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我国奥运会与体育产业的发展

时间:2022-07-21 11:39:53

展望我国奥运会与体育产业的发展

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为跨入新世纪的中国提供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加速发展机遇。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将会因北京奥运会而得到极大的促进,中国体育体制将会进行空间规模的改革。同时奥运会也将全面拉动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从而有力地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北京申奥成功将在7年内平均每年拉动我国GDP增长0.3~0.4个百分点。而北京统计局则表示,举办奥运会将对北京每年的经济增长产生2.5个百分点以上的提升作用。今后10年内,北京的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两位数,将在201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000美元的目标。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特质文明的不断提高,精神文明的要求必然越来越高,追求健康长寿的愿望也越来越强,加之北京奥运会开幕的越来越近,这一切必然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高速发展。体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另外体育事业的发展对经济的腾飞又有促进作用。因此需要研究如何利用奥运商机、借鉴奥运的动作规则。

一、奥运会对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影响

1.促进中国体育产业和企业的国际化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体育产业特别是体育商业服务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外著名的体育用品公司、体育管理咨询公司和体育俱乐部纷纷进入我国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利用举办奥运会之机,一方面学习国外的技术、经验;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培养我国体育产业的强势企业,力争进入国际市场,和外国人一争高低。有助于我国企业包括体育企业借奥运会快步走向国际,走向世界。

2.有助于体育产业规范化管理和企业制度完善

奥运会,将对政府做什么、支持什么的效果进行检验。这对我们调放结合发展体育产业有很大好处。比如,是否要重点支持竞技体育,放开其他体育办的产业;是否应从产业政策上鼓励民间私营企业投资体育产业,特别是一些便旧市场化运营的项目,如体育健身娱乐场所;是否应对从事为主体产业服务的为提高大众身体素质服务的项目和单位,国家应给予适当支持,如减免税、优惠贷款等。而国内企业要在奥运经济中找到商机,就要与外商企业进行竞争,而制度健全与科学,是进行竞争的基础。因此,奥运会将促进企业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运行机制。这可能会使一些有条件的福利型、事业型单位加快向经营型、企业型转变。加快体育产业中的国有企业改革,构筑符合现代化体育产业发展要求的企业组织结构。与之相应,体育经济政策要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体育组织的权益,鼓励体育产业中形成多咱所有制的竞争格局,要利用股份制等形式来吸引和组织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体育产业。

3.开发了社会复源,完善了市场机制

通过举办奥运会可以开拓市场资源,拓宽融资渠道,丰富管理模式,将带动金融实业、建筑产业、建筑材料和设备产业、科技产业、环保产业的全面发展。例如,通过奥运场馆及相关文物 项目法人招标,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新的社会公益项目管理和投资动作体制,吸引了有实力的多元化经济实体参与项目的建设,打破以往由政策投资、主管部门经营、经营亏损、财政补贴的旧体制模式,搭建了政府、企业、金融、法律机构之间的信用建设桥梁。同时一批优秀企业团队脱颖而出,走到一线,在国际平台上,与国外大企业谈融资、学管理,共同组成投标联合体,做出与有相当水平的投标文件,参与竞争。而且也对北京、奥运会场馆和相关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在确保项目法人招标顺利实施的同时,让国外企业了解了北京,了解了中国,为体育经济的国际合作、开拓国际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开阔了体育消费者的视野,改变了体育消费观念

奥运会的举办,使消费者开阔了视野,改变了观念。在体育产业与民众体育需求的动态变化中,人们的体育观已开始悄然发生变化。人们观看体育比赛的目的已不仅仅是关注我们国家运动员的表现,进而体验企业国家形象和民族尊严的心理历程,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把它作为一种休闲活动或精神陶冶的活动。这将影响人们的体育兴趣和体育价值观,从而影响他们的体育行为及体育消费行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偏爱竞技体育之外的体育活动。如体育旅游、休闲运动、健身运动、运动康复等等。体育的社会形态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如果说过去的竞技体育是由国家埋单的话,那么现在的更广义的体育是由民众消费,而这种消费被很多关注健康的人们被称之为“健康投资”。

二、寻找适合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1.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

为了保证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及利益,必须建立好完善的法律制度,通过立法来解决冲突与纠纷,这是体育产业的必然途径,在法律、法律的制度上既要保证商业化开发不能损害体育事业的利益,也要保证投资的利润空间。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和完善体育产业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投资体育,有社会的广泛参与,才能更快、更好地加大体育产业的社会化、产业化。

2.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不断扩展体育产业新领域

体育产业要发展,仅仅依靠体育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充分社会各界的力量(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等优势多元发展体育,民营经济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健康、最有活力的力量。但是近几年来,民营经济的增长速度却一直低于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徘徊,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如何带动企业的自主投资增长速度加快,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作用,让民营经济在投资发展体育产业中唱主角。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共谋发展。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以参股、收购、租赁等形式,参与体育产业经营开发,参与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参与社区体育服务,体育中价服务,形成不同所有制等同发展体育产业的新局面。

3.完善体育健身设施,发展全民健身运动

北京奥运会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扩大体育消费需求,提升国民体育意识,引导和激发大众的体育消费行为,由于奥运会经济与社会整体经济运行的互动关系,消费者的收入有所增加,为进一步发展体育经济创造了条件。随着我国整体进入小康水平,其消费观念和体育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增加。我国城乡居民的体育娱乐消费进一步朝着大众化、普及化、多样化方面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投身与体育锻炼的热潮当中。体育休闲、娱乐、度假、旅游也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从我国当前城乡居民体育消费的特征来看,体育消费形式已从福利型的单位供给消费向个人自主消费转变,体育消费的群体也由青年人和高薪阶层为主,向各年龄发展和广大工薪阶层广泛与方面转化。为此,要发展群众体育消费市场,建立群众体育群众办的管理体制和群众体育自我投资的运行机制。要完善体育健身设施,将各地场馆与事业型转为经营型向当地群众开发。应细分体育消费市场,注重开发层次性,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吸入水平和不同举消费者的消费需要,开发组织不同层次体育劳务消费品的生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要并提供更多方便的场所更有利于全面健身运动的推动。

4.加强人才培养,促进体育产业

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要有一大批热爱体育、既懂体育专业、法律、又懂得经济管理的复合人才。根据未来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和深化体育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体育资源必将实现体育信息社会、充分体现信息的价值,真正实现自我支持和自我发展。管理者创新源泉将来自于信息资源,而培养创新的意识需要管理者坚持不懈地学习与交流,实现知识的积累和消化。这就看高校在培养体育管理人才上能不能突被旧的管理模式、管理观念和管理规范,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如此的迅猛的情况下,培养的人才是否跟上时代的步伐、掌握的知识技术、技能、管理方法、理念是否超前,这就是摆在高校教育改革的一项新课题。高校在培养管理人才上必须掌握“超前”的管理方法,“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现代”的知识技术、技能,要站的高、看的远、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管理水平。这样的管理人才才能让不成熟的我国体育产业因为有足够人才而变得全面化,成熟化发展。

总之,2008年奥会给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千裁难逢的机会,如何把握这一时机,各地结合自身特点,借助奥运会的契机,发展好体育产业,使体育与经济相互促进,提高我国体育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使我国的体育产业做的更强、更大、逐步走向国际化。

参考文献:

[1]李宁:奥运经济与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J].产业论坛,2005,[6]

[2]兰少军:展望后奥运时期的体育经济[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2]

[3]管勇生:论2008年奥运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2]

[4]王波:论体育产业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2006[8]

上一篇:论我国房价虚高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日本城市旅游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