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化学的学法指导

时间:2022-07-20 09:28:43

浅谈中学化学的学法指导

中学化学的学法指导是指在化学教学中,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必需的技能技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并且有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根据学生实际,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1.1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及其思维特点,指导学生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环境保护、医药卫生等理解化学知识。

1.2 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理解知识的方法即如何提出问题,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的思路,如何通过知识的概括,领会知识的实质内容。同时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个别特征进行个别辅导。

2 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序,引入竞争机制

2.1 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

预习首先要逐字逐句阅读教材,边思考边动笔,把教材中的疑点和难点标出来,以便在听课时有的放失地听讲;其次要掌握本节教材的知识体系,注意把握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2.2 指导学生学会听课,提高学习效果。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集中注意力,跟上老师的讲课思路,主动地思考、听讲,还要把教师所讲的重点、难点、典型问题的分析思路以及知识体系简要地记录下来。注意加深预习时对知识的粗浅认识,纠正原来的错误想法,改变学生上课不得要领、似懂非懂的现象,倡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有争议的问题展开讨论。通过举行化学知识竞赛和学习方法经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2.3 指导学生独立作业,灵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改变学生不复习书上内容、盲目做作业的习惯。应当先复习课本和笔记的有关内容,再独立完成作业,特别是遇到难题时,要树立信心,想方设法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不要立即就问老师、同学;其次,指导学生学会审题,要抓住关键的字词,把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用正确的形式表达出来。

2.4 指导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教材内容。

指导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教材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把知识归纳起来,并指导学生用科学的记忆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例如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采用“分层次重点尝试记忆法”即对记忆内容先分层次找出重点字词,再分层尝试记忆。特别对每章内容要通过进行分析、综合、分类、对比、抽象、概括,用提纲的形式进行系统的小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3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特点,指导学习方法

化学学习内容可分为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等进行分类指导。

3.1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要按照教学要求掌握概念和理论的实质,要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字词理解其实质。例如“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微粒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等)。物质的量的单位叫“摩尔”。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佛加德罗常数(约6.02×10^23)个微粒,因此“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的微粒数是阿佛加德罗常数多少倍的物理量。通过1摩尔物质的质量叫“摩尔质量”,理解“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的关系,明确“物质的量”是联系“物质的质量”与“物质所含微粒数”的桥梁。再如,通过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原子半径等周期性变化来理解元素周期律。

元素化合物知识。要让学生领会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存在、制法和用途的内在规律,特别要注意同族元素在性质上的异同。

3.2 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对烃类及其衍生物等按照同系物结构中,“官能团 ”的特征,揭示典型反应规律及表现的性质,例如将烃类中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特征加以对照,揭示反应性质的异同。

3.3 化学实验学法指导在于指导学生操作、观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的方法。在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装置的基础上,学会基本操作方法。按照实验步骤从不同角度抓住恰当时机去观察,在观察过程中对观察到的现象思考分析,认真记录。并将其和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联系起来,还要学会得出实验结论并进行讨论,写出事实求是的实验报告。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化学实验的操作技能,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3.4 化学计算。指导学生解题的思路,掌握列式计算的依据及重要的平衡关系及涉及的化学方程式,还要理解所运用的计算公式,学会把解题思路按正确的格式写出。例如“溶液的稀释和配制”,关键要掌握“稀释(或混合)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这个等量关系。

因此,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是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的手段,要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自学方法特别是思维方法上给予科学的指导,才能使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要旨,灵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上一篇:脑电图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 下一篇:学生计算错例分析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