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视野下我国学前教育师生间的“应然”状态

时间:2022-09-01 08:55:30

【前言】存在主义视野下我国学前教育师生间的“应然”状态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1.2 学生观 存在主义者较为强调学生本位。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帮助每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教育中,学生处于选择而不是模仿和服从的地位,而是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塑造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的主体化教育,尽管如此,自由选择并不是没有限制...

存在主义视野下我国学前教育师生间的“应然”状态

1 存在主义师生观

存在主义哲学是20世纪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中最大的一个流派,其主要思想为以人的“存在”为出发点,重视人的个性、自由、主观性和独特性,注重人的情感体验,促进人的自我生成。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是对传统教育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它认为传统的教育把个人简单化、客观化,教育过为严肃,传统教育总是把个人的自我发展置于次要的地位,用前人总结的知识经验作为灌输的内容,以达到改良社会的教育结果。这样一来,教育就完全成为了社会的附属品,按照存在主义所反对的行为主义教育观――刺激和反应的公式,重视知识的逻辑联系,重视机械教学,由此把学生也当做机器,用控制学生行为来实现教育目的,这与存在主义的人本思想完全不同。存在主义教育者指出传统师生观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被当成机械的产品,真正的师生关系应该平等而互相信任、互相尊重。

1.1 教师观

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教师是促进学生进步,引导学生发展“创造性”。教师应鼓励学生向自己挑战,批判自己的观点,培养不怕犯错误的精神,而不应该代替学生决定一切,给予学生多点不同的知识、观念、信仰等不同选择的机会,让学生为自己而进行选择。这样,教师应该具备三种素养:谦逊感――感到自己是对学生施加影响的很多因素之中的其中一个,而不是全部;自觉感――意识到自己是唯一想要影响学生整个人的人,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信赖――认识到在教育中唯一可以接近学生的途径就是学生对教师的信赖,而不是具有强制性。这才是教师赢得学生的信赖,让学生所亲近的的好方式。教师要把学生当做一个真正的“人”,一个作为存在的独特个体,所有的事情应该都由其自己决定,而不能随意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另外,教育对学生应一视同仁,不能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或者成绩等的差异来对学生做区别对待,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并具有个体差异性,但并不能说明其具有等级区别,教师是创造者、激励者和引导者,不能强迫学生来接受其个人观点。

1.2 学生观

存在主义者较为强调学生本位。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帮助每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教育中,学生处于选择而不是模仿和服从的地位,而是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塑造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的主体化教育,尽管如此,自由选择并不是没有限制地选择,而应伴随着责任与义务。教师、学生、教育内容这三个方面,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存在。真正的教育必须保证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可以选择学习的内容与学习的量。因此,这种主体性学生,为了成为他自己,就必须有勇气和主见,为自己的选择二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个性也会随之确立、凸现。

1.3 师生关系

首先,存在主义者认为只有师生之间的“对话”才是真正的教育。所谓“对话”是指师生之间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平等的立场上,通过谈话与倾听,师生之间进行双向沟通与交流,除了语言沟通方式外,更是一种包容、接纳性的心灵沟通。师生间情感教育十分重要,于是对话成为了一种和谐的精神、情感氛围。其次,师生间的关系应是“我与你”的关系,教师要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特个性、自由的人,而不能看作机械化、物化的事物,这种关系需要通过热情、理解、信任的方式才能很好的建立“我与你”的关心,从而表现相互的主体性关系。

2 我国学前教育师生关系的“应然”状态

近几年的我国学前教育进行了多次的改(下转第189页)(上接第154页)革,效果却不明显,人们依然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教育的根本弊病在于儿童教育的主体性缺失,存在主义教育观告诉我们,我们要更加关注儿童的体验与情感,儿童是作为一种“存在”而存在,只有把教育拉入儿童的意识中才能具有真正的意义。综上所述,存在主义在对我国学前教育师生关系建立方面有以下几点启示:

2.1 教师所实施的应是人本主义教育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它更包括了人的本性、内涵和素质的提高和丰富。我们教育面向的不是一个个整齐划一的物品,而是活生生的,充满个性而天真烂漫的儿童,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儿童的内心感受,了解其真正需要与真实想法。要把“人本主义”作为师生关系的起点,始终注意发挥儿童的主体作用,尊重儿童的个性,关注儿童的兴趣、爱好、需要和个性发展,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尊重儿童的选择,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建构学习,实施人性化教育,为儿童在自由的教育中为今后在选择中确立人生的价值和对社会的责任打下基础。

2.2 教师应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力量,发挥榜样作用

尽管有着年龄的限制,但是教师的性格和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儿童,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一个好的教师其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教师应多与儿童沟通交流,既有利于对儿童的了解,更有利于与儿童相互渗透爱的情感。因此,要重视教师个性品质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与教育作用,这是任何书本知识都无法代替的一个重要部分。

2.3 确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我国的大多数幼儿园里,师生关系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与儿童之间表现为权威、依从的关系。教师总是以儿童年龄小而不懂事为理由,缺乏对儿童的信任与尊重,没有真正的“对话交流”。事实上“我和你”的关系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要通过师生的“真诚”气氛,来实现师生间“我与你”的平等、互尊的关系。无论儿童的年龄有多小,都会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只有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尊重儿童的想法,才能帮助儿童更好的成长。我们现在很多的教育总是跟着大纲和教学任务走,而在幼儿园教育中,实际上教材、计划等应该是在次要地位上,更重要的是生成教育、隐性教育等这类弹性很大的教育,也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把儿童成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人,他们的想法才能得到关注、尊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儿童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让儿童学会自我规定,自我创造,让儿童的意识真正得到激发,做到有意识的学习。这才是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意义所在。

总而言之,存在主义作为一种“以人文本”的教育哲学,强调儿童对自我的认识、对人生的认识及儿童的自我生成,关注人的自由、选择、责任的精神状态,极力弘扬人的主体性和创新性,这种理念确实给我国学前教育师生关系有很多启示,我们应该借鉴和吸收好的理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好的促进儿童的发展。

上一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探讨 下一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