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第一道“考题”

时间:2022-07-21 08:07:15

宝宝的第一道“考题”

环城皆拆也。

生逢此时,拆迁、修路,永远没个完。旧城区像一袋薄脆的小饼干,转眼一扫而空;突然杀出一块新绿地,是硬生生凑进去的,像植入广告。这里原来是什么?很思量了一会儿才想起来:竹林。小年抬头看飞得惊惶的鸟:“妈妈,大树都没了,鸟窝也要拆迁吗?它们睡哪里呢?”

白天夜里,机器轰鸣,天刚蒙蒙亮,路边每个工地上,戴着安全帽的工人匆忙来去。小年渐渐听熟这声,看惯“爷爷叔叔在干活。”

酷暑难耐的正午,建筑工地似乎也放慢了脚步。我带她穿过地宫似的地下通道,台阶上有不少工人闲坐,有三五成群在说笑;也有年轻的男孩子在玩手机,很专注;更有人直接躺在台阶上午睡,艳黄的安全帽摘下来挡住半张脸。火辣辣的大太阳,在通道入口处窥伺良久,通道却是天然冰窖,水气荫凉。呆久了,会得关节炎吧。

小年很少看到工人的休息,问我:“妈妈,他们在干什么?”我答:“乘凉。”

她问:“什么叫乘凉?”呀,想我华夏源远流长的乘凉史,将溃于一旦吗?

我尽量清晰地说:“在很热很热的夏天,躲到比较凉快的地方去,叫乘凉。比如去湖边呀、山上呀……地下通道。”不自觉的声量低了,这最后一个,与前两个的风雅,可真是天悬地隔。一身汗臭与小扇流萤,放不到一个频道上去。

她圆睁双睛:“没有空调吗?”

我惭愧地说:“没有……”幸好她的下一个问题不是:“为什么没有?”她还不知道哪些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她还没想到,这些组成她生活的事物:钢琴、跳舞课、牛排、iPad……对很多人来说,已是奢侈。

走到地面上,看到一位老工人,蹲在路边,在满是泥浆的水洼里洗手。小年惊叫起来:“妈妈,好脏好脏。爷爷为什么在这里洗?怎么不在水龙头下用洗手液洗?”

这问题渺小如芥子,又盛大得用道德规矩也难以解释。我只能含糊其词:“因为工人叔叔们都住工棚,没有自来水。”

“他们不是来盖房子的吗?为什么不先给自己盖一个?”

居者合该有其屋,这是天经地义的事。纯朴的劳动阶层同情心,在一个4岁女孩的心中萌芽。我期期艾艾地说:“因为房子盖好了,就不能动了。而工人叔叔总是要走来走去,到处盖房子。所以不能给自己盖。”我心中想到的却是《圣经》里的一句话:狐狸有窝,飞鸟有巢,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

“那他们盖好的房子给谁了呢?”

我答:“开发商……”我不知道该如何往下说:到底谁要给劳动和疾苦负责?显然不是我们这些房奴。关于阶级与阶层,关于剩余价值,关于即得利益者与社会底层……好多事物,其实我自己也不甚了了。

而教育,不仅在学校与家庭。社会才是最严厉的考官:她会遇到怎样的考题,她时代的价值观将给她怎样的答题思路,她将提交怎样的试卷,而最后,命运将给她判几分?

这都是,我无从推想的事物。我只知道:社会大讲堂,已经开课。

叶倾城

作家,心灵导师,主持人。著有《爱是一种修行》等散文集、《爱或不爱都是事儿》等信箱集、《原配》等长篇小说,在金鹰955电台执掌《子夜车站》节目,备受好评。新作《爱是一生的修行》现已面世。

叶倾城继两性情感随笔《爱是一种修行》后的又一力作。作品依旧沿袭了她一贯的文风,睿智犀利而又不失婉约极致。以多元的视角和独到的爱情观对爱情进行诠释和注解,全书着实为一场女性随笔的盛宴。

上一篇:陈致元: 爱,是最好的礼物 下一篇:春节和感恩节都是聚会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