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复杂路径下的35kV架空线路杆塔定位

时间:2022-07-21 09:26:30

浅谈复杂路径下的35kV架空线路杆塔定位

摘要:杆塔定位是复杂路径下的35kV架空线路的关键所在,如果合适的杆塔定位有利于工程的进展和施工运行的便利安全,也可以降低工程的造价成本,是一项影响全局的关键因素,是一项具有很强专业技术的工作,尤其是在复杂路径下,35kV架空线路杆塔定位更要引起有关责任人的注意。本文介绍复杂路径下35kV架空线路杆塔定位技术方法。

关键词:复杂路径;架空线路;杆塔定位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09-0257-02

1 架空线路杆塔定位的基本工作

在进行35kV架空线路杆塔定位之前,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基本工作,尤其是在复杂路径下安装杆塔,要对这些复杂的路径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探测。这些基本工作包括以下几种:定线测量、断面测绘、定位测量、水文勘测和地质勘探。

1.1定线测量

定线测量是在初步设计的选线原则下进行测量,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不能违反初步设计的选线原则。最特殊的地方是,在每个转角的方位都必须留有足够的立杆或立塔的空间位置,确保施工空间可能、运行安全可靠,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市区内架空线路施工中体现较多。定线测量较为简单,但是这是工程实施的基础。

1.2断面测绘

在复杂路径下,断面测绘是最基本的,是进行工程的基础。断面测绘的测点是在线路中心线进行的,一般来说,在每个地形有变化的地点都应该有布点。在断面变化比较大的地区,应安排在10~30m布点进行测量最为合适;对于跨越物,不仅要测出距离与地面高程,还应测出其上线(或最高处)的高程(或线高),如果新建线路被其它已有线路跨越时,应该测出已有线路最低导线的高程或线高。在每一个复杂地形,如在公路、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区域部位时,应该在这些地方都进行布点测量。对线路中心线两侧不远(在边线范围)的地形,如与中心线有较大高差,应测出边线危险点(风偏点),在图上用虚线表示。平断面图多采取现场测绘的方法,此法是断面测绘经常使用的常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测绘的效率,而且可以较为便利的发现存在的错误,并能随时改正错误。在图纸比例方面,1/5000是水平比例,1/500一般为垂直比例。定线测量是断面测绘的基础,只有在定线测绘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断面测量;其中测量的过程首先将定线量的结果到各方向桩的里程、高程标于断面图纸上,然后进行断面测量时,测站分布在哪个桩点上就使用这个桩点的里程或高程进行测绘。在纵断面图的下方,测绘线路中心线的两侧各使用50m的平面图,这个绘制的平面图一般用目测的方法,但要与现场地质地貌基本一致。如果有重要的交叉跨越物,应该使用仪器测出平面的现状,而且在断面绘制图上,不仅要绘出它的高度,还应该算出交叉跨越物杆上导线的分布情况。采用较大比例(比如1/2000与1/200)绘制局部交叉跨越断面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危险影响严重的重要通讯线,应该把它明显标记在绘制图上。

1.3定位测量

根据技术施工设计的成果和设计单位的安排,进行定位交桩的测量称为定位测量。定位测量的目的是把平断面图上安排的杆位,具体在现场测量定位。但是这种并不是没有变动地用于现场定位测量。所以,作好记录是最必须的过程。一般“定位交桩表”一式三份,分别交给运行、施工、设计三方。在施工方进行定位测量时,一般一个基杆位只定一个杆位中心桩,而且桩用铁钉会用红漆点标明。为了防止施工发生不必要的错误,杆位桩和方向桩会采取明显的标志,用来区别。

1.4水文勘测

在复杂路径下,线路如受到河流、湖泊的影响,这时必不可少的就是利用水文勘测的方式进行探测,一般包括:测量最高洪水位、常年洪水位、最高航行水位、河床冲刷情况等。

1.5地质勘探

工程地质勘探是杆塔设计基础的依据,以掌握线路附近土壤的物理力学特点作为目的。土壤地质情况勘探直接影响着线路的经济利益和工程安全,特别是特殊的地区,如跨越河流,在河中立杆的工程造价比较大。这决定了地质勘探的特殊性,所以地质勘探一般由专业的地质工作人员来完成。地质勘探的主要内容有:根据现场调查,区别出不一样的地貌类型,如丘陵、山区、峡谷、盆地、分水岭等,在山区按照2000m内的相对高度分别划分为:相对高度大于1000m的为高山;相对高度500~1000m的为中山;相对高度175~500m的为低山;相对高度小于175m的为丘陵。

2 复杂路径下的35kV架空线路杆塔定位的注意点

35kV架空线路杆塔在复杂路径定位时要求工作人员仔细掌握和执行既定的政策和方针,用整体的眼光,从实际出发,全神贯注,应对定位工作。对至关重要的塔位,必须牢记以“以位正线”的工作原则,从而做到经济和安全的双赢,即节省了工程造价,又保证质量的安全。要想做到预期的目标,在定位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2.1首要注重复杂路径的勘探准备工作

定位人员在工作之前必须详细了解当地的地质地貌,跨越物交叉情况,做好定位之前的准备工作,细致分析平断面图所表达的信息,工作人员必须细致了解现场的基本人文分布,比如居民区、非居民区和山区的划分,便于在工作中随时变换准备好的样板曲线,使工作能顺利地进行。另外,根据当地路径的实际情况,掌握杆塔本身的特质,如杆塔拉线的打法、基础情况、接地装置等是否符合当地现场的实际情况,方便在杆位定位的时候,才能充分发挥利用杆塔的全部特点,以便物尽其才,更加有效的达到其经济利益。

2.2根据复杂路径,制作定位样板曲线注意项

最大弧垂曲线、限制曲线和地面曲线组成了定位样板曲线在最大弧垂曲线上的每点下移到一个导线最低点之后,这点距离地面的限距,会组成第二条曲线,称这条曲线叫做限距曲线。在最大弧垂曲线上的每点向下移到一个导线悬点上,地面曲线就是这点距离地面之间的高度所组成的曲线。假如在样板绘制图上只绘制了曲线,这要求此条曲线应该绘制成最小弧垂。这条最小弧垂叫做最小样板曲线,架空线路杆塔上有可能形成的上拔力就是要用此条曲线来检测。

因此,做好定位样板曲线是架空线路立杆的关键。准确的计算最大弧垂曲线的档距十分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在复杂路径下,地质地貌环境的不一样决定着档距的差别,如果在平地上计算,应该采用计算档距的90%,而在山区上的计算,则要采用计算档距的80%或85%。

2.3立杆定位时的注意事项

在定位时,避免在建筑物上或其他物体上进行拉杆定位;避免在公路、河流、湖泊等处打拉线;对地的安全距离是在使用低型杆塔导线最应该注意的地方;在定位工作中,耐张段不宜超过3~5km,而且耐张段直线杆保持在20km以下最合适。

2.4进行杆塔定位后的检验和校对

在复杂路径下,保持杆塔定位后的检验和校对是保证线路安全运行的关键,在定位结束后,需要对安排定好的杆位进行检验和校对,检验和校对的工作包括对水平档距和垂直档距的检验和校对;对杆塔的上拔的检验和校对;尤其是在自然环境改变 后的检查和校对,例如,导线风偏后,对地面物的检验和校对。

3 小结

在复杂路径下的35kV架空线路杆塔定位中,做好定位之前的基本工作是顺利进行定位工作的关键,细致全面的基本工作会最大限度的减少工作时的误差,有利于面对预期之外的问题困难;重点控制好定位工作中易出现的常规性失误,有利于最大限度的节省工程造价,而且能够利于工程的安全进行,做到经济利益和安全效益的有机结合。

上一篇:如何改变工程造价的管理模式 下一篇: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