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模式分析

时间:2022-07-20 06:03:06

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模式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成为应用型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重点分析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模式问题。

【关键词】独立学院 青年教师 实践教学能力 提升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85-01

一、研究该提升模式的理论意义

1.有利于完善独立学院教学观念。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师而言,没有充满实践的职业生活,将很难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角色、明晰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正确的职业动机,从而很难形成自己正确的教育哲学和教育模式。

2.有利于加深对独立学院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认识。打造一支既懂教育理论又具有实践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确保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特色的根本所在。

3.有利于独立学院探索有效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机制。以培养面向生产、实践、管理和服务岗位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特色的独立学院不能简单照搬母体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及学生培养方式,其教改核心应是如何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及有效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机制。

二、目前国内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1.现有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滞后。一是教师队伍缺少工程经验。整体上,这些人员缺少工程经历和经验,若将他们定期地轮流送往企业培训,目前还缺少经费的持续支持和制度的长期保障,致使现有实践教学队伍整体缺乏对新技术的熟练掌握。

2.许多独立学院外聘了一些其他非应用型院校教师,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能力上有差距。

3.大量新加入的青年教师拥有良好的教学理论和知识结构,但大多是从院校出来直接从事教师职业,缺少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培养过程。

4.拥有“教师资格证”+“技术资格证”的“双证教师”在不能满足实践教学能力要求时,也不能成为“双师型”教师。

5.引进教师的观念陈旧。由于一些政策原因,引进实践教学教师时,过分强调了学历、职称条件,无形中弱化了对工程经验和技术水平的要求,引进的教师达不到“双师型”标准。

6.兼职实践指导教师比例少。一些独立学院尽管也从行业、企业中聘请了一些兼职教师,但因人事管理制度和经费制约,兼职教师比例少,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要求。

三、国外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主要培养方式

通过查阅姚吉祥、汪本强《国外院校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等相关文献资料,将国外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主要培养方式简要分析如下:

1.美国社区学院教师在学历上,不论是兼职教师,还是专职教师,多数院校都要求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美国社区学院师资的教师证课程和培训在许多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开设,特别强调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对于在职教师的培养,美国社区学院鼓励教师利用假期接受培训,参加研修会或课程进修并到企业实习实践,此外,每年还向在职教师提供国外访学的机会。

2.德国的高校在应用师资培养上一个值得借鉴的做法就是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博士生毕业后必须在企业工作5年,方可应聘为应用科学大学的教师。同时,德国政府还制定了继续教育法规,要求在职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进修。

四、建立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建立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指标:结合相关课程教学,具有为理论课程开发应用案例,为综合性课程开发实践项目和实际任务的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

2.建立实践教学的实施能力指标:根据实践教学需要,具有为学生开展实验、实习、实训的组织、指导和评价的能力。

3.建立产学研结合的能力指标:产学研结合意识强,善于发现、解决相关行业和企业单位的实际问题,具有相应的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4.建立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技术推广能力等指标。

5.建立与学科建设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关的信息技术的传授能力指标,

具体考核指标取得及权重,应结合具体院校的评价要求,本着易于量化、指标科学、操作可行的原则设立评价指标体系。

五、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1.在教学思想上力争解决: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思想根深蒂固,应用型人才培养意识淡薄等思想认识问题。

2.在教学实践上力争解决:知识传授“纵多横少”,基础狭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简单化:实践教学中实验内容重复、陈旧、印证理论实验多、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少;实践教学模式实效性差;实践教学环境不稳定。

3.在师资力量培养途径上力争解决:

(1)通过引进实践能力强、理论基础好的企事业专家到高校任教。

(2)要求专业理论教师限期通过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考试,并定期参加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承揽相关企业横行科研课题,并有效进行科研成果转化,不断提高自身实践教学能力。

(3)实习实训指导教师要参加相关的岗位技能培训并获得证书。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更新、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密切跟踪行业、企业技术发展动态,进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4)要建设一支校外实践教学指导队伍。要聘请校外有丰富经验的行业协会及有关企业技术专家作为兼职实践指导教师。

(5)要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建立合作办学基地、教师实践能力培训学校、中短期企业技能培训训练营等,帮助培养和提升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6)合理构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激励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独立学院“双师型”教师。

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要搞好实践教学,必须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因此探讨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模式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姚吉祥、汪本强,国外院校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24(5):59-62.

[2]苏允平、焦颖、井大军,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实践探索――以辽宁职业学院为例,辽宁高职学报,2012,(1).

作者简介:

崔君平,博士,教授,中国注册会计师,沈阳工学院会计教研室。

徐振华,副教授,高级会计师,沈阳理工大学金融教研室。

上一篇: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的心得 下一篇:益智游戏在信息技术课中的正确使用