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的快速诊断及衡量

时间:2022-07-21 07:29:17

知识管理的快速诊断及衡量

[摘 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知识管理的含义及特征,重点介绍了知识管理的诊断及衡量。本文根据知识管理的四个模式结合知识诊断表,建立了快速知识诊断表(KMD),能够让使用者根据自己的模式快速诊断出知识管理的问题并进行改正。本文还重点介绍了知识管理的衡量工作,从客观及主观两个方面进行衡量,综合全面的进行衡量。本文是为了使知识管理工作简单快捷有效。

[关键词] 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管理 KMD 衡量

一、前言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所处环境更加复杂,竞争更加激烈,知识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彼得•德鲁克说过:对知识和知识工人进行管理的要求是今天的管理当局必须能处理的问题。“知识就是力量”,而知识不能自己成为力量,组织使知识成为力量。知识管理已经应运而生,它能帮助组织应对各种变化及竞争,因此对知识管理状况的快速诊断及衡量显得尤为重要。对知识管理的诊断和衡量能使知识管理正确而有效地进行,及时调整方向、修正不足,让企业既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创新。

二、知识管理的内涵

1.知识管理的含义

知识管理就是对组织及员工的知识进行获取、共享、创新、应用等,既包括组织显性的、被大家所共享的知识,也包括隐性的、隐藏在专业知识人士头脑中的知识的管理,通过知识管理满足企业现有和未来的需要,确认和利用已有的和获取的知识资产,开拓新的机会。

2.知识管理的特征

(1)管理的核心是知识,尤其是具有隐性知识的员工。知识是组织能够应对专业需要、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的有效因素,尤其是那些隐性知识,一旦被挖掘并共享便具有极大的价值,其对组织及整个经济环境的影响巨大。

(2)知识管理要与企业文化相融合,两者要互相促进。企业文化是组织共同的行为规则,深深影响着组织的成员的思想,形成一种组织特有的文化氛围。知识管理要适合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的渗透帮助下进行学习。

(3)知识管理能够促进社会知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竞争力。组织中的成员的素质提高了,自然而然带动了整个社会水平的提高。

三、知识管理的快速诊断

1.知识管理模式

人和技术是知识管理活动的两个主要维度,知识管理就是要管理好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并让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以人和技术两个维度以及知识的性质为标志,知识管理模式大致分类如下:

(1)信息化模式:依靠技术来管理,显性知识是这些组织的主要知识。这里的组织一般是产品或服务标准化、单一,对创新的依赖较小等。

(2)人性化模式:这类组织主要依靠个人,靠的是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一般一些服务类公司、咨询公司等具有这种特点。

(3)人―人模式、Ⅳ人―技术模式属于综合的管理模式,因为这两种管理模式包含技术和人两个维度,只是管理的重点不同,人―人模式偏重于人及隐性知识,人―技术模式偏重于技术及显性知识。但都是要加强组织的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促使隐性知识显性化。

2.知识管理的诊断

知识管理诊断书(KMD)是围绕知识管理过程框架(包括以知识的获得、运用、学习、贡献为主的策略过程和以知识的评估、建立和保持剥、离为主的战略过程)建立的,以知识管理模式为中心,结合KMD得如下简易快速诊断表:

运用此快速诊断表,首先要知道自己的组织是以上四种知识管理模式中的哪一种,然后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模式都有对应的判断项,给出具体属于哪个标准,最后算出分数。具体操作如下:

(1)若组织属于信息化知识管理模式,则对应表中1―5项进行打分判断:

S的数量×20+M的数量×10+W的数量×5=得分

(2)若组织属于人性化知识管理模式,则对应表中6―10想进行打分判断:

S的数量×20+M的数量×10+W的数量×5=得分

(3)若组织属于人―人知识管理模式或是人―技术知识管理模式,即综合知识管理模式,则对应表中1―10项进行打分判断:

S的数量×10+M的数量×5+W的数量×1=得分

综上,如果得分少于60,则为不及格,说明组织的知识管理做的不合格,需要进行彻底整改。若得分高于60,则组织的知识管理算是合格,需要根据每项的具体评价标准去看你哪里做的不足从而进行相应整改。

四、对组织的知识管理进行衡量

1.实施知识管理衡量的必要性

组织不仅要实施知识管理,更要把其纳入组织的绩效评价体系中即对知识管理进行测评,这样才会使知识管理真正发挥作用。若只实施而不进行测评那就没有意义,因为一方面不能很好的激发员工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这样一来知识管理就陷入了被动状态,对员工来说只是管理徒增的一些额外工作罢了,知识管理犹如一潭死水,更不用谈创新了;另一方面,通过衡量能更好的知道具体哪些工作做的不好,综合进行分析,从而进行改正,若不进行修正那么便会一直错误下去。所以,要对知识管理工作进行衡量,而且至少要与其他工作一样进行衡量。

2.知识管理的衡量

知识管理的衡量要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进行衡量。

(1)主观的衡量。可以根据员工对知识管理的看法、态度等的反馈进行评估,为了使员工的反馈有效,组织可以围绕知识管理设计调查问卷。主观方面还要特别注意企业文化队知识管理的影响。企业文化影响员工随知识管理的态度、积极性等方面,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帮助员工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的不断增值,为隐性知识的外化创造环境。因此,企业要根据内外部客观环境和条件形成共性文化和个性文化,建设共享型企业文化,转变学习方式,大力推行实时培训。

(2)客观的衡量。设置一些重要指标进行量化,具体如下:

①人均营业增加率:每个全职员工所创造的价值的增加额的比率;②创新:新产品销售额的百分比;③每个人的培训小时数;④人均利润率:每个全职员工创造的利润与其薪酬的比率;⑤投资于每个人的培训与发展费用;⑥团队有效性:达到目标的团队项目的百分比。

五、结论

本文主要论述了知识管理在日常组织工作中的诊断,以及如何进行知识管理的衡量,还论述了知识管理的一些基本知识。通过知识管理的四个模式与知识管理快速诊断表的结合,使组织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下的诊断项目,方便快捷、简单清楚。通过衡量能够把知识管理纳入正确的轨道,保证知识管理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美) 彼得•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实务(实务篇)[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6

[2]崔云全.浅析企业文化队知识管理的影响[J].科技与管理,NO.1,2005

[3]夏敬华、金昕.知识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4:105~106

[4]温迪•布克威茨、鲁思•威廉斯.知识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9~35

[5]宋静.企业文化对知识管理的作用[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0

[6](美)杰克•菲茨-恩兹、芭芭拉•戴维森.如何衡量人力资源管理(第3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135~141

上一篇:信息化下企业价值链的构建 下一篇:浅析企业如何获取分销渠道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