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目前水彩画的艺术表现探析

时间:2022-07-21 12:13:04

对目前水彩画的艺术表现探析

摘要:水彩画在我国历经百年发展,成为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彩画是利用水调和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艺术,作品中融入绘画者的智慧与灵感,是一种独特的形式语言。水彩艺术来源于自然,但其内涵又超出自然本身,优秀的水彩画作品能达到自然和人物情感融汇贯通的效果。本文从水和色彩结合的艺术、自然艺术、虚境与实境的艺术、透明的艺术以及随机性与肌理的艺术等表现形式方面,来多层次解读水彩画的艺术表现。

关键词:水彩画;艺术表现;自然艺术;随机性

一、水彩画的特质

水彩画起源于西方国家,伴随中外文化的交流,水彩画被逐渐地引入到中国,水彩画凭其超凡魅力在中国扎根并迅速发展,现已是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彩画是利用水调和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艺术,因此水彩画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水和色彩在画中均体现的绘声绘色。此外,水彩画创作源于自然景色,但又因融入绘画者的心灵感受,使得水彩画所表达内容又超出原本的自然体。水彩画具有两个典型的特性:第一,绘画过程具备水的流动性,体现了水彩画艺术表现的自由性;第二,颜料与水调和具备透彻性,保证了水彩画艺术表现的传神性。同时,通过调节水和色彩的配比、虚境与实境的结合、透明性以及随机性与肌理等基础形式,能营造出一幅清新、淡雅、自然、超俗、梦幻的美妙情境,将水彩画艺术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二、水彩画的艺术表现

1、水和色彩结合的艺术表现

水彩画将水作为色彩的载体,是因为水具有很好的流动性,为水彩纸上留有不确定变化的色彩斑迹创造了条件,产生了清新淡雅、超凡脱俗的视觉效果,承载了大自然的灵动之美,建立了水彩画与众不同的审美性,开创了奇妙的水彩艺术表现形式。

水彩画的发展经历了漫长时期,起初水彩画的奇特性与如今相比有很大差距,那时尽管也用水作为水彩画中的特殊媒介,但其特性的应用还处于尝试阶段,水仅起到调和剂的作用,运用逐层叠加颜色的手法,类似于油画的绘画技巧。18世纪中叶后水彩画走向成熟,画家对水的特质有了新认识,理解及运用逐渐深入,此时水彩画与油画才真正区分开。现代水彩画对水的特质把握逐渐成熟,对水融色的干湿浓淡变化或在画纸上的渗透效果技法应用娴熟。水作为色彩的载体,它的绘画效果离不开颜色,单纯地发挥水流动性的长处,那么水彩效果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因此要正确看待水彩中的“水”和“彩”的特性,切忌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性,要做到水色的巧妙结合,才能保证水彩画的表现更真实。

2、自然艺术表现

水彩画创作素材源于自然,但其营造的艺术氛围又远远的超出自然本身,这是因为水彩画创作过程中融入了人的思想,给大自然赋予了人的灵性。水彩画依赖于大自然虚实变换和意蕴空灵,加之绘画者的感悟将大自然的神秘表现得酣畅淋漓。著名画家张彦远曰:“自然、神、妙、精、谨慎”,他将“自然”居于首位,其意就是说从构思立意到用笔用色都要需从自然出发,不要被形所束缚,笔色精简但神韵凝聚。

绘画水彩画不能拘于形,根据个人的真实想法肆意起笔,因势利导,强调一切跟着感觉走,然而作画前的构思是不可省略的。水彩画的自然艺术表现就是追求看似随心所欲,但细致品位就会发现每笔都蕴藏着绘画者的匠心独运,水色融合恰到好处。其奇妙之处就在于画家的精雕细琢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以在同一幅画面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3、虚境与实境的艺术表现

虚境与实境是水彩画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水彩画强调虚境与实境的相生:即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水彩画无论色彩搭配还是勾勒线条都存在微妙的动态变化,它将大自然的虚实景象描绘的淋漓尽致。水彩画的虚实境的审美特征讲究色浓淡结合、形讲究或隐或现,给人营造一种似有似无的梦幻情境,水彩画的虚境与实境的视觉艺术表现方面,真正地达到了虚实相互融合的境界,与中国古典美学中所涉及的审美特征不谋而合。

水彩画中的虚境是指画面形体表现不清晰,色彩反差不大、明暗对比不明显,细节概况简单,给人留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水彩画的实境是指形体结构清楚,细节表现详细,色彩过渡鲜明,明暗发差很强,给人留下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由于水彩画运用水作为特有的媒介,色彩在水的流动性下,将水和色融合后的效果反映在画面上,从而形成了一种流动中带有渗化的虚实美,这是其他画种不能与之媲美的。

4、透明的艺术表现

水透明艺术表现形式是水彩画常用的绘画手段,也是衡量水彩画与其他画种差异的主要标准之一,透明感的产生源于光照射在纸面上使色彩发生透射作用,进而发挥光色作用。水彩艺术家对水彩的调和与作画技巧都有独门绝技,但就透明度而言,无非就是从色彩的调配、重叠、渲染等方面入手,使整个画面的色彩线条交相辉映,白底时有时无,控制图层衔接处的薄厚度,形成明亮与昏暗对比,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视觉效果。

透明度的把握对绘画技巧要求较高,该艺术极限的度很少有人能真正领悟到,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潜心专研。水彩画的很多绘画技巧、作画手段、审美方式或者美学特征,都建立在透明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透明除了能勾勒出一幅清新典雅和自然和谐的美景外,还能将人的思想情怀揉入其中,激发欣赏者对美妙画面产生无限的回味和憧憬。

5、随机性与肌理的艺术表现

随机性与肌理是水彩画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随机性是由水色和透明的特质决定的,颜料和水进行合理的掺配,就会在绘画过程中产生出一种奇妙的流动性效果,此时的水彩画作品更具灵韵。水彩画肌理的产生和绘画者的心境密切相关,随着自然景观的变化对绘画者的心境也会浮动,那么绘画的风格必然会受到影响,可以说水彩画肌理是各种媒介物及自然本身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色彩伴随着水的流动,水的滋润,水的浸透,呈现出奇幻、淡雅、爽朗的视觉效果,此种自然与人物心态的高度融合就产生了水彩画的随机性及肌理美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也是水彩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独特之处。从某种意义上,可将肌理看作是绘画语言的信息载体,以到达情景交融的目的,那么必然会对丰富绘画艺术表现力有促进作用。

当前很多画家都在尝试用不同手段来创造更自然和谐的肌理,且重视营造水彩画虚境幻觉的同时也关注新材料和材质选用,例如对传统的绘画用纸经过特殊的加工处理后,使绘画纸表面的肌理发生变化,在这上面作画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还有些画家主动利用水流动的特殊性,在水中掺入不同的辅料,在绘画时运用加以不同笔法,也能产生奇特的肌理效果。

结语:水彩画凭其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本土文化中的地位会不断上升,水彩画在绘画领域将绽放出更加徇丽多彩的光芒。但是,水彩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变,不拘于特定的艺术表现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去不断的挖掘其隐藏的内涵,然后将人类思想与水彩画艺术充分的融合,力求把水彩画的艺术表现形式拓展到极致,开创出水彩画艺术表现形式的新时代。(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於玲玲.水与色的和谐――浅谈水彩画诗性化的语言[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08)

[2]王鸿海.水彩・北京・文采――写在“2005北京水彩邀请展”举行之际[J].中国美术馆.2005(04)

[3]苦苦追求三十年 悠悠山水笔下流――介绍我院园林系讲师何启陶水彩画展[J].浙江林学院学报.1986(01)

[4]唐绍伟.试论当代水彩画的魅力――谈几位当代名家的水彩画特征[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05)

[5]庞侃.浅谈中国当代水彩画艺术发展的隐忧[J].美与时代(中).2011(04)

上一篇:国产动画的发展瓶颈 下一篇:浅析创意服装中的装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