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学救父:酉阳穷小子先挣百万再上学

时间:2022-07-21 04:09:45

休学救父:酉阳穷小子先挣百万再上学

这本是一个老套的救父故事,但儿子所表现出的志气和担当让人折服,他的孝心最终打动了上苍,让这个故事有了一个完满的结局――父亲石华昌为了挣钱供儿子读大学,从四川酉阳远赴河北保定打工。由于极度疲劳,石华昌不小心倒在了刚出炉的煤渣上,全身90%面积被严重烫伤,生命危在旦夕。石华昌急需19万救命钱!然而,石家的顶梁柱都倒了,谁还会借钱给他们啊?这时,石华昌21岁的儿子石正伟向乡亲们立下重誓:不偿还救父钱就不上大学不娶妻!四年后,‘石正伟用休学创业挣下的钱还清了15万借款,然后悄悄返回校园,重新捧起了书本。而此时,他已经是资产数百万的公司老总。

为给儿子挣学费,疲劳过度的父亲倒在滚烫的媒渣上

2005年6月26日下午四时许,21岁的石正伟刚从网上查到自己的高考分数,就迫不及待地给正在上班的父亲打电话:“爸,我考上了,我的成绩上大学没问题!”

电话那头的石华昌眉开眼笑:“娃儿,有出息!咱石家终于要出大学生了!”两年前,为了给儿子准备将来上大学的学费,石华昌带着妻子到河北保定打工。让人欣慰的是,儿子没有让他们失望。

这两年,石华昌和妻子已经存了两万多元。听别人说,四年大学,学费加生活费,没有5万元下不来。为了多挣钱,石华昌开始加班加点拉煤渣。锅炉下红红的火焰映照着石华昌黑黝黝的脸,累得有些眼花的他却脚下生风似的停不下来,直到他跑错了道。锅炉房的廊道里按煤渣的冷热程度堆放着两类煤渣,刚出炉的煤渣堆旁拉着一条红线警示危险,冷却后的煤渣旁拉的是绿线显示安全。平时。石华昌负责运送绿线这边的煤渣。而此时,已经疲劳过度的石华昌看不清颜色了,一头冲进了红线里,当他感觉到脚底发烫想拔腿跑时,反而滚倒在200℃高温的煤渣堆里。几秒钟之后,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叫停了整个轰轰作响的小化工厂。

晚上十一点,在老家的石正伟接到了妈妈的电话。第二天下午五点半,石正伟拖着疲惫的双腿,赶到保定市252医院。父亲虚弱地躺在病床上,血肉模糊,正在上药的医生只要稍碰表皮,石华昌就会号啕一声。看到儿子,石华昌一双混浊的眼睛闪显出光亮,随后黯淡下去,他疼得昏了过去。石正伟望着惨不忍睹的父亲,心里像扎针一样痛。

半个小时后,石华昌醒过来,他望着守着床边的石正伟,愧疚地说:“娃儿,爸没办法供你读大学了,你要靠自己了……”石正伟握着父亲的手,百般滋味涌上心头:“爸,现在是身体最要紧,其他的事情不要想。”

为救父亲立下重誓:不还清债务不上大学不娶媳妇

医生告诉石正伟,病人全身百分之九十烫伤,属于二、三度烫伤,热量破坏了皮肤附件,普通的治疗已经不起作用,重点部位需要立即进行植皮手术,每拖一天,就多一份危险,手术加前期治疗费大约要19万块。

石正伟当即去找父亲打工的工厂。厂里说,石华昌未经批准,擅自提高劳动强度,因过度疲劳造成违规操作,应负主要责任,他们只能支付小部分医疗费,剩下的要病人自己想办法。石正伟算了下,家里的存款加厂里赔的钱,只有4万,剩下的钱要全部靠借。可这么多钱上哪儿去借啊?

石正伟叮嘱父亲好好养伤,一个人回老家酉阳市涂市乡筹钱。到家的第二天一大早,石正伟就出了门。陈叔家宽裕些,儿子大虎在外面打工,每年都能给家里汇些钱。“正伟,你家的事我听说了,但大虎下个月要订婚,家里没有余钱了……”还没等石正伟开口,陈叔先拿话堵住了他的嘴,石正伟只好去找别家,可是转悠了半天,也没借到一分钱。中午回家稍微休息了下,下午他又出发,来到了开小卖部的赵堂武家。“正伟,说实话,现在生意不好做……”赵堂武不是不能借,只是石家现在的状况,那钱只怕借出去就收不回了。石正伟看出了赵堂武的疑虑,急得要掉眼泪,再借不到,父亲明天的药就要停了。他说:“赵叔,我爸虽然受伤了,但还有我啊!不把你的债还了,我永远不上大学。我给您写字据,保证3年内还清。”见石正伟掷地有声,赵堂武同意借给他八千元。石正伟在借条上郑重地写下一句话:“不还清债,不上大学不娶媳妇!”

接连几天,石正伟跑遍了所有乡邻和亲戚,总共打了二十三张借条。

石正伟怀揣着借来的15万元回到保定。石华昌得知儿子立下了不还清债不上大学的重誓,气得大骂儿子,还拒绝接受治疗,父亲病情紧急,石正伟不得不哭着跪在父亲面前,斩钉截铁地说:“爸,你的病要治,我的学也要上!我一边打工一边上学。你病好后,咱们两个合力还债,合力供我上学。”

儿子的话让石华昌宽慰不少。医院给石华昌做了大面积植皮手术,石华昌的身体开始慢慢恢复。8月初,一家人从保定回到老家。

出院后石华昌还需要后续治疗,石正伟充当了父亲的临时医生。每次换药,石华昌都痛得满头是汗,可他咬牙挺着,他要赶快好起来,和儿子一起还债。

毅然休学:为父偿债去创业

9月1号,在父亲的督促下,石正伟带着重庆山峡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到学校办理了入学手续。报完名,石正伟就在学校布告栏寻找招聘启事。

很快,石正伟在三峡金字塔大学生服务中心找到了一份工作,一个月有了七八百元的收入。第一个月领到薪水,石正伟就寄回家500元。可这对于家中的巨债无疑杯水车薪。他决定瞒着父亲休学,全身心地去挣钱。他找到辅导员王老师说明实情,王老师被他敢于担当的精神感动了,协助他办理了休学手续,并叮嘱他尽快返校。

休学后,石正伟看到有家葡萄酒公司招业务员,说待遇丰厚,就满怀希望地报了名。可是几天下来。他一瓶葡萄酒也没卖掉。

一天,在一家超市,他看到一位做高端品牌的葡萄酒老板正跟超市结帐,石正伟心中一动:何不换个思路,将酒推销给这位有销售渠道的经销商,自己的酒是中低端品牌,正好与他的高端酒互补,捆绑销售不是更好?

从超市出来后,他跟葡萄酒老板攀谈起来。老板仔细看了看他手中的葡萄酒,又问了价格,就决定订十箱。石正伟兴奋极了,卖出十箱,他就有两千多元的提成。拿到钱后石正伟马上打电话给母亲,让她把钱先还给赵堂武。赵叔是第一个借钱给他的人,他心里感激不尽,下个月一定要挣到六千元,把赵叔的钱还完。

12月,公司做葡萄酒促销活动,他是活动现场的负责人。这次促销效果很好,活动一结束,经理就把石正伟的七千元提成给了他。

第二天,他给家中打电话,刚要问父亲的病情,母亲却说:“正伟,你姨大爷正在咱家……”正伟明白了,他向姨大爷借的五千元钱又要提前还了。他让姨大爷接电话:“姨大爷,借您的钱我先还两千,剩下的下个月一定还齐。我爸现在身体不好,需要静养,如果你那边有急需,直接给我打电话,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想着父亲卧床不起还要看催债人的脸色,那该是怎样的窘迫和无助。他必须保护父亲,扛起这个家的全部责任。

经过再三考虑,石正伟决定不再为葡萄酒公司打

工了,自己做老板,赚钱才更多。听说物流行业利润高,石正伟四处奔波考察,经过再三衡量,最终选择了正在成长期的中通快递。

石正伟在学校门口租了一间小门面当代办点,专做学生的快递生意。为了省钱,办公设备都是用二手的,为了节省人力成本,他还把高考失败的妹妹叫来帮忙。可是,一月下来代办点一个单也没接着。石正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投进去的五六千元钱不能就这样打水漂。他忙着印传单向学生散发,甚至上门推销,由于价格低廉服务快捷,代办点慢慢有了单子。三个月后,他的手机响个不停。一个月就赚了近2万块钱。一下子赚的这么多钱,石正伟有些飘飘然,校园这块地方太小了,必须扩大规模。当时,中通物流尚未辐射重庆以东较远的县、市,石正伟想捷足先登,抢占渝东南的物流市场。

急需复学:为走出事业瓶颈再充电

2008年10月,他跟朋友胡先建合伙在离重庆最近的涪陵设立了分公司,注册资金近10万元。11月,石正伟再次与他人合作成立黔江分公司。接着,石正伟进一步实施他的东扩目标:占据酉阳县。

2009年2月,石正伟把分公司开到了老家。这时,石华昌才知道儿子已经休学三年多。这一次,他没有骂儿子,而是拿着旱烟袋蹲在门口沉默了,三年来,儿子为他还了近二十万的债,得吃多少苦,受多大罪呀。现在自己的身体已经养得差不多了,他要上县城给孩子打工,帮儿子挣学费。

随着位于酉阳南部的秀山分公司成立,整个渝东南物流货运一条线全部贯通,石正伟开始得意起来:看来自己休学是对的,凭着自己的吃苦精神和经商天赋,不上大学也能成功。

那天,公司刚来的几个大学生没事儿在海侃。“参加工作了,才知道大学生活多么好!”“是啊,无忧无虑!多姿多彩!”这样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石正伟听着他们的议论,心里酸酸的,心里有些不平衡:上了大学又怎样,还不是给一个休学的打工吗?

然而现实把他的骄傲彻底击毁了,从创业初期的光杆司令到有20多个员工的老板,他越来越觉得管理公司有些力不从心。“石总,这是这个月的账目。”出纳员小王递上一个月的账目。石正伟拿着本子翻了翻,脑子里一片空白,公司里没人知道,这个老板连账本都看不懂。公司运营半年了,他脑子里有的就是一本糊涂账。

公司的问题接二连三地出现,进入6月份以后,原本月月增长的营业额连续三个月停滞不前。按理说随着业务的拓展,业绩会越来越好,石正伟不知哪里出了问题。

一天,石正伟看到小刘没把客户的单子处理好,就当着所有员工的面,命令小刘:“你,今天必须把这个单子完成!”小刘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心里满是不服:“哼!不就是一个小老板吗!连大学都没读过。”声音不大,但还是被刚走出门的石正伟听到了。他想立马回头,但还是忍了。而这一幕正好被路过的石华昌看到。

下班后,石正伟把小刘单独叫到办公室,一边晃着老板椅,一边问:“小刘,你对我有意见?”小刘直言不讳:“对你,对公司都有意见!现在公司里面的员工大部分是你的亲戚朋友,大家在一起称兄道弟,人情大干规章制度,不利于公司的规范化管理和经营。”石正伟坐直了身子。

小刘继续说:“你呢,对员工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比如你下午讲话的语气,就让人听了不舒服。作为一个领导,要具备让人信服的领导能力和个人魅力,而不是火爆脾气。”石正伟坐在老板椅上不晃了。

当晚,石正伟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沉思,各种场景在他脑海里一遍遍回放:无奈的借债、流血的打工、艰苦的创业……这时,有人敲门,是父亲。“娃儿,你能有今天不容易啊!”石华昌觉得儿子的生意越做越大,身上的毛病也越来越多,他想给儿子提个醒:“小刘说的那些是对的。做事、做人是一辈子需要学习的学问,你才刚刚开始,欠缺的东西太多……”父亲的话点醒了石正伟。公司面临的发展瓶颈问题,其实就是老板的问题,自己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纠正。

2010年4月1号,石正伟回到了重庆山峡学院。王老师笑:“这时再读书肯定会跟四年前不一样吧?”石正伟抱着一摞书,大声说:“不一样,那时我一周读一本书,现在是一天读一本!”

昔日的同学正忙着一趟趟朝人市场跑,苦苦寻找工作,石正伟却平静地和一班学弟学妹们坐在一起,认真听课。“上大学还不是为了以后找个好工作,都当大老板了,还要上大学?”同学们看着每天按时来上课的石正伟,小声议论着。石正伟不做声,只顾埋头看他的书。

外面校园菁菁,手中的书本散发着浓浓的墨香,石正伟觉得,能静下心来读书,真好。(本文拒绝任何形式的转载、摘录。)

上一篇:痴情汉三年“长征”跨省寻妻演绎人间夕暮悲情 下一篇:中国最牛的在校大学生:靠“做好事”赚来两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