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龟探穴针法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观察

时间:2022-07-21 02:06:21

苍龟探穴针法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应用Mcgill疼痛量表评定苍龟探穴针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疼痛缓解程度,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04年3月―2006年10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住院部或门诊坐骨神经痛患者165例,按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即苍龟探穴组82例与常规电针组83例。苍龟探穴组:取肾俞、大肠俞、腰阳关、环跳、昆仑、阿是穴,选用50~75mm长的毫针,得气后退至皮下,分别向前后左右多向斜刺,渐渐加深,不留针。常规电针组取穴同苍龟探穴组,但不进行苍龟探穴手法操作,直接调针至“得气”后接G6805Ⅱ型电针机,选连续波,频率1.5-3.0Hz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持续电针30min。两组均隔天进行针刺1次,10次为1疗程。以疼痛分级指数进行量化计分,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在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苍龟探穴组、常规电针组各有2、3例患者脱落,最终苍龟探穴组80倒,常规电针组80例,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后苍龟探穴针法组痊愈显效率为88.75%,常规电针纽痊愈显效率57.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6.10,P=0.01)。②疗程结束后苍龟探穴组疼痛分级指数评分优于常规电针组(P=0.00)。结论:苍龟探穴针法治疗坐骨神经痛优于常规电针法,治疗方法较为满意。

关键词:苍龟探穴针法;治疗;坐骨神经痛

中图分类号:R277.75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12-2546-02

笔者在临床上使用苍龟探穴针法治疗坐骨神经痛80例,另设常规电针作为对照以观察疗效,结果显示苍龟探穴针法对于该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1.对象和方法

1.1设计 随机对照观察。

1.2单位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

1.3对象 纳入2004年3月-2006年10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住院部或门诊坐骨神经痛患者165例,纳入标准: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坐骨神经痛的诊断标准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腰部急性软组织损伤、骨结核、肿瘤等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患者。符合标准者165例,按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即苍龟探穴组82例与常规电针组83例。

1.4方法 苍龟探穴组:取肾俞、大肠俞、腰阳关、环跳、昆仑、阿是穴,遵循《金针赋》所述“苍龟探穴,如人土之象,一退三进,钻剔四方”。选用50~75mm长的毫针,穴位常规消毒后进针,得气后退至皮下,然后更换针法方向,分别向前后左右多向斜剌,渐渐加深,不留针。常规电针组:取穴同苍龟探穴组,但不进行苍龟探穴手法操作,而直接调针至“得气”后接G6805 II型电针机,选连续波,频率1.5~3 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持续电针30min。疗程:均隔天进行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期间两组均指导患者进行腰部及患侧肢体的功能锻炼。1个疗程结束后即进行疗效评价。

1.5主要观察指标 疼痛指数评分变化及症状、体征变化。

1.6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2.1评估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痊愈:疼痛消失(包括原压痛点、压痛消失),各项检查正常(包括血沉降至正常水平),并随访一年以上未见复发现象;显效:疼痛消失,各项检查正常,但随访中发现轻复发现象;有效:疼痛减轻,各项检查基本正常,但半年内有复发;无效:经治疗4个疗程后,病情无变化或因故自行中止治疗。以Mcgill疼痛量表中疼痛分级指数量化评定疼痛程度,程度分无、轻、中、重4级,分别记0,1,2,3分可计算出疼痛分级指数感觉分、情绪分和总分。

2.2参与者数量分析 苍龟探穴组有2例患者脱落;常规电针组有3例患者脱落,脱落原因为患者对临床疗效不满意,最终苍龟探穴组80例,常规电针组80例,进行结果分析。

2.3苍龟探穴组和常规电针组基线资料比较 见表1。

2.4苍龟探穴组和常规电针组疗效比较 见表2。

2.5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评分比较 见表3。  经t检验。两组治疗前疼痛分级指数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49,P:0.15),两组治疗后疼痛分级指数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0,P=0.00),苍龟探穴组得分优于常规电针组。

3.讨论

坐骨神经痛属于中医“痹证”范围,以坐骨神经通路的一段或全长的放射性疼痛为主症,其病因病机总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或跌扑闪挫,以致经络受损、气血阻滞、不通则痛。针刺疗法是中医临床治疗疼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故使用针灸苍龟探穴法能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寒止痛。

坐骨神经痛治疗原则关键是要松解压迫坐骨神经周围的各种组织,包括无菌性炎症、周围水肿等病理因素,在这个思维指导下,各医家或采用针刀疗法进行软组织切割剥离,或在麻醉状态下采用按摩手法强行将压迫组织扳动拉开,或在牵引状态下将腰部压迫的各种组织拉开。但鉴于针刀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按摩手法与牵引强行将压迫组织扳动拉开后对局部软组织损害较大,然而来源于《金针赋》的苍龟探穴针法,操作时其针体向各个方向透刺,通过多次手法操作,同样可以达到将坐骨神经周围的压迫组织进行松解、分离之目的,且治疗起来安全,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电针仅仅是通过电刺激达到短暂止痛作用,对于坐骨神经局部软组织的“压迫”状况却并无有效干预。临床评价两者的疗效,结果证明苍龟探穴针法确实优于电针治疗。

上一篇:从“脾虚致消”建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 下一篇:内外合治甲亢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