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举措 助推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时间:2022-07-21 09:07:27

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举措 助推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现在,电力供应的形势已经发生变化。由于电力商品的特殊性和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其市场特点有二:一、供电企业是区域自然垄断性企业,在同一营业区内电力消费者并没有自由选择为其提供“电能”商品的企业的可能。二、目前的电力买方市场仅是电力供求矛盾趋于缓和,电力供应相对过剩,一旦经济回暖,仍将局部出现电力供应趋紧的局面,但总体上的电力买方市场地位不会改变。因此,在电力买方市场条件下,供电企业要实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就必须负重争先,自加压力,其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有新的突破。

一、树立正确的企业竞争观

说到竞争,人们自然会想到企业间为争夺市场份额而进行的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样的思维惯性下,供电企业很容易形成这样的认识误区——电力商品是依靠输变电网络传送交换的,这就使电力供应具有自然垄断性,此外,基于网络传输的原因,有关法律支持供电营业区的划分,使得电力供应享有区域垄断性,客观上造成了在同一供电营业区内,没有与供电企业争抢电力消费者的对手,供电企业仍是依法独家经营。即使在电力买方市场出现后,竞争对于供电企业来说也并不显得多么重要迫切。显然,这是竞争观的错误。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供电企业文化要建立新的竞争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在企业形成强大的内在动力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这是电力企业文化的本质和灵魂,过去由于管理配置不顺,加之电力垄断性,供电企业职工竞争意识淡薄,改制后,随着电力市场的构建和开放,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这个竞争是激烈的残酷的。因此,供电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在构建电力市场的过程中,努力建设竞争文化。在战略管理、市场开拓、激励和约束机制、各项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是电力企业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以次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人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创造性主体,确立以人为本的生存发展观是企业战胜自我,超越时代的基础,充分重视人的因素,强调和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和职工的主人翁精神,是培育奋发向上的企业精神,确立崇高企业价值观的出发点。企业领导者,首先要以此为核心,通过各种文化教育增强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其认识并重视自身价值,并为价值实现而不懈努力。其次,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先导,挖掘内部文化资源,创造良好和谐的文化氛围,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以此提高其实现价值的综合能力。再次,一切关心企业,符合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职工合理化建议都应当得到尊重和激励。

第二,坚持改革创新,建设企业创新文化。新世纪里,企业的生产规模或成本不再成为重要,而创造性和灵活性将成为宝贵的资源。创新才能发展,敢于创新、敢于领先一步,就能掌握市场的主动权。这不仅可以赢得巨大利润, 同时也赢得了进一步发展的宝贵财富,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电企业要保持强大动力的唯一法则是创新,必须全面的构建观念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求。俗话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这话一点不假。应该说,供电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特别是随着电力企业内部“三集五大”机制推行,电力改革向深层次逐步发展的关键时期。每个企业都面临着生存、发展、创新的课题。企业文化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最新成果,对提高员工全面素质,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激情与智慧,推动企业全面进步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抓住时机,加大投入,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加强电网建设和改造,既是供电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对电网管理的要求,维持电力市场健康运行的保证,也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和充足电能的基础,更是供电企业在竞争中战胜自我、超越时代的保障。

二、树立正确的企业道德观

企业道德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供电企业道德必须体现以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为最高价值,企业发展必须对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这样的企业道德观,可以使企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敬业意识、奉献意识、创业意识和全局意识才能蔚然成风,真正树立现代企业形象。

第一,重视企业形象管理,强化优质服务意识。服务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在当前形势下,面临严峻挑战的电力企业抓住市场,适应客户,关键在于优化服务理念,完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项目,构筑新型的服务文化。

一是要坚持客户至上观点,建立完善的“一条龙”服务体系,从业扩申请、勘察、设计、施工、接电等环节提供高效、便捷、质优、价廉的服务。健全接电后服务体系和咨询服务体系,尽可能多功能、全方位地满足客户用电的多种要求,提高企业可信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是要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提高企业文明程度。为职工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是企业重视人、关心人和激励人的有效办法,也是企业推进社会文明程度提高所应尽的义务。

第二,确立现代企业经营观,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作为公用事业性产业的供电企业,应把推动社会物质文明的均衡展发展视为任,注重社会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一是要利用电力特殊媒体,面向社会建成文明示范窗口,在推进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为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表率。

二是要确立以德兴企的思想。培育社会公德,讲求职业道德。处于垄断地位的供电企业,应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规范职业行为,使职工对自己在企业内部和社会上的行为负责,介导奉献精神和全局观念。

三是要培育企业精神,营造健康的文化氛围。在企业内部形成宽松和谐,奋发向上的整体态势,培养职工勤敬业精神,勇敢的创业精神,紧定的团结精神以及高效快捷的工作作风。

三、树立依法经营的观念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为硬约束,具有强制性。而企业文化则依赖社会心理和群体氛围所具有的感应力对企业行为予以调整,是软控制。面对电力买方市场,在企业文化中增加“法制”含量,树立依法经营的观念,使“一硬一软”相得益彰,就显得尤为重要。把“法制观”注入企业文化中,既使企业文化所左右的企业行为方式,有了“质”的规定性与“度”的衡量标准,又把本需强制执行的东西,变成了员工的自觉行为,变成了企业的自觉行为,有利于企业在和谐的环境中,协调好对外关系与解决内部凝聚力的问题。树立依法经营的观念,不仅是优秀企业文化的内容,更是电力买方市场对供电企业的客观要求。

上一篇:一品红:十年磨剑,战略起航等 下一篇:平面设计专业计算机英语实践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