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听障大学生的摄影教学探析

时间:2022-07-21 07:40:02

针对听障大学生的摄影教学探析

1 发挥优势,增强听障学生学习摄影的自信心

虽然听障学生在生理上存在着听力障碍,但他们身上还是有着许多优势,而这些优势正是学习摄影所必备的特质。因此摄影教师应该充分地发挥这些优势,因势利导,挖掘他们学习摄影的潜力,增强学习摄影的自信心。

1.1 视觉敏感、形象思维发达

生理上的听觉障碍和长期的生活习惯使得听障学生主要靠视觉来感知外界事物。他们的视觉非常敏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对事物的具体形象感受力强,形象思维非常发达。这些特质特别适合学习摄影这种二维平面艺术。因此摄影教师应采取直观的教学方法,把摄影知识转换成最直接的不需要进行逻辑思考的内容讲给听障学生。同时发挥听障学生视觉优势,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去感受,鼓励学生讲出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在此基础上引出相关的教学内容。比如讲色彩的情绪,可以把学生带到秋天的户外,有些学生看到的是麦穗金黄、果香四溢、秋高气爽,而有些则看到落叶纷纷、秋风瑟瑟、萧条凄凉。摄影教师就可以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对秋天的理解,顺势引出如何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1.2 思想专注,不受外界打扰

相对与正常学生而言,听障学生有着明显的听力缺陷,但正是因为这个缺陷使得听障学生不容易受到外界声音的干扰,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专注地聆听和观察。因而听障学生对于摄影理论的思考更加专注,也会比一般的学生更容易全身心地投入到拍摄过程中,创作出优秀的摄影作品。但是,由于过度的专注,他们容易出现疲劳、注意力涣散和反应迟钝的现象。因而在摄影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效地利用听障学生有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把摄影的主要理论和技术的讲解尽量地压缩在这段时间内。同时还可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对听障学生进行刺激,尽量延长其注意的时间。比如实行多媒体教学,进行户外拍摄和主题拍摄,实施教学互动,让学生自己相互讨论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

1.3 善于思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虽然听障学生在生理上异于常人,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认知缺陷,但是他们作为一个有着不同常人的生活经历的特殊群体,摒弃了声音的干扰,更善于思考。他们拥有观察事物的独特视角以及认识生活、体验生命的洞察力。他们对艺术的形式、摄影美的实质有着独特的感受和表现方式。

听障学生对新鲜的东西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对此有着高涨的认知热情与创作冲动。可以说,尽管听障学生在生理上有些缺陷,但在艺术创作的灵感上、人性光辉的捕捉上,却有着明显的优势,这是摄影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肯定并积极挖掘的,要引起摄影教师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努力引导。

2 因势利导,帮助听障学生扫除学习障碍

2.1 积极表扬,克服自卑心理

由于生理缺陷的影响,听障学生在文化知识的掌握和各项技能和素质的发展上,都难以达到同龄正常人所具备的程度。再加上社会对听障人士的偏见,会使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缺乏应有的自信心。这种普遍存在的自卑心理极大地限制和阻碍了听障学生学习摄影的热情。因此如何帮助听障学生重拾自信也成为摄影教学的一个重心。摄影教师要多讲解有积极意义的关于聋人题材的摄影作品,穿插听障人士成功的案例,特别强调他们在争取成功的道路上所遇到的挫折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引导他们正确地面对自己的缺陷。

摄影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以积极肯定为主,表扬听障学生每一个细微的进步,鼓励听障学生参加校内外的摄影比赛,对每个参加摄影比赛的听障学生进行指导,大力赞赏获奖的同学,增强他们学摄影的自信心,克服自卑的心理。

2.2 加强交流,克服孤僻心理

由于生理上和沟通上的障碍,听障学生很难同正常人进行有效的交流,甚至还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就容易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但是,摄影作品的拍摄是一个不断沟通、不断学习的过程,这种性格特别不利于他们进行专业的学习。因此,摄影教师要积极地融入到听障学生中,与他们一起拍摄,一起活动,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和他们住在一起,朝夕相伴。教师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与他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以愉快、喜悦的心情去感染学生,使学生不再觉得孤单,逐步地走出心理阴影。

摄影老师除了在心理上关心听障学生外,还可以争取更多的机会让听障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比如在班级内部举摄影作品研讨会,鼓励他们对摄影作品进行交流;还可引导听障学生与正常人之间进行交流,比如让他们去拍摄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定期的与正常的摄影专业的学生进行学习探讨等,相同的专业使得他们会有很多相通的话题,相互之间的良性的交往也有助于改善听障学生孤僻的性格。

2.3 利用多媒体,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摄影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特别是最基础的照相机操作课,单靠理论是不能帮助听障学生掌握照相机操作技术的。摄影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面对面、手把手地教学生。比如讲照相机光圈时,可把教师的照相机和电脑连在一起,这样投影可以显示照相机操作的每个动作:光圈如何调节,光圈的大小怎么影响进光量,画面的景深有什么变化以及由此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等可以很直观地通过投影展示出来。但是没有多媒体的话,摄影教师单依靠手语很难将这些解释清楚。

同时,摄影课堂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灵感,听障学生可以不必像正常学生那样端坐在课堂上,可以围在摄影教师的周围,随时提出疑问,摄影教师也可以更快更及时地解决问题。

上一篇:独立学院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研究 下一篇:医院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