用逻辑推理的方式,针对各种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进行辨识及评价的方法,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获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还可以进一步的分析出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

在进行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借鉴事故树分析法的分析程序,确定分析对象及目标、调查原因事件,画出事故树,并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进一步对机电设备中存在的危险进行评价与控制。

综上,在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中,需要借鉴其他行业的风险评价方法,建立综合的科学的有效的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风险评价及控制体系。不管使用建立什么样的机电设备风险评价方法,其风险评价的核心总会是设备检测。

四、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风险评价及控制的核心——设备检测

根据风险评价的定义可以看出,风险评价是针对机电设备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及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将设备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达到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机电设备故障及机电设备故障引发的其他问题是非煤矿矿山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做到有效科学的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风险评价及控制,核心就需要做好设备检测工作。

通过对机电设备的检测,提出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对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可以进行以下检测:制动装置的可靠性、提升装置的性能、电气系统、液压系统、保险装置、防坠器等性能;排水泵系统运行状态及效率,电动机振动、运行功率;通风机风量、风压;安全保护设施等。

五、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事故防护措施

可以将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事故防护措施分为直接措施、间接措施、安全教育与个体防护、指示性措施四类。直接措施指的是机电设备本身具备的安全保护措施,如漏电保护、提升防坠器等;间接措施属于机电设备带有的安全防护装置,如防护栏、自动制动等;安全教育与个体防护指的是个人操作规范、生产责任落实、个人防护用品等;如自救器、呼吸机等;指示性措施指的是一些警示性标志,如信号灯、警示牌等。

针对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存在的风险,积极的采取对应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的消除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结语

为保障非煤矿矿山开采的安全性,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风险评价与控制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针对非煤矿矿山机电设备的性能及特点,综合的采用风险评价方法,对设备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及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提高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从而收获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阎世杰. 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初探[J]. 价值工程,2013,08:93-94.

[2]芦景英. 矿山机电设备远程控制技术的应用[J]. 科技资讯,2012,25:136-137.

[3]郑立春. 矿山机电设备管理问题研究[J]. 科技风,2012,13:269.

[4]李建立. 矿山机电设备维护管理探讨[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2,10:117-119.

[5]郝春兰. 矿山机电设备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发展[J]. 机电信息,2013,06:46-47.

[6]郭旭东. 浅议矿山机电设备的安全监控系统[J]. 华章,2011,16:310.

上一篇:地下水位对地铁车站结构内力影响分析 下一篇:企业的网络管理对三层交换技术与虚拟局域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