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能竞赛为支点 推动一体化教学改革

时间:2022-07-21 07:22:50

以技能竞赛为支点 推动一体化教学改革

摘要:职业教育历来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随着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也越来越受到职业院校甚至是地方教育部门的重视。职业技能竞赛不仅展示职业院校的一体化教学成果,同时也成为职业教育培训、交流、提高的平台,其先进的行业性使其成为职业教育的指挥棒。两者有机结合,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能竞赛;一体化教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136-02

一、前言

一体化课程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逐步实现从“中学生”到“准职业人”的角色转换。而全国性的职业技能竞赛项目的设置十分贴近行业的需要,要求参赛选手具备很高的职业技能和生产实践经验,这与一体化教学改革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因此,将职业竞争与一体化的教学相结合,以赛促教,以教保赛,以实现职业教育和社会需求“零距离”,专业技能和工作期望“零距离”。

二、以赛促教,创新一体化课程体系

结合职业竞赛要求,创新一体化课程体系,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要制定理论与工作实践相融合、知识学习与竞赛技能训练相Y合的课程标准;二要从培养目标入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如专业素质、心理素质等的培养,以适应职业要求和竞赛竞技性要求;三要规范课程专业名称、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结构与内容、学业评定等,将课程内容与竞赛项目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竞赛标准对接;四要提供竞赛制度保障,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三、以赛促教,建设“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平台

竞赛不光面向学校,还面向社会、企业和生产岗位,许多竞赛项目紧追行业企业生产实际,竞赛的实训设备与生产环境基本实现对接。在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高职数控造型多轴联动编程开发”项目大赛中,项目裁判长、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吉红就明确表示:“比赛的设备也是在实际生产中用的设备,比赛设置的考题,在某种程度上比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还要难。”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要在竞赛中取得好的名次,首先要解决教学和竞赛场地保障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资金和技术投入,可以考虑以竞赛赞助商的名义吸引企业进校联合办学,扩大资金来源,添置、更新技能教学训练设备。对企业来讲,通过赞助院校参加全国性的竞赛,可以树立自己企业的品牌形象,甚至可以在比赛现场招收到企业最需要的人才。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办学,互利双赢,有效地推进了一体化教学与竞赛备赛,课内与课外教学平台相结合,学校与企业教学平台相结合的“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平台的建设。

四、以赛促教,强化一体化课程师资建设

竞赛的竞技性要求竞赛指导教师首先要是一名技术过硬的“工匠”,能够熟悉掌握本行业最前沿的生产技术。在大多数院校,充当大赛指导教师的都是一体化的专业老师。一体化教学对师资的基本要求就是“双师型”教师,两者对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是一致的。竞赛的荣誉性和激励性,促使一批指导教师通过顶岗实习、继续教育、外出培训、到生产企业拜师实习等形式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同时也提高了一体化课程的开发能力、指导学生竞赛竞技的能力。

五、以赛促教,推动校企联合办学机制,拓宽就业渠道

从筹备、组织竞赛到大赛实施,往往经历数月时间,影响面广,这种绝佳的品牌营销机会吸引了社会上的众多企业关注,逐步形成新的竞赛经济需求。近年来各高职院校自己组织的技能竞赛都有各企业的深度参与,也成为一体化教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充分体现。从前几届的全国职业技能竞赛来看,不但有英特尔、思科、博世等跨国巨头行业企业参加其中,也吸引了华中数控、大连机床、中诺思、汉王科技、天煌教仪、锐捷等一批本土企业的积极参与。企业的参与为竞赛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而竞赛现场也是企业进行最新产品和企业文化推广的阵地,为企业提高社会知名度、占领市场先机提供了契机,这对学校和企业来说都是“双赢”。竞赛本身蕴含高技能、新技术的要求,各具特色的职业技能竞赛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广阔的才能展示平台,也为学生开辟了一列就业的“直通车”。竞赛中涌现出的很多优秀学生选手凭借其高超的操作技能和较强的赛场应变能力,直接得到用人单位的录用。

六、建议

(一)完善职业技能竞赛激励机制,杜绝“应赛教育”异化倾向

技能竞赛是职业教育评价激励机制的重要内容,技能培养的效率与水平是衡量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政府应完善竞赛激励机制,对参与竞赛并取得较好成绩的院校,在院校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但是也有个别职业院校单纯为了拿奖,出现了“应赛教育”的异化倾向。精选的个别或部分选手在竞赛举办前的短时间内进行集训和高密度备赛,甚至放弃了正常的教学,这是不可取的,也是与职业技能竞赛举办的宗旨相悖的。学校不应“为赛而教”,而应该将职业技能竞赛视为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推进器,将技能竞赛常态化,融汇覆盖整个教学体系,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将备赛、参赛作为每个学生一次技能锻炼和能力的重要经历,提高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

(二)建立技能竞赛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衔接制度

职业院校学生毕业资格的取得主要看平日的学业成绩认定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两大块。要发挥以赛促教的作用,可以将学生的技能竞赛成绩与学业成绩结合起来进行考核,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业等级,在各科学业成绩均达标的情况下,除认定具有取得毕业证的资格外,对在国家级的职业竞赛中曾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可以不经过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在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基础上,由主管部门和鉴定机构根据比赛成绩判定是否达到国家职业认定标准,对符合要求者直接颁发相应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

七、结论

以赛促教,以职业竞赛突出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的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要求。以教备赛,通过深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把企业的理念、文化、技术需求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培养更能适合竞赛要求的种子选手。烧呦嗷ソ岷希促进一体化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人社厅发[2009]86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Z].

[2]罗云富.浅谈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中职数控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4).

[3]张德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市场论坛,2012,(5).

[4]何业军.“校中厂、厂中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3,(6).

[5]赵建宁.依托院办企业建设“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基地模式的探索[J].职业时空,2011,(7).

[6]彭银年,裴智民.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站建设的探索――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0,(12).

With the Skill Competition as the Fulcrum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HU Zong-yuan

(Yantai Institut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Yantai,Shandong 264003,China)

Abstract: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task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workers.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teaching reform,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vocational skill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large.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is obviously improved.The national profess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is also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vocational schools and even local education departments.Professional skill competition not only shows the integr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t the same time,it has become a platform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His advanced industry has made it a baton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can promote each other and develop together.

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skill contest;integration of reform and education

上一篇:养鸡疾病防控过程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成效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