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教学,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时间:2022-07-21 02:06:34

创设情境教学,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摘要: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激发学生的心理机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新课标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的转变,创设情境的途径初步归纳为生活情境、图画情境、音乐情境、表演情境、语言情境五种。

关键词:生活情境 图画情境 音乐情境 表演情境 语言情境

一、创设生活情境

即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例如,讲作文《我的家乡》时,我会利用多媒体播放家乡的图片:特产(包括岫玉、香菇等)、风土人情、自然风景等。这样学生会积极的讨论,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写出更好的文章。例如,我在讲解《苏州园林》时,收集了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又把自己亲自在苏州园林拍摄的照片展示给学生,没想到这些照片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学生让我说说见到的一切,并且学生自己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要到苏州园林看看的想法,我借机进行思想教育:只有现在努力学习,将来才更有机会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利用多媒体播放照片,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创设图画情境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优美的图画,情境的再现,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对于图文并茂的课文,可以利用展示图画来创设出教材所描绘的情境,再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客观事物,使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在具体的形象中感受与理解,提高认识能力。例如,我在讲解《南京大屠杀》时,收集了很多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图片、有关的报纸,又把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播放给学生看。一张张图片的刺激,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努力学习,保卫祖国,保卫人民,让自己的国家更加富强。课文插图、特意绘制的挂图、剪贴画、简笔画等,都可以用来再现课文情境。

三p创设音乐情境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用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教师自己的弹奏、轻唱以及学生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关键是选取的乐曲与教材的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境的发展上要对应、协调。正如今年夏天我听特级教师于漪讲座时所述:“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感受它、欣赏它。”我在教学别注重导语的设计,导语做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例如,在去年教《散步》一文时,一开课,我就用与本课融于一体的歌曲,也是学生都会传唱的歌曲《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和学生家庭照片、教师家庭照片还有我本人和学生们的家庭照片做背景,营造了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在他们心里我和他们就是一个大家庭。我爱他们,他们也爱我。我们会在课堂上同患难,共风雨,一路向前,去寻找书中的颜如玉。同时,播放歌曲《我爱我家》结束这堂课,歌曲激荡着学生的心灵,产生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收到“余音绕梁,三日不觉”的艺术效果。整个语文教学也得到了升华。音乐,它激荡心灵,抚慰情绪,富有优美的旋律,很容易打动学生的心灵,利用音乐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四p创设表演情境

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即“假如我是课文中的××”;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自己进入、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的改变,他们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扮演是一种理解与表达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扮演得越认真越投入,就越能理解感悟和愉快体验,也就越能增强学习兴趣和明确学习的意义。在讲曹禺的话剧《雷雨》时,我让学生表演话剧,分别找人扮演:周朴园、蘩漪、鲁侍萍、周萍、鲁大海、四凤、周冲、鲁贵。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却牵扯了过去的恩恩怨怨,剪不断,理还乱。狭小的舞台上不仅突现了伦常的矛盾,阶级的矛盾,还有个体对于环境,时代强烈不谐调的矛盾,在种种剧烈的冲突中完成了人物的塑造,其实悲剧早已潜伏在每一句台词中,只是到最后时分才终于爆发出来,化作一场倾盆雷雨,无比强烈的震撼了每个人的灵魂。这些人物都栩栩如生地活跃在课堂上,好像文中的故事就发生在大家身边,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我在讲《我的叔叔于勒》时,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表演,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把文本中的情景展现出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一过程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体现了人物内心的变化和情感波澜。

五p创设语言情境

以上所述创设情境的四种途径,都是运用了直观手段。情境教学十分讲究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的结合。在情境出现时,教师伴以语言描绘,这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一定的导向性作用。语言描绘提高了感知的效应,情境会更加鲜明,并且带着感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学生因感官的兴奋,主观感受得到强化,从而激起情感,促进自己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教材中的许多情境是无法用形象来表现的。这就需要教师利用朗读、语言描述等来创设教学氛围,把课文描绘的情景变成“我情我景”,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境地,触景生情,具体感知、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情感。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恰如其分地创设情境,既渲染了课堂气氛,又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化抽象为形象,变苦学为乐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领会文章的情感,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于漪.往事依依.

[2]冯卫东.情境教学策略.

[3]李吉林与情境教育.

上一篇: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下一篇:小学数学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